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了,運營商靠什麼賺錢?

什麼是5G?

“5G”實際上指的是一個行業標準,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


5G來了,運營商靠什麼賺錢?


5G標準是怎麼來的,由誰制定的呢?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為3GPP)負責制定的。3GPP是一個標準化機構。目前其成員包括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和北美的相關行業機構。

那麼5G究竟有哪些好處和特點呢?

5G的好處體現在它有三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超可靠低時延和海量機器類通信。也就是說5G可以給用戶帶來更高的帶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

3GPP對5G標準的規劃是分幾個階段完成:之前2017年已經完成了5G的R14標準,美國聖地亞哥時間的2018年6月13日,3GPP在美國又出臺了5G的R15標準。R14標準主要側重於5G系統的框架和關鍵技術研究,R15標準可以說才是5G的第一版商用標準。

但R15標準只是5G標準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5G三大應用場景中的增強型移動寬帶和超可靠低時延兩大場景。也就是說5G標準還沒有全部制定完成。因為還有名為R16的標準仍在制定中,,有報導稱5G的完整標準可能會在2020年制定完成。

雖然5G標準還沒有全部制定完成,但已出臺的R15標準已經包含了5G應用中的增強型移動寬帶和超可靠低時延兩大場景。這意味著國內外的各電信企業及相關設備生產廠家等一系列關聯企業可以根據R15標準開始進行5G網絡的搭建和部署工作。

5G的網速能有多快呢?

5G的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場景意味著會有更快的網速,據報導:從理論上講,5G的網絡速度將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來5G網絡的峰值甚至可達到每秒20Gb。當然這還需要手機、電腦、存儲設備等也支持這樣的速度,實現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5G的三大應用場景所帶來的不僅是網速的提升,還會將無線通信應用到更多的地方,讓許多之前停留在理論階段或者某些因為條件限制而剛起步的科技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無人機、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物聯網等。5G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樂趣。

國內運營商最近有點煩,4G大規模投資後,提速降費使收益急劇下降,而5G新一輪投資又勢在必行。

一方面是流量費30%下降的行政要求,以及行業激烈競爭下不限流量套餐的低價不斷降低,導致網絡持續擴容,但ARPU不增反降,運營企業正在面臨“增量不增收”的現實風險;另一方面,5G是國家戰略,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是電信網絡行業的歷史使命,2020年商用已板上釘釘,但5G相對於4G更大規模的投資需求及不確定的市場需求,讓運營商陷入另一個未來風險。

運營商作為問題主體,面對風險,更需要考慮:如何挖掘5G網絡價值,拓展行業機會,如何經營好5G網絡?這次聊聊運營商如何挖掘5G網絡的價值。

5G是管道能力貨幣化的重塑之機——5G網絡具有更多更強大的能力,為運營商挖掘網絡價值提供機會

4G修路,5G造城。


5G來了,運營商靠什麼賺錢?



4G及4G之前的無線技術只關注速率的提升,用戶是單一的普通終端,業務對於網絡的依賴性並不大。互聯網公司開發APP應用,並不在乎接入技術,不管是3G、4G還是Wifi接入,上層應用都可以正常使用,因此互聯網公司都是輕資本、重流量經營(這裡的流量指的是APP的使用流量,通常用來評估該軟件的熱門程度),大部分利潤被上層應用拿走(廣告、會員、內容收入等),而同時運營商迅速管道化,利潤越來越薄。

而5G面向增強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類、超高可靠性低時延等三大應用場景,同時關注除速率以外的時延、穩定性、節能等性能指標。因此,5G的業務範圍擴展到各個行業,更加豐富多樣,對網絡的依賴性也更大。

互聯網公司想開發相應的行業應用的話,必須要通過網絡級的設備配置。

舉個例子,車聯網應用,要達到一定的安全級別,就必須採用邊緣計算的方式達到低時延的要求,而邊緣計算就意味著服務器要下沉到網絡邊緣的各個節點,節省網絡時延。運營商有機房有設備,可以很方便的做到邊緣計算。相比之下,互聯網企業無任何優勢,只能向運營商租機房或者租設備。當然,互聯網企業也可以投入基礎資產的建設,但是這筆開銷卻不小,不是所有互聯網企業都能承擔的。

在5G時代,業務與網絡強綁定,核心網、傳輸網和無線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個業務的端到端質量要求。因此,運營商的管道體現了前所未有的價值,運營商可使管道能力貨幣化,在與互聯網企業的較量中重新分配價值。


5G來了,運營商靠什麼賺錢?


5G是服務垂直行業的構建之機——垂直行業的需求融入5G網絡,為運營商經營拓展提供機會

5G的連接的本質發生了改變,連接只是一個開始。連接的終端可以做到足夠的“傻瓜化”,將數據處理和邏輯分析留到遠端的雲服務器去處理,按照功能劃分,可以為交通、公共安全、個人醫療等領域服務。而5G的網絡切片又可以讓運營商在一個硬件基礎設施切分出多個虛擬的端到端網絡,每個網絡切片從設備到接入網到傳輸網再到核心網在邏輯上隔離,適配各種類型服務的不同特徵需求。因此,運營商可以藉此擴展自己的經營模式,構建跨行業的融合生態產業鏈。


5G來了,運營商靠什麼賺錢?


經營模式的擴展可以分為3個層次:

第一種:賣連接。

也就是運營商所擅長的管道。但相對於4G不同的是,網絡切片可以精確的分配自己的網絡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的流量按月/年向移動互聯網公司收費。

第二種:賣數據。

數據採集和業務使能與終端分離,運營商可利用業務使能平臺,進行統一的數據採集與管理,通過不同的業務邏輯處理,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並向不同的應用者提供數據採集與分析的服務。

第三種:賣服務。

互聯網思想家、預言家Kevin Kelly(凱文·凱利)預測“在未來的三十年裡,有形的物品都會成為服務,不再會是產品。”運營商可以面對不同的垂直行業提供定製化的服務,通過特定的網絡切片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而垂直行業只需要控制自己擅長的應用部分,其他工作完全交由運營商來處理。

在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後,中國正在爭取引領5G。對於國內運營商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改變全球通信競爭格局的契機。可以預見,5G在未來將給社會、企業帶來巨大的變革,運營商在此5G浪潮中,應該立足網絡的價值挖掘,拓展行業需求,搶佔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