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大將(大正篇)


瓜生外吉,出身加賀藩支藩大聖寺藩。1912年大正元年10月16日晉級,日俄戰爭時的第4戰隊司令,指揮了仁川海戰。

齋藤實,出身仙台藩。1912年大正元年10月16日晉級,第30任首相,因為主張遵守華盛頓海軍條約,被激進派認為是保守勢力,在二·二六事件中被殺害。

三須宗太郎,出身彥根藩。1913年大正2年9月25日晉級,甲午戰爭中和日俄戰爭前主管海軍人事。

加藤友三郎(1861年4月1日 - 1923年8月24日),廣島縣人。1915年大正4年8月28日晉級,第21任首相,日俄戰爭日本海海戰時,加藤任聯合艦隊參謀長,是艦隊第二號人物,同時也是繼山本權兵衛之後建設海軍的重要人物之一。

島村速雄,高知縣人。1915年大正4年8月28日晉級,被稱為優秀的參謀長。如果說在組織上,日本的“海軍之父”是山本權兵衛的話,那麼在用兵戰略戰術上,島村速雄可以說是日本的“海軍之父”。

吉松茂太郎,高知縣人。1916年大正5年12月1日晉級,大正時期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同期晉升藤井較一,岡山人。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日本皇族,伏見宮邦家親王第17子,明治天皇養子。1918年大正7年7月2日晉級。

八代六郎,愛知縣人。1918年大正7年7月2日晉級,日俄戰爭時期任“淺間號”軍艦艦長,在攻擊朝鮮仁川港戰役中大敗俄軍,從而蜚聲國內。1914年任大隈內閣海軍大臣,整頓因西門子事件名聲掃地的海軍。

村上格一,佐賀縣人。1918年大正7年7月2日晉級,清浦內閣海軍大臣。*同期晉升尚有加藤定吉,東京都人;名和又八郎,福井縣人;山下源太郎。

有馬良橘,和歌山縣人。1919年大正8年11月25日晉級,日俄戰爭的時候,作為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的第一心腹,提出旅順港閉塞作戰案,並在三次作戰中兩次親自參加,戰後成為倖存的勇士受到後輩的敬仰。

山屋他人,巖手縣人。1919年大正8年11月25日晉級,甲午戰後進入海軍大學當教官,作為一名具有創造性的戰術家而富有盛名,U字形大轉彎便是他最先發明的。

財部彪,宮崎縣人,因娶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的長女,而被稱為“財部親王”。1919年大正8年11月25日晉級,昭和5年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作為日本全權代表締結《倫敦海軍條約》,引發“統帥權干犯問題”,點燃“昭和海軍大分裂”的導火索,為條約派主帥。

野間口兼雄,鹿兒島縣人。1920年大正9年8月16日晉級,性格謹慎,為經濟人才。*同期晉升尚有黑井悌次郎,山形縣人;櫪內曾次郎,巖手縣人。

伏見宮博恭王,日本皇族、伏見宮貞愛親王長子,祖先是崇光天皇之子榮仁親王。1922年大正11年12月1日晉級,和東鄉平八郎並列為艦隊派的總後臺。出任海軍軍令部長期間,撕毀倫敦海軍條約,逼迫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將作戰指揮權從海軍省轉移給軍令部,並解除大批條約派的海軍將領,推動日德海軍合作,逼迫海軍同意對美開戰。

鈴木貫太郎,千葉縣人。1923年大正12年8月3日晉級,第42任首相,作為和平派的軍人,壓制強硬派結束戰爭而獲得好評。

竹下勇,本名竹下勇次郎,鹿兒島縣出身。1923年大正12年8月3日晉級,是對華積極干涉政策的推動者。*同期晉升,小慄孝三郎,石川縣出身。

岡田啟介,福井縣出身。1924年大正13年6月11日晉級,第31任首相,1936年2月26日在二·二六事件中因兵變而倒臺,從此開始了日本軍部統治一切的歷史。

井出謙治,靜岡縣出身。1924年大正13年6月11日晉級,1899年私費留學美國,是第一個對潛水艇感興趣的日本軍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