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

国史春秋


每每论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总会别有一番感慨。

我们感叹于那时期英雄们的事迹,也遗憾于英雄的没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时曾任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赵庸。

为何他会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活活饿死呢?接下来,我们跟着有书君一起来揭晓答案。

首先先来了解下这个人。赵武灵王,名庸,是赵肃侯之子。生于约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95年。赵雍于公元前325到公元前299年在位,共26年。

是战国时期一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那么,他对赵国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一、粉碎五国联盟阴谋

公元前326年,赵庸的老爹赵肃侯去世,那时赵庸十五岁。彼时,魏、楚、秦、燕、齐国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对于才十五岁的赵庸来说,父亲葬礼上的凶险是他从未遇到过的,一个处理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瓜分掉。

首先,他令本国全军戒严,随时准备战斗。从版图看,韩、宋位于秦、魏、楚、齐这四国间,且能与赵形成品字型结构。故赵庸积极的联合韩、宋作外援。赵国争取到这两个强有力的外援,就能将秦、魏、楚、齐置于多面受敌的被动局面。这样一来,赵国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想退敌之策。

武灵王预测到仅仅联合韩、宋还不能吓退几国盟军。于是,他又给越王送去大量的金银珠宝,请越国去攻打楚国。先把与赵国土地不接壤的楚国转移往它的老对手越国那边,然后楚就无精力搞联盟。但是,剩余的四国威胁还是很大,那怎么办呢?别急,让我们继续跟着有书君一起往下看。

武灵王故伎重施,他派人给楼烦王献上无数的金银财宝,请他攻打燕国与中山国。这楼烦王骁勇善战,一出马就把燕国和中山国搞定了。去除燕、楚后,魏、秦、齐联盟对赵、韩、宋联盟就无绝对的优势了。

总的来说,武灵王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摆开决战的架势,成功粉碎了魏、楚、秦、燕、齐的阴谋。

二、胡服骑射

对于赵国来说,北方的游牧骑兵一直是心头大患。武灵王登基后,通过对胡人骑兵作战的观察,他发现了胡人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服饰。于是他下令,赵军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服饰改革很快就见效,赵国骑兵打败中山国,“辟地千里”,中山国献马求和。

随后武灵王又攻打北方的匈奴,占领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大部分地盘,并建立了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

通过胡服骑射,赵国从没落走向强盛,成为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史家评论,骑射胡服绝对是可以媲美商鞅的变法。

如何来形象的理解胡服骑射这个变法呢,说白了就是靠一件衣服和向对方征兵,来同化瓦解自己的敌人。

那么,勇猛英明的武灵王,为何会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的悲惨地步呢?说到底,无非是聪明人干了糊涂事,还自以为干得好。

起始:娶了吴广之女

英雄难过美人关。每一个为君者大概既爱江山也爱美人,殊不知温柔乡英雄冢。话说在公元前310年,即武灵王登基十六年,出游大陵。

这时的赵国,经过武灵王登基以来的努力拼搏,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据说,有一晚,他梦见一个年少貌美的女子鼓琴而歌。他把对梦中女子的留恋,在酒宴上告诉自己的大臣们,并且还具体地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台下的官员吴广听后,觉得武灵王说的就是自己女儿,于是乎就把其女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赵人称之为吴娃。这孟姚也是集美貌和智慧并存,没几年就作了王后生下了公子何,即赵惠文王。

进阶:废太子立幼王

这武灵王对孟姚,平日里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伺候的异常小心。爱屋及乌,公子何也受宠。加之赵何长得乖巧聪明,赵武灵王越看越喜欢,孟姚又时不时的给他吹枕头风。于是乎,他就做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决定,即废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封赵章于代地,称为安国君。

不久,武灵王又主动传位给年幼的太子赵何,自己做起太上皇。他是这样设想的,自己掌控军权主外,赵何操持政务主内,内外分权,一能分担自己的压力,二能提早锻炼赵何管理一国的能力,一箭双雕。不得不说,赵武灵王设想的很美好,可,现实是赵何确实太小了难堪大任啊。

终极:一国立两王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怎可有两君呢?武灵王看到勇猛善战且颇有自己风范的安国君,向他年幼文弱的弟弟赵何下跪行礼时,武灵王又看不下去了。

于是乎,他又想到了新办法,也是这个新办法把他推之万劫不复的地步。

武灵王计划把赵国的土地一分为二,划出一份给赵章,然后册封他为代王。他的得力干将肥义发觉不妙,极力劝阻。武灵王的这一想法让已死心的赵章看到了希望。可老父王迟迟不见真行动,赵章也是憋屈。

