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父親獨自陪母省會求醫,演繹人小愛大——父親舊事2

1969年,7月,冀南的夏天,邯鄲地區醫院二樓,三伏的尾聲,窗外暮蟬悲鳴,奶奶的鼻腔炎症越發嚴重,邯鄲地區醫院大夫建議轉院到石家莊二院進行治療。父親作為家中長子,當年16歲,母子情深,自告奮勇,要陪奶奶到500裡外的省會石家莊去求醫救命。那個年代,家裡都沒有多少錢,為了給奶奶湊錢,爺爺把家裡的小麥全部賣給磚窖廠裡的主事人,又從好友那借了一部分錢,總共300元。

父親揹著行禮,陪著奶奶坐火車到石家莊二院求醫,專家經過檢查後,表示有可能是癌症,建議先化療,每天二個小時。奶奶他們先在旁邊一個小旅館住下,每天1元。奶奶身體不舒服,吃不了太硬的食物,父親經常到街上去買點小米粥,用暖瓶帶回來,可以喝一天。第二天,在醫院做完化療後,父親看了看,醫院二樓走道拐角處,有一個大空地方,是幾個柱支撐了很大的一個陽臺,有很矮的低牆,算是欄杆吧,給奶奶說,咱們來這住吧,天也不冷,也能省點錢,回到旅館,拿回了行李,便在“醫院”住下治療了。父親年青,勤快,在家裡就是幹活一把好手,把行李放下後,就把二樓的的樓道都給打掃乾淨,順便把廁所也沖洗乾淨。負責打掃樓道的管理人員來打掃時,看見很乾淨,就問誰給打掃的,有人說是父親,他也不好意思趕走奶奶,就默認讓住了下來。以後的日子,父親天不亮就打掃衛生,幫人家乾點小活,以報答醫院的收留之恩。見有人在這住下,隨後又有邯鄲老鄉也把這當家,住了下來,和父親做伴,他是給哥哥來看病的。二人便一塊買飯,打掃,聊天。在那個年代,人很窮,即使是治病,人吃得也很不好,饅頭,大米飯就已經是改善伙食了。有一次,奶奶化療回來的晚,父親又一次去食堂拿溫好的飯盒時,發現,自己的新飯盒沒有了,只有一個稍舊一點的飯盒放在那裡。父親心疼新飯盒,無奈只能把舊飯盒拿走,結果打開一看,是一隻溫好的燒雞。父親轉怒為喜,開開心心的把飯盒拿回去,和奶奶分享了這隻燒雞,並和奶奶說飯盒被別人錯拿的事。這也是奶奶在石家莊二院70天治療中,唯一一次吃燒雞。

儘管在生活中一再節約,治療費用還是用得很快,父親和那個老鄉一起去外面買飯時,發現,坐公交有時人多,可以逃票,便瞅準機會,每次到那個點再去買飯,只是為了省2分錢,當然也有被發現,發現了就買一張票。下次還是要逃票,人在困境中,無所不用其辦法,只是為了生存。化療20多天後,奶奶的精神有些好轉,便和父親一起到火車站轉了轉,那也是當年省會最繁華的所在,人如流水,匆匆忙忙,只是路過,繁華與你無關。再好的燈紅酒綠,再溫暖的筒子樓,也不過是鄉下盲流的夢想,終極之地,還是生你養你的鄉下,一張戶籍,二個世界,註定了你一生的命運。期間,有一天,早上醒來,那個老鄉一直在偷偷流淚,父親悄悄問他為啥哭,他說,他昨晚夢見蠟燭突然滅了,怕是不好的兆頭。人死如燈滅,亙古不變,誰又能解脫。父親觸景生情,揹著奶奶也大哭一場,心裡隱約感覺奶奶的病不好。果然,一個月後,那位山東的專家大夫,把父親叫到辦公室,很遺憾的說:“癌細胞已經擴散,化療也只是維持,趁現在母親還能吃點,想吃什麼就吃點什麼,揀喜歡吃的就吃點,有時間了就出去多看看,難得出來一次。“父親沒有告訴奶奶,一個人在心裡默默得哭泣。幾天後,爺爺來送錢,父親將醫生的話原話告訴了爺爺,並把這些天花錢的帳本給爺爺看,證明他沒有亂花一分錢,父親和爺爺都相信那們專家的話,但還是不捨得放棄化療,幻想有一天奶奶能康復。爺爺再次送150元,在70天后,父親和奶奶出院回家康復療養。

果不出專家所料,治療70天,回家後維持了90天,奶奶儘管不捨,不忍,也無奈閉上雙眼,因為二個兒子還小,三叔和父親差12歲,對母親沒有一點點記憶。奶奶的離開,留下千穿百孔的寒家,風雨飄搖,家徒四壁,還有很多外債。

一段苦難,一生記憶,誰人沒有母親,誰人沒有母愛。正因為早失母愛,父親兄妹幾人,寒門早當家,早早得挑起生活重擔,尤其是父親,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獨立上路,當家作主,伺父養弟,一攤散在地上的舊光景,又一次綁在一起,匍匐前行,儘管生活依然很苦,路,依然艱難,卻無畏黑暗,爭取走向紅日初生的地方。

近50年後,爺爺已經故去多年,姑姑和叔叔一直敬重父親 ,過年過節,都會到家裡陪父親說說話,送點東西。尤其是二個叔叔,事長兄如父,將一代代孝心傳遞下來,家風永存,我也會接過來,再傳給兒子,講述當年的故事,教育他們孝敬爺爺奶奶,不忘過去,代代相傳。這是家的記憶,這是鄉村的傳承,這是不應該被忘卻的血脈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