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樊登正在演講

“一雙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很美麗。一副不夠標緻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個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於一個靈魂的豐富和坦蕩。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無須求助他人的捷徑。”著名作家嚴歌苓說。10月13日下午,曾任央視《實話實說》節目主持人、全國知名閱讀活動推廣人樊登,在市會議中心圓形報告廳舉行了一場巡迴演講,他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閱讀,發現生命的美與力量。這場演講頗受追捧,偌大的市會議中心圓形報告廳座無虛席。不少人暫時忘卻了眼前的苟且,心中多了詩和遠方。

閱讀活動受追捧,是名人效應使然,還是閱讀本身的魅力使然?不少書友說,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閱讀永不過時,它可以讓一個人的心靈和生活變得更美好。

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以閱讀的名義追樊登

10月13日8時不到,焦作迎賓館2號樓外聚集了很多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為閱讀推廣人樊登而來。

樊登是誰?有的市民不太熟悉,他在國內閱讀圈裡大名鼎鼎。樊登今年42歲,曾是央視節目主持人,主持過《實話實說》《三星智力快車》等欄目。因周圍朋友不愛讀書但喜歡聽他講書,他索性於2013年下海創業,成立了樊登讀書會,口號是:讀書點亮生活。每年讀200多本書的他給書友講50本書。每週,我市圖書館都有樊登讀書會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閱讀。

“樊登,我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樊登出現時,有書友大膽“示愛”,樊登笑了。

和樊登合影,要樊登的簽名,書友為何像追星一樣追樊登呢?書友郭女士道破玄機。郭女士過去是一個特別沒自信的人,但聽了樊登講的《他人的力量》這本書後,受這本書的啟發,她在生活中變得自信,人際關係也和諧了,工作幹得越來越好。

一位路姓女書友,則將自己的書法作品《金剛經》(節選)送給樊登。她很喜歡聽樊登講《金剛經》,從中感受到了書籍的魅力、經典的魅力。前幾天聽說樊登要來焦作推廣閱讀,她便花了6個小時手寫了《金剛經》(節選),送給樊登。

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下午,樊登在演講中和大家分享了他最為關注的三個內容: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如何創業。在演講過程中,他分享了《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密關係》《反脆弱》《自卑與超越》《恰如其分的自尊》等書。

書友彭琳來自周口市扶溝縣。為了聽樊登演講,她和朋友當天起個大早開車從周口趕來。聽演講時,彭琳像中學生一樣邊聽邊記,非常認真。彭琳告訴記者,她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該讀什麼書,希望樊登為她推薦一本書,幫她找好人生定位。

閱讀在我市悄悄升溫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

一場讀書會的火熱,反映出焦作讀書人群的增加。

記者發現,市圖書館經常出現一座難求的場面,雙休日、小長假、寒暑假更是如此。

今年暑假期間,儘管市圖書館延長開放時間,從8時30分開放至20時30分,但每天7時就有不少學子在市圖書館門前排隊等候進館。市圖書館開放後,自修室、閱覽室甚至走廊上,都有學生看書的身影。他們讀書時專注的樣子,不禁讓人感嘆:讀書的樣子,真美!

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據市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張強介紹,市圖書館最多一天能來8000多名讀者,最少一天也能來2000多名讀者。每年年底評出的借閱排行榜中,一年借閱200多本書的大有人在,借閱100多本的更是不計其數。

在市圖書館,不少讀者特別喜歡參加這裡的閱讀推廣活動,朗誦會、經典誦讀,甚至樊登讀書會,都有很多人參加。正如讀者劉慧所言,和書本約會,和閱讀約會,終歸是一件風花雪月的事,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

讀者張諾言說,她的兒子目前在國外讀書,每天他們都會視頻通話,通話內容最多的就是對書籍的交流,只要和書扯上關係,他們的交流都充滿詩意。

在市新華書店,早已不是幾年前的門庭冷落,每天都有不少市民來買書,有的一買就是四五本,還有的甚至一次要花上六七百元。市民買文靜告訴記者:“雖然網上也能買書,但更喜歡來書店買書,喜歡書店裡坐擁書城的感覺。”

還有不少市民愛上了新的閱讀方式,比如聽書,市民李子瑾就是這樣。李子瑾工作很忙,抽不出時間閱讀,她就想到聽書,每天做飯時聽一會兒、睡覺前聽一會兒。她一年聽書的花費是近400元。李子瑾說,聽書也是一種學習,也能和書籍親近,雖然比較間接,但不失一種學習的方式。

市民陳海琴也有聽書的習慣,每天聽聽書,既能瞭解書中的內容,又能聽到悅耳的讀書聲,讓讀書不再枯燥。

還有不少市民習慣了通過微信公眾號閱讀,每天在閒暇時讀上一會兒,積少成多。

樊登全國巡迴演講焦作站,幫助大家感受閱讀力量—讀書點亮生活

閱讀的虛火也要去

隨著城市書香建設的逐步深入,“撲在書本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熱鬧的讀書活動背後也有虛火。

比如,有些人的閱讀目的過於功利化。在樊登的演講活動中,有一名讀者想讓樊登推薦厚黑學方面的書。樊登則真誠地建議,不要讀那方面的書,也不要讀太多暢銷書,多讀一些經典。還有很多人讀書是為了考研、考公務員,卻幾乎沒有沉下心來讀經典。

更多的人只讀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和心靈雞湯類,還有的人買書就是為了裝潢門面,買些禮品書、擺設書,有的將書買回家不少,但買回幾年了,連塑料封皮都沒拆。

那麼,如何敗敗閱讀的虛火,讓更多的人真正愛上閱讀?

市圖書館閱讀推廣人張雯建議,可組織小型讀書會,大家可以交流閱讀體會,寫讀後感,可以交換圖書。張雯說,我們重新審視買書、讀書的目的,別把有用的書變成了擺設,把有趣的書變成了負擔,應該多享受讀書帶來的真正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