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華為還有錢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你知道是哪個嗎?

說起鴻海集團大家好像都不太熟悉,但是它旗下的富士康集團在中國大陸可是如雷貫耳,知名度相當之高。如今鴻海集團已經是一個營收破萬億的超級巨無霸,比華為還要多,它是怎麼做的呢?又遇到了哪些瓶頸?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1974年,年僅24歲的郭臺銘在中國臺北創建了鴻海塑料公司,主要的業務是生產電視機上用的按鈕。剛開始做的還可以,但是意識敏銳的郭臺銘很快就盯上了集成電路產業,認為計算機產業才是未來的主流,於是轉而做計算機相關的配件,1982年改名為鴻海精密。198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熱潮,中央也是出臺了許多有利於臺商的政策,郭臺銘開始來到大陸創業,併成立了富士康公司。富士康早期主要是生產電腦周邊配件,其中就包括蘋果公司,2001年鴻海精密實現了1400億臺幣左右的營收,成為臺灣民營企業的龍頭。2002年鴻海的營業額更是直接翻了一倍以上,突破3000億臺幣大關,牢牢佔據臺灣製造業第一的名頭。

比華為還有錢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你知道是哪個嗎?

2007年蘋果發佈iPhone手機,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同時也是鴻海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從2007年開始,鴻海就為蘋果進行手機代工,當年營業額就超過3800億元,並於2009年躍居知名雜誌《財富全球500強》的第109名。鴻海的客戶不止蘋果,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通訊巨頭華為和思科、PC廠商戴爾和聯想都找鴻海進行代工。根據鴻海發佈的財務文件,2017年富士康公司營收為4.7萬億臺幣,換算成美元為1589億。作為對比,大家熟知的中國大陸民營企業龍頭華為2017年的營收為962億美元。在最新的財富500強榜單中,鴻海精密排在第24位,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第一名,比起阿里巴巴的300名和騰訊的331名,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比華為還有錢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你知道是哪個嗎?

2018年6月份,鴻海旗下富士康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並於當天漲停,市值超過3900億元,成為A股上市的第一大科技公司。在發佈的上市文件中,有戰略投資者20名共認購了81億元,國家隊和互聯網巨頭隊紛紛入場。通過鴻海的招股書中也暴露了一個問題,2015到2017年,鴻海淨利潤分別為143.5億元、143.6億元和158.6億元,淨利率總是徘徊在5%。鴻海營收如此之高,利潤卻很低,這是鴻海面對的一個大問題。最近鴻海又要面對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蘋果作為鴻海最大的客戶,如今銷量開始下滑,新手機訂單一再削減,對鴻海產生很大影響,股價相應大跌。

比華為還有錢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你知道是哪個嗎?

根據統計機構發佈的2018年中國手機出貨量排行,蘋果手機的出貨量為5270萬臺,同比下降5%,這已經是蘋果連續多年在中國市場下滑了。蘋果CEO庫克在公司電話會議中表示,公司旗下的手機產品銷量不及預期,特別是再大中華地區,下滑的十分嚴重。自從去年新款蘋果手機連續多次砍單後,鴻海就被曝出各種負面消息,比如裁員、減少生產線等等,並且鴻海會在2019年減少29億美元的開支以應對經濟寒冬。蘋果的訂單佔據了鴻海近一半的業務,也就是說蘋果過不好,鴻海也就好不到哪去,如此依賴蘋果對鴻海的後續發展勢必會造成影響。

作為代工領域的龍頭企業,鴻海還是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如今國產手機增長勢頭很猛,2018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逼近蘋果,2019年就可以實現對蘋果的全面超越。當年的蘋果風靡世界,鴻海就是跟上了蘋果的步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5G市場馬上來臨,鴻海可以抓住這個機遇與華為進行合作。華為高速上升的銷量必然需要更多的產線來進行手機生產,鴻海的生產速度和質量在業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選擇與華為合作會是雙贏的局面。

比華為還有錢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你知道是哪個嗎?

鴻海目前的狀況也是真實的反映了代工廠的無奈,主動權都握在客戶手裡,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對於這個問題,郭臺銘也意識到了,他打算把鴻海從“製造服務”企業進一步升級為“科技服務”企業,並且早就開始了佈局。在2016年鴻海收購了液晶面板知名企業夏普,去年又在廣東珠海投資了600億元用於建設芯片工廠,打算擺脫目前低盈利的模式。郭臺銘作為是老一輩企業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佈局會成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