公元前295年,作为父亲的武灵王为缓和两个儿子僵硬的关系,就下令携二子赵何到沙丘宫巡游。

赵章与亲信商议,决定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把赵何招到宫中议事,除之。不料这事被相国肥义察觉。

于是肥义派人通知公子成和李兑勤王,自己代赵何去赵章宫中。

赵章发现赵何未来,来的是肥义,自知事情已经败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杀了肥义,反了。可赵章毕竟势单力薄,他的党羽被随后赶到的援军杀死,自己则仓皇逃往赵武灵王的宫中。

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包围了行宫,迫使赵武灵王交出赵章,可赵武灵王爱子心切,不交。他心想公子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谅他们也不敢把自己怎样。

谁料公子成和李兑二人一合计,这赵武灵王事后必定会为赵章报仇,索性继续包围行宫,并放话“宫中人后出者夷”。

最后行宫中只剩下赵武灵王一人,身边不再有人伺候。

最后,赵武灵王被饿得爬树掏鸟窝。三个月后,孤身一人的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时年45岁,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此没落。

回顾赵武灵王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敢于去旧出新,无愧于改革军事家的称号。但是他太过高估自己的,在子女的培育上方法失当。人无完人,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且行且惜吧!


有书共读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个就是战国初第一雄主赵武灵王。但赵武灵王的下场如此之惨,完全是咎由自取。可以说,正式由于赵国在鼎盛时期这场“政变”使得赵国丧失了唯一一次统一天下 机会。


赵武灵王,名赵雍,20岁登基,以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闻名。再有两个有名的事件就是,秦燕两国诸侯都是赵武灵王所立了,尤其是赵武灵王受芈月所所托,派兵助其子当上秦王(秦昭襄王)如果赵武灵王地下有知,数十年之后,秦赵长平之战的就是秦昭襄王主政的时候,不知作何感想。

用最简单话说,赵武灵王就是一世英名,一时糊涂。沙丘之变不仅使得自己死于非命,而且使赵国就此一蹶不振。赵武灵王的下场应该是自找的,用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来说明此事最恰当不过。赵武灵王原本立长子赵章为太子,但赵武灵王有一个宠妃叫吴娃。并立为王后,二人有一子也就是赵何、应该说赵武灵王对吴娃钟爱一生,在吴娃去世以后,出于爱屋及乌的意思,断然废长立幼,让赵何当了太子,赵武灵王这一做法遭到了以“宰相”肥义为首的朝臣的强烈反对,一是本身废长立幼就不对,二是长子赵章无过,三是赵何能力真一般也不如赵章。而当时的君主权力不像后世那么大。立储也是公卿一族的大事,但赵武灵王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力排众议立赵何为太子,而且一步到位,自己退位为“主父”。赵何为当赵王了。赵武灵王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堵住公卿的嘴。二是让赵王何得到锻炼。赵王何既然登基,就是赵武灵王失去“生命”的那一天。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武灵王希望自己是“垂帘听政”但赵王何一旦获得获得权力自然不愿意失去,而经过四年的观察,赵武灵王已经意识到,赵王何不是一个有为之君,他这才想起长子赵章的好处,赵武灵王希望将“易主”先是将赵国一分为二,然后再“废掉”赵王何,已经品尝到帝王威仪和权力的赵王何自然不会答应,权力是最好的毒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赵武灵王觉得自己拿回自己的王位很容易,但他错了,权力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他对长子赵章的“补偿”不仅害死了赵章。也害死了自己。

事情的过程与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要知道,赵武灵王长子赵章惨死,而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其子赵王何困在沙丘三个多月,活活饿死。在这件事情上,赵武灵王有三个错误。一是不应该废长立幼。二是不应该提早退位,使得自己丧失最大优势,三是既然已经退位,赵王何在位,就应该任命。不能再生风波。过于自信害死了自己。而最后意图分裂国家。实在糊涂了,赵武灵王前期雄霸一时,后期却昏聩不堪,何以会如此?实在是让人费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赵武灵王,历史课本大家都会接触到,一个胡服骑射直接让,赵国从一个人人都可欺得的弱国,直接一跃成为当时的强国,可谓是一个非常流弊的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居然是饿死,就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

一切的源头都是一个梦引起的。

说有一天晚上,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见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在唱歌,他一走进,那女子便消失了。

翌日,赵武灵王在宴会上,向大臣们说了这个梦,并描述了少女的容貌特征。一个名叫吴广的大臣听了大王的描述,感觉这个女子非常像自己的女儿孟姚,便得空将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一见孟姚,就认出了此人就是梦中的女子。大喜。没过多久便立孟姚为王后,之后二人又生下一子赵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九年之后孟姚与世长辞,赵武灵王非常悲痛,爱屋及乌。便不顾大臣的反对,废了太子赵章,改为赵何为太子。

