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逆差扩大,难道“广场协议”要故伎重演?

贸易逆差,简单解释就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情况。一般可表示为一个经济体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存在经济的影响。

对于美国贸易逆差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水平,达到6100亿美元。对比2015奶奶美国贸易逆差5020亿水平,足足增加了1000亿美元。

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人说是老特白忙活了,这两年一直想改变的事情却原来越恶化,还不如不改变。

从市场的角度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贸易体,存在贸易逆差,并不少见,很多年份上都出现过巨额的贸易逆差。

甚至,在1985年时为了更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局面,以及更好的解决美国财政赤字的剧增,没有找来了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签订了“广场协议”,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有序的贬值,促进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销售,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以及财政赤字问题。

2018年美国贸易逆差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水平,再一次被广泛关注。

美国贸易逆差扩大,难道“广场协议”要故伎重演?

就美国贸易逆差而言,个人是这样看待的?

1、美国虽然有着巨额的贸易逆差,但不代表美国不赚钱。

单一看待美国贸易逆差,只能说明现在美国向世界出售的商品总额小于进口总额,并且逆差扩大。但是,没有具体说明美国是不是赚钱的。

很难理解?

比如,在美国的一件产品,成本是100美元,但是销往世界则为500美元。但是,其他经济体向美出售的商品呢?成本是100美元,大师销售的价格却之后105美元。

虽然从总额度上看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至6100亿美元。但是,美国会是亏钱的?并不一定。

美国商品的毛利率、净利率更高,不一定亏钱。

比如出口10000亿美元的商品,成本是2000亿美元,赚了8000亿美元。但是进口了16000亿商品,而其他经济体可能仅仅只赚到了800亿美元。实则美国还是赚钱的。

所以,看待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不能单一的从数字上看待。

2、美国处于复苏阶段的经济临近尾声,世界各经济体出现复苏的局面正在出现。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且席卷全球,导致世界性金融危机。

但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元作为世界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且计价石油。通过几轮的“印钞机”,很快就脱离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便触底反弹,并且开启了十年长牛的壮举。那哪是次贷危机,明明就是一次“回调”。但是,将世界经济却带入了深渊,自己通过美元的优势,拍拍屁股,继续发展。

所以,从经济的层面看,2011年时美国就早早的进入到了经济复苏阶段。但是世界2011年时还在“挣扎”,甚至2010年时欧洲还爆发了欧债危机。

自2015年以后,世界通过低利率水平以及各项QE印钞票,刺激的经济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经济层面上也开始出现了复苏。

美国早早的进入到了复苏阶段,而世界其他经济体才刚刚进入到复苏阶段,也就有着将商品更好占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经济继续增长,促进出口贸易。

在其他经济体的需求下,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升值,降低了商品价格优势。所以,消化着更多的来自于世界的商品,贸易逆差的额度也就在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