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如果说近期有什么国产电影是必看的话,我一定会推荐《过春天》。一部不一样的青春片,题材很特别,讲述了一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两地的十六岁少女的故事,剧情丰满,情绪干净。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新人导演的处女作。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导演白雪是新人,本硕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时也是第二届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的前五强。但在介绍这位导演的时候,总免不了提到她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个女性。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导演白雪

而在电影中,也确实展露出了一些女性特质,青春期少女微妙的情绪变化展现得非常细腻。

仔细一想,近两年确实出现了不少女性新人导演,也为观众奉献了诸多不错的作品。

聚焦生活经历

提起女导演,我们似乎习惯于因为性别而寻找她们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特质的表达。

以新人女导演们的长片处女作为例,与白雪的《过春天》同时入围柏林电影节还有另外一部华语电影,是《第一次的离别》。导演王丽娜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新疆沙雅。这部儿童电影最终斩获了新生代儿童单元评审团大奖。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第一次的别离》

北京胡同长大的杨明明,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柔情史》讲述了发生在胡同的故事,剖析了母女关系。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柔情史》剧照

一位新人女导演曽赠,她拍摄的《云水》时,同样也取景于自己的家乡湖南……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云水》

这么一看,似乎新人女导演都或多或少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或者说,是对准了自己曾经的生活。但这并非是她们的共性。

李杰的《很高兴遇见·你》是一个简单的爱情公路片。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很高兴遇见·你》

而成长于香港和美国的阎羽茜则拍摄了上海味儿十足《海上浮城》。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海上浮城》

即使在电影中展露出了一些细腻的情感,但如果不看导演介绍的话,你也很难意识到导演是一位女性,譬如曽赠的《云水》,对准的就是她父辈的生活,讲述了三个孤独的男人各自的赎罪故事。

你其实很难找到女导演的作品中有什么共性的性别表达。

性别如同故乡,是养分而非限制

曽赠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过这个话题,她认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看法,决定了一个导演的电影观。这不难理解,电影本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一个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无外乎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获得。譬如毕赣,他的长片处女作《路边野餐》,甚至到去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不也都是在讲发生在凯里的故事吗?又譬如贾樟柯,他的作品一以贯之都是在汾阳至上展现家国情愁。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路边野餐》截图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曾经的生活环境汲取创作养分,应该说是新人导演所共通的。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这些新人导演的短片作品,则更容易发现端倪,毕竟在他们的长片处女作之前的作品,其实更容易体现其个人生活。近一些如曽赠《明月的暑期日记》,讲述少女如何结束自己的童年,你可以看到导演自己关于青春期变化的理解。又如杨明明的《女导演》,几乎就是她导演生活的展现。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女导演》

近一些的例子如今年奥斯卡夺得最佳短片奖的《包宝宝》,其导演石之予也是一位华裔女性,若非生长在传统华人家庭的环境中,恐怕很难将华人母子的家庭关系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石之予与母亲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包宝宝》

综上而言,性别并不是导演视角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电影主题的表达其实跟性别的关联并不是正相关的。我们只能说,女性的视角使得女导演作品中可能呈现着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性别表达,这当然是基于女性自身心理、情感的困惑和体验。而我们谈论这些表达,则需要具体到某一部作品中去,像是《过春天》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关于佩佩与阿豪最后一次藏匿手机时两人的互动,干净通透,你很难想象男性视角下对于青春期少女欲望如何呈现;

像是《明月的暑期日记》里少女的月经的比喻:明月身着红裙站在水中,而游鱼从身下突兀地游过,这种奇妙的镜头只能让人感叹女性视角的奇妙,而这种关于身体和情感的体验是男导演天生无法感知的。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明月的暑期日记》

我们不应该说,因为她们是女导演,所以她们的作品就必然应该如何如何。身为女性,她们成长如斯。她们作品的呈现是基于她们的人生经验。性别之于女导演,其实更像是滋养她们创作的土壤。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一个女导演的作品可能是有所谓女性意识的,但也可能没有女性意识。她的呈现可以是温柔感性的,也可以是刚强与理性的。她们的电影可以是喜剧片、纪录片、动作片……所有女导演的作品,可能唯一确切的共通之处,仅在于导演都是女性。

而性别之于导演创作来说,不应该是限制。这一点是男女通用的。

未来不设限

虽然自电影诞生以来,女导演就有姓名。但近些年女导演的处境却并不乐观。以白人精英男性为主的好莱坞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至今仅有5位女性导演被提名,而只有1位获奖。而唯一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说:“我没有拍过一部好莱坞大片。”她的作品全部是由独立电影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凯瑟琳·毕格罗

观之国内也是一样,电影产业从来都深受市场和资本所裹挟,在商业洪流之下,票房号召力是资本最看重的优点,而市场似乎认定女导演扛不起票房的大旗。对女性的性别偏见使得资本更多地投向了男导演,这应该是造成女导演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没有足够的投资导致没有成熟的商业电影作品,于是没有票房,然后继续导致没有投资,仿佛是一个恶性循环。即使华语电影近几年确实有如赵薇、徐静蕾、苏伦等女导演拍摄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商业电影,而没有商业大片的投资导致女导演们大多拍摄的都是独立影片,成名已久的李玉、马俪文等都是从艺术电影逐渐走向市场,但这些女导演们确实是凤毛麟角。


立场 | 新人女导演的话语权:压力之下,无限未来


苏伦导演作品《超时空同居》

而摆在新人女导演们面前的问题很现实,对她们来说,现如今女性导演的创作空间很小,她们只能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拍电影的机会是难得的,前提是有机会,她们才能传达自己的电影理念。在导演计划扶持下的新人女导演们表现亮眼,她们的长片处女作展示了——如何在电影市场规则下完成自己的艺术追求。

目前看来,从独立影片开始参投各大电影节来积攒名气是新人女导演们想要获得资本青睐最好的出路。当然,近些年一些导演计划为这些新人女导演们提供了另一种更快面向市场拍片的可能。

许多东西不言而喻,我们当然应该关注女导演们,尤其是新人女导演们,她们意味着无限可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