没过多久,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自己四十多岁光荣退休,让年幼的赵何立刻登基,而自己改称“主父”。


赵武灵王虽然退休的了,但他依旧掌握的朝政,并且他还在这个期间做了两件大事。

一:他伪装成外交官出使秦国,给秦人的印象“状貌甚伟,非人臣之度”

二:亲自率兵,消灭了中山国,把中山国融入了赵国版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何的王权逐渐稳固,已经开始不听从主父的话了。并且朝中大臣已经认同赵何,并且紧密的团结在赵何的领导之下。

此时,赵武灵王的权利已经所剩不多了。此刻他想要回自己的权利。

于是他想到一个馊主意。他立赵章为代王。此目的是要赵何、赵章二王相争,自己趁机可以收回权利,甚至重新成为赵王。


然而朝中大臣纷纷表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种分裂国家的想法,大家都不同意。

不久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养病,赵章便假借主父的令牌,招赵何来商议二王之事,实际沿路埋下伏兵,意欲加害。

相国肥义深知是计,便代君而来。果然被杀了。

事情败露,赵章只能起兵造反,赵臣李兑及公子成率兵平乱。

赵章兵败只能逃亡沙丘宫,随后李兑及公子成率重兵围困沙丘宫,赵章被诛杀。然而将沙丘宫内的赵武灵王的随从全部带出宫外,只留赵武灵王一人在宫中。

之后,重兵围宫三个月。

赵武灵王饿死。


究其原因简要概括为三点:

一:废长立幼,壮年退位。

二:意图分裂赵国。(立二王)

三:赵章兵败,不该收留(导致自己被饿死的直接原因)


风吹柳飞扬


想必大家都非常羡慕皇帝,也曾无数次的梦想自己当了皇帝,身边那么多的美女,爽呆了,其实皇帝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据不完全统计从轩辕黄帝到溥仪,中国出了559个皇帝,在这些称王称霸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死于非命,无论是与后宫佳丽们昼夜床震累死在龙踏上,还是从帝王之尊到被绞死、饿死、囚死,其实都是自作孽的制度使然。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却被活活饿死。

帝王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被饿死呢? 赵武灵王赵雍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前295年,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所实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的汉人服饰普遍是宽衣大袖,作战效率很低,赵雍要求全国老百姓穿胡人的衣服,练习骑马射箭,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赵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赵雍率领这支虎狼之师灭掉了中山国,为赵国开拓了疆土,已经成为了北方第一霸主。

赵雍并没有因此而松手,他要干更大的事,就是南下攻打秦国来增强自己的疆域,他将王位交给自己十一岁的小儿子赵何,让有丰富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他自己则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训练军队、攻打秦国上。


赵雍正值盛年主动退位,自称为主父,易名化妆深入秦国刺探军情,为进攻秦国做准备,就是这样的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却被活活饿死在深宫之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武灵王的原配王后韩氏,生了个儿子赵章,是嫡长子,于是赵雍宣布赵章为太子,就在太子赵章十五岁那年,又娶了个美女吴孟姚做小老婆,这位吴小姐长得是风姿绰约、仪态万方,赵雍很是宠爱她,并给她起了个“吴娃”的呢称,第二年吴梦姚生了个儿子赵何,恰好这时候正宫娘娘韩夫人一命归天了,于是吴梦姚被封为王后,吴王后提出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赵雍是爱屋及乌,满口答应,就撤销了长子赵章的太子封号,宣布还是小娃娃的赵何为太子,并于公元前299年传位给太子赵何,赵何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赵雍做起了太上王,自称主父。

一次主父赵雍看到小儿子赵惠文王赵何接见群臣时,身为哥哥的赵章面北称臣给弟弟下跪叩头,心中很是过意不去,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封赵章为代王,但是相国肥义激烈反对,没有办法分王不成。

赵章得到消息后更增加了对弟弟赵何及相国肥义一伙的憎恨,一场血雨腥风的宫廷政变在所难免。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95年,忙碌了一阵子的赵雍决定带领全体皇族和大臣们前往都城邯郸西北60多公里的沙丘去度假,这个沙丘就是现在的河北平乡,商纣王在那里建了一座高台和两座行宫,赵雍和赵何各住一个行宫,两个行宫相距三公里左右,被废黜的前任太子赵章将行营设在两行宫之间,当晚在真正的行营中,赵章和他的智囊田不礼正在密谋,他们决定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实施他们的叛乱计划,田不礼的计划是假传太上王赵雍的命令,声称有紧急事故召唤赵何晋见,赵何必然要经过赵章营地,他们就在营地附近设伏兵截杀赵何,只要赵何一死,赵章就能顺理成章夺取王位,这个计划非常完美。

