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英雄》上映,狂瀾全年國內全年票房的1/4,在全球取得了1.77億美元的佳績,這個成績至今沒有被國產電影打破。
然而這部影片的上映,成了張藝謀導演事業的重要轉折點,一改他此前專注文藝片的作品側重點,開始將事業的重心朝著商業大片的方向上挺進。影迷們卻不買賬,表示這是一部充滿噱頭的爛片,是一部有大明星、大製作、卻沒辦法讓人看懂的作品。這部電影是根據我國古代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改編的,這也被當時的影迷以隨意篡改歷史所詬病。一時間張藝謀從一個受人尊重的導演,變成了一個只向“錢”看的導演。
張藝謀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作為內地導演史上最具代表的導演之一,迄今為止是將電影的藝術性和流行性結合的最好的導演。他的作品不僅斬獲了很多電影節的大獎,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以及票房。但是即便是這樣張藝謀也有失手的時候,他也有幾部電影並不是很成功,如《英雄》之前的《幸福時光》引起的反響就平平。而《英雄》之後也是爛片不斷,有《三槍拍案驚奇》等,只是這些電影都不如《英雄》那麼轟動。而在這些討伐聲中,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年代背景。
在2000年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的電影市場相對封閉,除了內地的作品外,還有就是和香港的合拍片能在內地上映,那個階段國產的電影不用和好萊塢大片直接相對抗。但是在1994年之後好萊塢等世界級大片在國內解禁,國內的電影市場風雲驟變。國內的導演發現再一味的追求藝術價值,不追求商業上的成就,國內的廣大的電影市場就是在為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做嫁衣。而內地的電影市場當時還不成熟,很多基礎工業還不完善,要想迅速的組織力量去開拓商業市場,顯然不能一蹴而就。這個時候很多之前優秀的文藝片導演便開始轉戰商業片領域。
張藝謀就是在這個前提下對商業電影進行嘗試的,但是最初他也沒有很好的找到中國特色的商業電影之路,當時就連最具特色的功夫電影都已經變成了出口轉內銷,因為成龍和李連杰這兩位最具影響力的功夫巨星都先後到好萊塢發展。所以在這個傳統強項上也已經被釜底抽薪了。而武俠題材的電影當時也已經在香港發展的日漸成熟,內地如果僅僅是效仿香港的風格,很難拿出有特色的影片出來。
況且那個時候,臺灣有古龍,香港有金庸,而這兩位武俠大師小說的電影的版權也幾乎掌握在香港電影公司的手裡。特別是比較適合武俠題材的古龍的小說,在20世紀70年代就被邵氏的楚原導演一人承包了。所以張藝謀等內地導演都希望找尋適合本土的商業片類型,而這個時候好萊塢的大片在國內是大殺四方,詹姆斯卡梅隆一部《泰坦尼克號》更是將單片全球票房水平拉到了百億人民幣的級別。
這對當時已經初具規模的內地電影業而言,即是壓力也是動力。國內當時的電影工業和已經有百年曆史的好萊塢相比,無論是電影工業基礎,管理水平,創作工藝流程,電影拍攝技術,營銷手段,題材和故事的把握都是全面的落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民族電影事業的領軍人物,張藝謀不可能無所作為。所以拍攝振興民族電影工業大片的重任也自然落在了張藝謀的身上,而從《英雄》的故事結構來看,它吸取了當時香港電影的武俠風格,只不過張藝謀將原本武俠打鬥中的快,變成了慢,將打鬥更加的細節化,而在整個電影的大布局上,則模仿好萊塢的製片風格,讓影片更具史詩感。
而《英雄》最後不被認可的主要原因,還是它的故事性做的有所欠缺,故事的內涵追求的太大。當時的香港電影的作品更多的是拍攝一些市井情懷,如喜劇,情義。前面說到的《泰坦尼克號》也是以愛情核心,而《英雄》的電影主題直接放大到了比家國更大的一種人文情懷。讓這部名叫《英雄》的電影,觀眾看過之後,卻很難定義何為英雄,所以在情節的打磨上,邏輯性不夠明顯,主題不夠突出,造成觀眾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感覺電影的主創們有種故弄玄虛的感覺。張藝謀導演的這個毛病,一直到去年拍攝電影《影》的時候,也沒有很好的規避掉。
這就是商業電影過度追求藝術效果的弊病,商業電影本就是需要更大眾化,更模式化,才具有很好的可複製性,才能創作出更多喜聞樂見的作品。我們看好萊塢電影的時候,發現故事的套路都差不多,但是卻依然能夠一次次的被感動。所以張導當時還是有點用力過猛,其實這也不是張藝謀自己的問題,很多大導演都面臨這個問題。藝術性高的電影不賣座,賣座的電影自己都看不上眼拍,而電影公司又希望藉助這些大牌導演的知名度進行商業運作。
扯遠了,繼續言歸正傳。作為中國風大片的開山之作,《英雄》各方面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它雖然沒有成為像《紅高粱》、《霸王別姬》這樣經典的作品,但是依然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寫下了濃厚的一筆。這部電影開創了中國風大片這種類型,《英雄》上映之後,很多跟風作品蜂擁而至,而且中國風大片作為國產大片也成功的為國產電影守住了部分電影市場。讓國產電影在好萊塢大片的衝擊下不至於潰敗。而且隨著內地電影業的發展,很多的香港電影人已經拋棄了好萊塢,選擇到內地擴展市場,這也是一種進步。
張藝謀導演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多不可否定的貢獻。17年後再回看《英雄》,當年的影迷真的有點錯怪張導了。
閱讀更多 周遊世界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