当代人需要培养“历史感”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国家,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延续的国家,一个泱泱大国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享受着大国给我们带来的“丰盛的果实”。但是在现在这个国际化的浪潮中,我们要了解的不单单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了,而是这个抚养我们的这个星球的文明历史。

当代人需要培养“历史感”

读历史我们都有一种误解就是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把那些治乱兴亡的背后的原因总结出来,然后就可以指导我们此时此刻乃至未来的行动,但是这一点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古代变化比较缓慢,一代人的经验可以给下一代人用,但是现代这种“鉴往知来”已经不成立了。比如说明朝的灭亡是一个政权腐败的结果的吗?现在历史学界的研究就认为,明朝的灭亡和气候变化中的小冰期有关,和南美洲银矿枯竭,导致的通货紧缩有关,这些都是你在历史书上是见不到的。就像鸦片战争之后李鸿章说的那句著名的话“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的政权交替,国兴家亡,也比不过当下时间段所发生的世界变局啊。就拿财富效应来说,过去100年的积累,就可能是之前几千年的总和了。

当代人需要培养“历史感”

但是吃第八个馒头饱了,能说之前的七个馒头没有用吗。 那么读历史既然不能预测未来那有什么用呢?一个著名的历史学教就告诉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知道未来,而是为了理解现实,并对未来保持想象力。历史感就是回到历史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但是处境里去,重新理解那些活过、挣扎过、死掉的人们在当时所面临的约束下所取得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现代文明。

《历史的教训》这本书里一段话 “我们今天所传承的遗产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它比伯里克利的丰富,因为包含了他以后的希腊文化精华;比达芬奇的丰富,因为包含文艺复兴的其他巨匠;比伏尔泰的丰富,因为包含了全部启蒙运动的结晶。如果历史有进步可言,那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时比前人更健康,更美好,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降生于更丰厚的遗产之中,被更高的底座托起,以此前知识和艺术的全部成就为基,随着它上升。所谓历史,就是这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而所谓进步,就是它的拓展、保存、传承和使用。”

当代人需要培养“历史感”

举个例子:当你去想买茅台的股票,你就得了解茅台的历史,以及这段历史凝聚的中国人的共识,你就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的,就是知道为什么在白酒消费已经开始下降的今天,茅台酒的股票仍然坚挺。

人类为什么会有财富和文明?因为协作。为什么能协作?因为有信任和共识。共识怎么达成的呢?是历史达成的,是在时光中凝聚出来的,所以培养历史感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