于是一个假传太上王的特使前往惠文王赵何的行宫通报说,太上王忽然得了疾病,要面见大王,请大王火速前往,少年国王没有多想就准备起身前往主父宫中看望,相国肥义却把他给拦住了,肥义对这件事情有点疑惑,认为主父赵雍身体一向健康,怎么恰恰在深夜就生病了呢,他就让赵何待在宫中,自己前去看望,如果这个事情属实,大王再去看望也不迟,相国肥义又嘱咐禁卫军加强戒备,紧闭宫门。

忠心耿耿的相国肥义和他所带的护卫不出所料的被赵章的伏兵全部歼灭,等清理战场时却没有发现赵何,田不礼对赵章说消息已经走漏了,现在形势非常危及,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快速进攻赵何的宫殿,只要攻下宫殿,杀死赵何,我们还能成功。

但是现在赵何已经有了准备,禁卫军誓死守卫王宫,赵章是久攻不下,正在惠文王赵何万分危急的时候,救兵杀到了,原来赵雍的叔父赵成和大将李兑坐镇邯郸,唯恐废太子赵章有什么不法举动,于是就各率一支军队赶来沙丘护驾,想不到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恶战,赵章的军队被杀得大败四处逃窜,这时赵章也慌了手脚,不知怎么办了,田不礼让赵章赶快去投奔主父赵雍苦苦哀求他,他能保护你,于是赵章就找赵雍去了;


李兑斩杀了田不礼后没有找到赵章,他判断赵章别无他路可逃,只能去投奔太上王赵雍,于是就把赵雍的行宫团团围住,砸开宫门进宫搜查,赵章被搜出来杀掉,又把宫中其他人都轰了出去,只让赵雍一个人留在宫里。

一代英雄赵雍此生第一次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没有人来帮助他,当他想出宫的时候,宫门已被反锁,过了几天后,宫中的粮食都吃尽了,赵雍开始挨饿,在饥饿难忍下,他爬上宫墙向外哀嚎。

据史书记载: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而食之三月餘而饿死沙丘宫。

赵雍要求赵成、李兑能放过他,但他俩害怕赵雍今后对他们进行报复,他们为了保全自己,仍然无动于衷,最后赵雍饿得实在没办法,就爬上树找鸟蛋来充饥,又坚持了一个月,终于饿死在空无一人的宫殿之中。一代英雄如此长逝实为可惜。


李兑之流直到三个月之后才打开宫门,可怜太上王赵雍身上的肌肉已被蚂蚁和老鼠啃得只剩下一具枯骨,赵惠文王赵何将他安葬在代郡,就是今天的河北蔚县西南五十公里的地方,现在山西灵丘因赵雍的陵墓而得名。

至于说赵何为何不救自己的生父,有许多说法,其一说赵成和李兑势力太大,赵何年岁小,不是他们的对手;其二说赵何不知父亲赵雍被关,这有点说不过去,两三个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其三说赵何是被权力迷了心窍,所以才不去救。


娇妻爱儿,彪炳的勋业对于赵雍来说不过是一场幻梦,面对王权的诱惑,父子情深、兄弟情义全被抛到脑后,心中剩下的就只有杀戮了。



遗产君


通常认为, 一个英明的雄主,能够励精图治,将自己的国家带上强大的道路,走向复兴,是要多厉害有多厉害,要多辉煌有多辉煌。

可是,你有听说过雄主最后的结局是惨死、饿死的吗?很少吧!但就是有这样一个雄主——赵武灵王。由辉煌时期的人人称赞、群臣夸奖,到最后自己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活活饿死。

仔细想想,真的是可怜可悲又可叹。

胡服骑射,一展风采

赵武灵王在改革方面最展示他英勇无比、雄姿过人的是推行胡服骑射。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整个社会都在想着如challenge,要怎么change。当时很多的改革家对赵武灵王很是欣赏,说他勇于向前迈出改革步伐,勇敢的前进。

在武灵王之前,赵国一直以来的传统作战方式是步兵加战车,看起来有人会觉得有战车很高大上,看起来很猛很牛。但这个战车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战车啊!速度能保证吗?攻击力能保证吗?

