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董明珠經常發出“驚人語錄”,早已見慣不怪。以格力技術及精密製造為傲(包括近兩年進軍的模具領域),且有意進軍汽車行業,她“貶低”中國汽車“粗製濫造”,自然是有的放矢,可是如魏建軍竺延風汽車人自然有話要說……

“我並不認可董明珠的觀點,中國汽車工業的製造水平已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日前,正忙著在日內瓦車展上與世界頂級改裝車品牌巴博斯簽約談合作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一改往日給人低調“好先生”的印象,直接硬懟了國內知名“網紅”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他甚至還隔空喊話,“我注意到董明珠前段時間開始要造車了,但她應該對汽車心存敬畏,深入瞭解整個行業之後再去做判斷”,並希望董明珠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河北保定長城大本營轉轉。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不只是長城魏建軍。聊哥注意到,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竺延風也第一時間對董明珠的相關言論表達了不同看法,“我反正沒有造電器,我說不出電器。但我負責地說,中國汽車製造水平是世界水平。”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東風汽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

董明珠到底說了啥,以至於讓上述兩位中國汽車界極具代表性的車企掌門人同時如此不以為然?

事情是這樣的。3月3日,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播出了一期題為《打造中國製造的升級“模具”》訪談節目,在談及模具對於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巨大意義時,身為受邀主嘉賓之一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汽車行業舉例。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在董明珠看來,“我對中國的汽車行業,說實在話,我是不滿意的。不滿意在哪裡?就是因為它的精度不夠。因為沒有精準的模具,就做不到那麼精緻,它的磨合配合,就有差距。所以這時候就會看到中國的汽車有一點粗製濫造,但是你的成本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多少。”

以上是董明珠在節目中的原話。

顯然,在表達其對於中國汽車的認知時,董明珠言辭中的“不滿意”、“不那麼精緻”,尤其是“粗製濫造”,引發了汽車圈大佬及無數業界同仁的不認同,甚至有些群情激憤。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坦率地講,作為一名汽車行業從業者,每每看到類似“以偏概全”和“一棍子打死”的方式,來評價甚至詆譭自主品牌汽車時,我也會非常的不以為然和義憤填膺。

如同一些時候身邊有想要購車的親戚朋友,在前來找我諮詢過程中,一聽到我給其對應價位區間的自主品牌車型時,經常還沒等你說完便打斷,很偏執地認為國產車這不行那不行。凡此時候,給人的心情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以長城汽車為例,從一家偏安於河北保定一隅,靠造皮卡起家的民營汽車企業,發展至如今年銷百萬輛規模、位居全球前三大SUV專業製造商的世界性企業。尤其是在旗下哈弗品牌已經連續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長城於兩年前正式推出了以創始人魏建軍姓氏命名的中國首個豪華SUV品牌WEY。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可以說一路走來,凡事更多的只能靠自己的長城,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成績,靠的顯然不是什麼投機取巧和運氣,而是憑藉“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務實進取的實幹精神。

所以你大抵能夠想象,當魏建軍聽到董明珠以如此“輕蔑”和不客觀的言辭,對包括長城在內的中國汽車作出“負面”評價時,心裡的委屈程度和陰影面積有多大。

由此來看,當正在日內瓦車展與巴博斯談簽約合作的魏建軍,聽到記者向其如此轉述董明珠的相關言論時,作出上述這樣的正面回擊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委屈歸委屈。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些都是自主汽車品牌乃至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所謂知恥而後勇,前進道路中所有的這些不解也好、嘲笑也罷,哪怕是羈絆阻撓,也都將被證明是促使自主品牌變得更加強大的不竭動力。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實際上,拋開長城、吉利、比亞迪、傳祺等自主品牌優秀代表不說,放眼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即便是到了公元2019年,市面上可見的數十上百家的車企和品牌中,依舊不乏有一大批仍是靠“低質低價”的經營策略在存活。

因為即便行業都在說“淘汰賽”在加速,但年產銷規模將近3000萬輛的諾大國內汽車市場,短期來看還足以“養活”如此多的“濫竽充數”者。不客氣地講,稱這部分車企和品牌為“粗製濫造”並不為過。

再重新回到董明珠“炮轟”國產車一事。聊哥認為,我們也就沒必要過於糾結和上綱上線了。

一則,細看董明珠當時的全部(而非斷章取義)對話類容,並結合當時有關節目的主題背景,我們不難發現,董大姐並非無緣無故發難和找汽車行業的茬兒。

一如現場的另一位嘉賓廣東省機械模具科技促進協會會長黃山所言,他們主要想突出表達的是,模具行業之於製造業的重大意義。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眾所周知,一輛汽車上的大小零部件多達兩萬多個(傳統燃油車),在零部件生產製造過程中對應的模具數量也以萬計。其中,尤其涉及到大型複雜、小型精密、高速、高精度、長壽命等部分,其對模具的高技術和高精度要求,非同一般。

按照相關行業統計,我國目前對這類模具的進口依賴度高達60%以上。

所以,董明珠及相關節目嘉賓談到的,中國模具行業目前的一些狀況,從一定程度上所言非虛。只是,董明珠過於簡單粗暴和有些以偏概全地,將模具行業存在的問題直接用到了對於國產車整車品質的評價上。這顯然有失公允,也並不科學。

二則,作為國內大型企業掌門人中的知名“網紅”,董明珠的敢說敢言是出了名的,雖然很多時候被人詬病為“嘴大亂噴”。

前幾年,同樣是在央視舞臺上與雷軍的“10億豪賭”,幾乎成為了互聯網上婦孺皆知的話題。

實際上,對於董明珠在類似舞臺上及接受媒體採訪過程中,發出了類似“驚人語錄”的情況,網友們早已經見慣不怪習以為常。

魏掌門“懟”董小姐:該如何看待中國汽車製造水平與進步?

說句不當講的,很多時候像她們這個級別的大佬,在很多舞臺上的一些言論,往往也是出於節目內容及話題性的需要,以及其個人和企業所想要向外界傳遞與代表的。

據聊哥觀察,董明珠一向以格力的技術及精密製造為傲(包括近兩年進軍的模具領域),且有意進軍汽車行業,她當然要“貶低”當前國產車整體品質不行了。要不然,還需要她進來幹啥?

總而言之,董明珠的一家之言說國產車“粗製濫造”,並不能客觀地反應和代表國產車整體的做工品質,更不能從根本上否定自主品牌近年來所取得的巨大進步。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也確實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國人對於自主品牌的進步感知不足,潛意識裡固有的偏見依舊存在。

我想,國產車究竟行不行,包括長城在內的優秀自主品牌會用行動證明,而日趨理性的國人消費者也會用真金白銀作出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