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重磅|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18年12月系列活动

一、2018年第13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典范问题”研讨会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办者: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青年读书班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

注意事项:每位发表人讲述15分钟,剩余时间自由讨论。

12月1日

开幕式 9:00-9:10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领导致辞

第一场 9:10-10:30 主持人:陈雁教授(复旦大学)

吴仰湘(湖南大学):重探《翼教丛编》的编者问题

余露(湖南大学):1900年前后中国人的世纪情结与世界想象

马建标(复旦大学):被忽略的政治逻辑:从“和平运动”到“五四运动”的内在演进1918-1919

章可(复旦大学):腹背受击:后五四时代“人道主义”的困境

第二场 10:50-12:10主持人:吴仰湘教授(湖南大学)

赵庆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略论中国近代史的革命叙事

段炼(湖南师范大学):世界观转型视角下的晚清思想史研究

向常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价值与困境

刘平(复旦大学):关于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三场 13:30-15:30主持人:戴鞍钢教授(复旦大学)

张景平(清华大学):图像之“虚”与口述之“实”——1940年代鸳鸯池水库文献的多维面相

胡悦晗(杭州师范大学):单位体制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

冯峰(长安大学):农民民族主义——一种关于抗日根据地发展的理论

蒋杰(上海师范大学):法国所见抗战档案史料述略

曾作铭(广西大学):甘乃光与孙文主义

皇甫秋实(复旦大学):中国战时生产局与中美租借物资管理权之争

第四场 15:50-17:20 主持人:陈先初教授(湖南大学)

戴鞍钢(复旦大学):技术进步与晚清社会变迁

左松涛(武汉大学):《新金山记》作者考——兼析晚清新知识传播史上一个有待开垦的问题

杨代春(湖南大学):华人编辑与《万国公报》

张仲民(复旦大学):后科举时代的“科举”

12月2日

第五场 9:00-10:40主持人:刘平教授(复旦大学)

孙青(复旦大学):清末科举改制中的州县“校士馆”与“新学”课艺(1860-1905)

汪乾明(复旦大学):进化与运会:清末民初的真实转型管窥

曹南屏(复旦大学):仿造现代性:近代中国的玻璃制造与日常生活

戴海斌(复旦大学):孟森与民国政治

陈先初(湖南大学):苏俄与早期中共

第六场综合讨论 10:50-12:00主持人:高睎教授(复旦大学)

二、2018年第14期,著名近代中外关系史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吴义雄教授 《“商业权势、通商制度与意识形态: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演变的再认识”》。2018年12月6日,周四下午3:30。

岁末重磅|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18年12月系列活动

三,2018年第15期,著名冷战国际史、美国外交史专家、云南大学印度研究院 戴超武教授(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冷战时期中国处理中印边界争端的政策选择及其战略影响》

岁末重磅|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18年12月系列活动

四、2018年第16期,著名学者,澳门大学历史系魏楚雄教授:《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先锋接力:比较上海与广州的历史角色》

岁末重磅|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18年12月系列活动

五、2018年第17期,2018年12月15日,周六,“理解美国:对美国的研究与中美关系”研讨会(议程稍后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