再者,我们都很清楚,胡人相对于中原人民的很大优势在于骑马射箭,边跑边射都能射死你。在战斗中步兵和骑兵的作战,就像小孩子要去打大人一样,经常都是被打得哇哇叫,留下心理阴影。

正因为这样,赵武灵王下定决心,要改变一波,果断舍弃传统战法,大力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赵国因此国力大增,也被现代的我们所津津乐道。

娶吴广之女,厄运的开始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雄主,征服了天下,却最后被美女所征服,这想必是很多帝王将相的通病吧。

更加让人感慨的是,很多时候一切的源头都是由于一个梦引起的。

据说,有一晚,赵武灵王梦见一个年少貌美的女子在弹琴唱歌,并且这个女子很漂亮!醒来之后,赵武灵王对那位女子念念不忘,想的都是她,念的都是她。

他根据自己梦中的印象,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台下的官员吴广听后觉得武灵王说的就是自己女儿,于是就把其女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

结果呢?武灵王大喜,见到女子果然和梦里的十分相像,于是非常宠爱她。

九年之后孟姚与世长辞,赵武灵王心都要碎了,这日子还要怎么过啊!由于对孟姚的喜爱,他不顾大臣的反对,废了太子赵章,改赵何为太子。

紧接着,最大的问题来了:赵武灵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太过草率,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去想。

难以理解的提前退休

没过多久,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自己四十多岁就要退位做太上皇,让年幼的赵何登基。这个在当时是首例的,没有皇帝这样做的,大家巴不得多当几天皇上,多掌几天的权利,多坐几天的龙椅呢。

前太子的反击

太子赵章被废了,他自己倒还没有多大的抱怨,但他身边的幕僚却不高兴了:本来我可以升官发财的,有钱有房有妻妾的,这下可好,什么都没了!于是他们不停的在公子章面前煽风点火,怂恿公子章要有所作为。

赵武灵王自己觉得对不起公子章,于是就想将赵国分成两半,分出来一半交给公子章。他一开始觉得没问题啊,公子何应该是不会拒绝的,亲兄弟之间,一人一半,感情不散。

只是赵武灵王没想到有哪个皇帝愿意和别人分享江山的啊,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你愿意,我可不愿意呢。

对于这种请求,皇上当然是拒绝了。

赵武灵王这就很生气了:我可是你老子啊,我的话你也不听了?好,既然你不听,那我就把你给废了。

他将讨封不成的事情告诉了公子章,想让公子章来把不孝的儿子给抓起来。公子章有赵武灵王的鼓动,以为自己的希望来了,再过不久就是新的皇帝了,于是他十分高兴。

公子章借父亲的兵符宣公子何到宫中议事,想要通过这样做,把公子何给引出来,来个关门打狗,抓起来狠狠的整治。但皇帝身边的人可不是吃素的,有人看出了猫腻。

谋士肥义感觉其中有阴谋,于是自己主动说要替公子何去宫中看个究竟。果然,肥义被杀害了。公子何大怒,派李兑带兵攻入宫中,把公子章及其党羽一并杀害。

胆敢谋反,不把你们碎尸万段那就不是人!很快的他们就把公子章一群人给杀了,但赵武灵王呢?没有人想要、也没有人敢担负弑君的恶名,所以他们想到了让赵武灵王自生自灭,饿死他。

他们把赵武灵王圈禁在宫中,断水断食。人要是快死了,什么东西都不顾了,什么能够生存下去的办法都会使出来。武灵王找啊找,什么吃的都没找到,只好吃老鼠掏鸟窝,到后来什么都没得吃,赵武灵王就活活饿死了!

堂堂的一代雄主,由万众宠爱的一个人,到凄惨落魄的饿死,还是老鼠陪着他,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这换谁谁都感慨啊。哎!真是可怜可悲又可叹啊!


小小嬴政


赵武灵王之死是自己一系列决策错误所致。

首先,他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让赵国变成了一个畸形成长的军事机器,战争效率空前提高,却付出了政治效率下降和结构性紊乱的巨大代价:为了减少旧势力的干扰,他对公子成等公族让渡了大量政治和经济权力,并牺牲了人事权,赵国看似轰轰烈烈,但新式军队也好,政权机构也罢,却仍然充斥着公族和贵族等旧人,这在同期六国中是比较落后的,不仅不如秦国,甚至也不如三晋中其它两国和齐国。如此畸形的人事结构,导致一旦他个人控制力下降,旧势力就能轻易反扑并掌控全局。

