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说:麦茶德是个好名字,麦甲茶就是个卖假茶的?

逛街在路上时,总是被别人比较逗的品牌名称吸引住。

比如“泰芒”(太忙)、“麦茶德”(卖茶的)等等

今天又被一个比较逗的品牌名称吸引住,不过这似乎是个悲剧


慧说:麦茶德是个好名字,麦甲茶就是个卖假茶的?


“麦甲茶”=“卖假茶”?

这是一个略带悲伤的故事,一个谐音判死一个商标。因为“麦甲茶”与“卖假茶”谐音相同,容易误导消费者, 所以驳回。

听来多少觉得有些可笑。

先略微揣测一下申请人的心理。

应该没有哪个卖家想告诉消费者:“我是卖假货的,快来买啊?”

为什么用麦甲?可能是这个卖家和这两个字有渊源,也可能是很单纯的出发点,因为麦冲、西甲、东甲村的茶叶很有名,自己也是做茶叶的,结合几个名村的名字进行注册,这个是再常见不过的逻辑了。

然鹅,却被谐音耽误了。

好奇的慧美通过商标网查询了“麦甲”相关商标的注册情况,发现卖假的还挺多:

有卖假农药的(第5类“麦甲”);

卖假预包装食品的(第29类“麦甲鱼”);

卖假餐饮的(第43类“麦甲鱼”)。。。

其他几个卖假的(麦甲的)都没有被驳回,顺利核准通过。只有上述商标被解读为“卖假”的谐音,容易误导消费者。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幸总是各有不同”吧?

遇到这种事,申请人最先发出的疑问总是:别人怎么通过了?为什么驳回我的?

是啊,为什么呢?真是因为你的“麦甲”太像“卖假”吗?

本美给不了太官方的解释,但是业内公认的解释可以说一说。

都知道近两三年国家的商标申请量剧增。现在已经日均2万多。

在申请量剧增的同时,国家为了响应群众的需求,一直在不断的加快审查进度,尽量做到最快审查。

申请量增加、审查进度又加快,怎么做到的?

不断招审查员。

一个资深的审查员自然是熟知各种审查标准,尺度拿捏也很到位。新审查员呢???

结果就是上面看到的样子。

申请人一边在感叹名字不好起了、一边又要感叹好不容易起个好名字又被杂七杂八的原因被驳回。伤一次心,又扎一刀,凉凉。

吐槽终究不解决事情。

再次建议各位想注册品牌的申请人

命名多下功夫,但注册毕竟是个周期长、风险高的事

如果怕受伤害,可以考虑花钱买安心,购买别人已经注册好的品牌。当然,如昨天文章所说,如果你不是专业的业内人士,买卖商标建议通过代理公司

——慧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