其次,他对这种脆弱的政治格局(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之缺陷浑如不觉,反倒一次次轻率地“失去位置”:放弃王侯尊号自贬为君,后来更索性放弃君位自称“主父”,结果儿子惠文王一旦被说服转向,就可以凭借如假包换的“真王”权柄,让“主父”亲自训练的几十万雄兵变成无用之物,让“主父宫”变成不设防。实际上他已经足够走运了,因为惠文王是幼子,有一个成长过程,攀龙附凤的旧势力也需要和他有一定时间的相互试探和磨合,如果当初选定的赵王是年长的章,而后者又有一些野心的话(从章后来意图夺位可知他的确有野心),也许主父逞能扮使者去秦国“侦查”那趟就回不来了(只需放出个“那使者是赵主父啊”的小道消息,然后再发丧就好了)。

第三,一手建立了这么个摇摇晃晃的“危楼”后,他居然又玩废长立幼,废长立幼本就冒险任性,既然做了就该再狠一下心,照先秦惯例让老大公子章去外国自谋出路,乃计不及此,让老大让位后又生恻隐,打算把代分给他,以赵代两地从战国直到秦汉之交的独特关系,一旦事成赵国势必一分为二且对掐不息,而他苦心编练的精锐部队也势必会自相残杀消耗殆尽(赵后期精兵以代为多)。事没办成却被两个儿子及其亲信知道,结果双方都不满这个“糊涂爹”不说,还不约而同加快了夺权步伐,最终导致兄弟阋墙的提前白热化。

第四,事情已经闹到不可收拾,赵主父却仍然糊里糊涂地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已经称王并初尝生杀予夺滋味、周围又围拢了一群逐利者的小儿子,居然让战败的大儿子入宫避难,结果他的庇护不但未能保住大儿子的性命,反倒促使已经势成骑虎的小儿子及其周围智囊横下一条心,索性把事做绝,仅仅把他饿死,也算战国时尚有周代遗风,若是到南北朝或更晚,那就直接动手了。

简单说,赵武灵王是个出色的军事将领(甚至都未必能称得上出色的统帅),但作为一国之君,政治头脑基本上是“脱线”状态的,能够在老病的年纪才困饿而死,已经可以烧高香了,倘若他的儿子再大些狠些,他的运气再稍稍差些,以如此任性的做派,或许早就挂了。


陶短房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感叹英雄壮举的同时,又深深对他们的没落感到遗憾,历史上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赵武灵王,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勇猛无敌,但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感到非常可惜。

赵武灵王算是战国时期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向来主张以守为主,但是赵武灵王却敢为天下先,他有着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赵国成为七雄之首。



一,赵武灵王主张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有着这雄心壮志,他即位后勤政爱民,一心想要扩大领土,但是因为当时国人的服饰根本不适合骑马射箭,赵武灵王攻占了中山国和赵国北部的一些游牧部族,在多年的战斗中,他观察到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技术显然比我们要高明许多,并且他们的服饰更适合作战的需要,因此他在大臣肥义的支持下,开始进行艰难的改革。

当时很多人都极力反对胡服骑射,认为这是违背了老祖宗的规矩,其中以叔父公子成为首的反对最为激烈。因此赵武灵王带头换上胡人的服装,在全国大力提倡胡人的骑射战术,并开始招募士兵练习骑马打仗。事实证明,赵武灵王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二、英雄难过美人关。

赵武灵王的原配王后是韩氏,韩氏生了嫡长子赵章,赵武灵王后来封赵章为太子。在赵章15岁的时候,赵武灵王又娶了一个妃子吴梦姚。并给她起名“吴娃”,吴梦姚长的非常漂亮,仪态万方,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她,有求必应。

吴娃为越武灵王生了一个儿子赵何,因为爱屋及乌,越雍对赵何也非常宠爱,这时正宫王后韩夫人因病去世,吴梦姚便被立为王后。吴王后自然是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对赵武灵王提出要求,赵雍于是废了赵章的太子之位,立赵何为太子。并于公元前299年传位于太子赵何,自己成为了太上王,自称主父,开始专心攻打赵国的腹心之地中山国。



三、赵章因妒生恨,害人害己。

因为赵武灵王封赵何为太子,使得赵章嫉妒不已,有一次张章特意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给弟弟赵何叩头下跪,赵雍看在眼里,也深觉赵章非常可怜,因此对他生出了怜悯之心,便把赵国一分为二,封赵章为代王,这给赵章提供了机会。

赵武灵王的这一举措实在是大错特错,后来赵章设计想要害死赵何,却因为计划不周事情败露,这时赵章的亲信田不礼让他去投奔主父赵雍,结果被李兑抓住杀死在赵雍的行宫中,又把赵雍一个人留在宫里,没有任何人照顾他。宫中的是粮食吃尽以后,赵雍饥饿难忍,宫门又被紧锁出不去,最后实在饿得没有办法,就爬上树找鸟蛋,甚至杀死老鼠充饥,最后饿死在宫中。



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就这样被饿死了,实在令人可悲可叹,对于赵何为何不去救自己父亲,有各种说法,但是这最终结果的造成,应该还是赵武灵王个人的原因。

既然已立太子,又无过错,就不该废长而利幼。既已立幼,就不该给长子过多的权力,因为这不是普通人家,这是帝王之家,在权力面前,父子兄弟之情已经不重要,历史上多少为了权力,而杀父害兄之事。

赵武灵王从普通人的角度讲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父亲,他也有常人的偏爱之心,不管对长子还是幼子都非常疼爱,可是帝王之家哪里容得下这些情爱呢?想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赵武灵王成全了自己的拳拳父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们是瀚海自媒体工作室,历史的记忆由我们为您讲述,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希望留下您的点赞+关注,谢谢!


浩瀚文史


我们知道战国末期,虽然天下纷争,攻伐不断,但秦、楚、齐三强争霸的局面还没有打破。楚国在秦国的打压下,已成疲惫之态;齐国虽然富甲一方,但偏安一隅,雄心不再;韩、赵、魏、燕则基本上一直都是二流角色;而秦国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战国一哥”的端倪。

这时候,赵武灵王横空出世,赵国在他的操盘下,重新崛起,成为战国末期唯一可以与强秦叫板的诸侯国。

公元前326年,15岁赵雍,也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登上赵国国君的宝座,他的父亲赵肃侯留给他的是一个国内民族矛盾重重,四面树敌强敌环伺的国家。

赵雍而上位,凳子还没坐热,秦、楚、齐三位大佬联合魏、燕两个小弟,各带一万兵马开到赵国边境,来给赵肃侯吊唁,向赵国示威到是真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赵雍这个愣头青识相点,当今是谁的天下。

好在赵雍内心实在强大,见招拆招,软硬兼施,将一场危机化险为夷。但这也让赵雍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更清醒也认识到,这世界是用拳头来说话的。

于是,赵雍决心要把赵国治理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他首先是设立了“博闻师”的职位,招聘有才之士充当自己的政策顾问,同时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加物产,几年下来,使赵国渐渐具备了一些经济实力。

但仅有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够,摆在赵雍面前还有道难题,一是国内民族矛盾突出,汉人和胡人隔阂较深;二是军事实力实在太弱,连林胡、楼烦这样的小国部落也敢来欺负;三是国际上没朋友,经常有被群殴的风险。

赵国地理位置非常不好,地处北方,属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国内汉胡杂居,以都城邯郸、上党为主政治势力属于“汉化派”,引领着赵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坚持传承着中原华夏正统文明,排斥夷族,而北部边境代郡(大同)、晋阳(太原)为首的政治势力属于“胡化派”,主张向胡人注重实际,民风彪悍的风气学习,主张民族融合。

再说简单一点,就是传统守旧派与新兴变革派之间的矛盾。在当时,视中原文明为正统的时代,夷族往往代表着落后,中原华夏才是礼仪之邦,如果向夷族学习,那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可以想像这有多大的阻力。

但赵雍觉得北方少数民族重实际实用,轻繁文褥节的风尚,特别是军事作战上的优势,的确值得好好学习。

于是赵雍就服饰改革入手,改宽衣长袍为短袖短襟,他自己率先穿着胡人的短袖短襟上朝,并向王公大臣们讲其中的好处,说:“胡人都穿短袖短襟的衣服,脚蹬皮靴,骑马射箭特别灵便,不像我们汉人,宽袍大袖,行动起来拖拖拉拉,骑马半天上不去马背,射箭先要挽起袖子。如果改穿胡人的衣服,干活、打仗就灵便多了。”

在赵雍的带领下,着胡装迅速在朝臣中风行,后普及全国。其实,着胡服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系统的变革工程,是一种思想上的革命,加快了汉胡通婚,民族融合。

另一方面就是军事上,那时汉人作战是用马套车为“乘”,战士坐在车上作战,不仅对道路等地理环境要求高。而且几匹马套在一起,行动不便,而胡人短袖短襟,单人单骑,来去自如,运动迅速,作战效率非常高,传统的步兵和车兵与之对垒非常吃亏。

赵雍于是军事上也向胡人学习,在代郡组建骑兵部队。士兵一律短衣长裤,足蹬皮靴,骑马射箭,行动十分敏捷,军力迅速增长。

几年的“胡服骑射”改革下来,政治上的务实,民族间的融合,军事上的强盛,赵国有了向他国叫板的实力。

当时赵国东有齐国,北有燕国和东胡,西边与秦、韩两国接壤,中山国还在赵国中间,国际环境很不好。

赵雍决定小试牛刀,师胡之长以制胡,先向北部林胡、楼烦两个少数民族用兵,把他们赶快到了大青山以北。

接下来就是灭掉中山国,同时不断欺负周边的燕国,秦国,将赵国的疆域推进到北至沙漠,西至黄河的区域,地盘扩大了两三倍,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秦国叫板的诸侯国。

当然抢地盘只是一个方面,操控他国内政也是必须的。赵雍知道赵国的确非常强大,但也没有强大到灭掉六雄的地步,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干涉别国内政,培植新赵势力,为我所用。

于是他威逼利诱,先后“帮忙”燕国和秦国立了新君,就是后来的燕昭王和秦昭襄王,他们上位后投桃报李,长期与赵国保持结盟关系,保证了赵国边境安宁。

这时的赵雍已经俨然以国际领导自居了,经常在自家地盘召开国际会议,其他诸侯国都不得不来捧场了。

也许是热衷于军事和外交,当国君处理朝政,发展经济什么的事情该放手了。公元前299年,45岁的赵雍做出惊人之举,把国君之位传给年仅10岁的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自己则自称主父,带着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到处征战。这一神操作,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赵何是赵雍的小儿子,是与自己非常喜欢的宠妃吴孟姚所生,其实赵雍开始立的储君是公子赵章,只是因为自己太喜爱宠妃吴孟姚了,英雄难过美人关,竟然废长立幼。赵何在大臣肥义等人的辅佐下,其实也干得非常好,得到了赵国上下的拥戴。

英雄是不甘寂寞的,何况正是年富力强的大英雄。离开了权力几年,没有人来请示汇报工作,特别是其他诸侯国都只认赵惠文王,赵雍觉得这个“主父”当得不好玩,于是就想复出,但朝臣们都极力反对。

这难不到赵雍,他于是把公子赵章再推出来,北部的代郡封给赵章,让赵章在代郡称王。这一下子赵国出现了赵主父、赵惠文王、赵章三个太阳,赵章与弟弟赵惠文王分庭抗礼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大臣们也选边站队,朝局顿时混乱不堪。

矛盾终于爆发了。公元前295年,赵雍以勘察王陵为名,把赵王何、公子章都叫到了沙丘行宫,准备摊牌。赵章在大臣田不礼的参谋下,决定先下手为强,假借赵武灵王之名,宣赵何进宫,趁机将其杀死。

不料,赵何的大臣肥义看出了玄机,先替赵何打探虚实,结果被杀。于是便派兵绞杀公子章,软禁赵武灵王。

对于老爸,直接杀死肯定大逆不道,但如果不除掉,自己的王位甚至小命估计都难保。于是赵何对软禁赵武灵王一事,采取技术处理,假装不知道,不管也不问。

赵主父被困沙丘行宫,没人管,没人问,更没得食物和水,只好自己捕捉幼鸟老鼠度命,三个多月后,终于饿死在沙丘行宫中,年仅49岁。

听到赵主父已死的确切消息,赵何才假惺惺地悲痛大哭,下令厚葬。就这样,堂堂一代英杰以悲凉的方式谢幕,着实让人叹息。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雍是一代明君,他进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富强,军事强大,赵国由受三胡欺辱的小国,一下子跃居战国七雄之列。

可惜赵武灵王晚年昏庸(其实年龄不大,从年龄上说只是中年),废长立幼,导致沙丘兵变,自己被围困,活活饿死,年仅46岁。

赵雍16岁继位为赵国国君,但是不能亲政,大权掌握在叔父奉阳君公子成手中。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礼敬赵国老臣,增加了与众大臣的亲和力。从公子成手中名正言顺地接权。

面对赵国国力羸弱,赵雍思考,于继位二十年时,颁布改革令,推行胡服骑射。这不仅仅是服饰、礼仪制度改革,更是军事制度,作战方式的改革。一年之后,赵国的军事力量大增。

到了公元321年,赵武灵王娶韩王之女为夫人,生子赵章。经不住另一位夫人的枕头风,公元299年赵武灵王废长立幼,传位给年仅10岁的幼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

公元295年,赵雍游沙丘,公子赵章与大臣田不礼发动兵败,将赵雍围困在沙丘。公子成为相、李兑为司寇进行平叛,将赵章逼进沙丘进行围困。李兑怕赵雍出来后秋后算账,死围沙丘,不让赵雍出来,又不供应食物。赵雍只好在沙丘里打天上的鸟,挖地抓老鼠充饥,但是鸟与老鼠都很有限,无法满足。围困了三个月后,赵雍被饿死。

赵武灵王一代明君,处理事情不当,导致国衰家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