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南京銀行受挫後 中國太平擬收購上海農商行4.78%股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3月15日,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太平”)發佈公告稱,其非全資附屬公司太平人壽擬收購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商業銀行4.78%股權,收購金額約為人民幣28.6億元。

公告開頭“隱晦”的提及這是一家在2005年8月23日註冊成立的商業銀行,總部位於上海,資產規模逾8000億元人民幣,共有網點近400家。在2018年,標普評級公司長期主體信用評級為“BBB”,短期主體信用評級為“A-2”,展望“穩定”。最終,該份公告信息結合公開資料,此次太平人壽收購股權的標的商業銀行即是籌備上市計劃已久的“上海農商行”。

那麼,根據這次中國太平的收購價格,大概可粗略計算出上海農商行在上市臨近階段的估值已接近600億元。時間拉回至2017年9月時,寶鋼股份入股上海農商行10%股權,收購對價為45.95億元,相對估值約450億。按此計算,僅在一年半之後,上海農商行估值約提升150億至600億元。

衝刺IPO“勢在必行”

謀求上市應該是上海農商行自帶的話題光環,且目前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據該行在2016年制定的2017-2019年發展規劃中,“將獨立上市作為中期目標”,將2018年設定為“實質性啟動上市的關鍵一年”。

2018年9月,上海農商行在官網發佈的股份確權登記公告,對該行股東所持本行股份進行登記確權,確認公告中同時附有的承諾函,要求股東對上市後作出鎖定期的承諾,根據股東類型不同,上市後股份鎖定期在1–3年不等。其備受關注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標公示中,也明確了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三家擔任A股IPO項目保薦機構。

此次公告寫明,太平擬收購金額28.6億元“拿下”4.78%股權的代價是經定約方按公平原則磋商後釐定,“主要參考於長三角地區同類型商業銀行的市值及評估機構對標的股份做出市值評估,同時考慮到上海農商行的潛在價值。”

根據上海農商行發佈的2019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數據,截至2018年11月28日,該行總股本80億股,其中法人股東220戶,持股佔比84.25%,由上海國資控股。前五大股東皆為國有法人股,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10%;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位列第四大股東;隨後是持股6.02%的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7日早間,據上海市委組織部發布的任職前公示,上海農商行行長由原任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建忠擔任。整體來看,上海農商行上市之路“勢在必行”。

記者採訪上海農商行相關人士,對方表明:“IPO 按照流程行進,目前暫未有最新 IPO 進展可披露。”

上海農商行2018年四季度報告,該行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0.53億元,同比增長6.32%;淨利潤74.83億元,同比增長10.55%。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該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7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5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57%,滿足監管要求。

謀求銀行股權意在何?

據記者梳理,根據3月15日簽訂協議,現第六大股東持股5.73%的深圳市聯想科技園有限公司同意出售持有的4.149億股數,相當於定增完成後股份總數的4.78%。

根據協議的支付條款之一是上海農商行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選舉太平人壽提名的人員擔任標的公司董事的議案獲得通過,以及董事任職資格提交監管申請核准。

顯然易見的是,若此次收購交易順利完成,太平人壽將進入上海農商行前十大股東席位。

事實上,中國太平參股銀行的想法由來已久。2018年中下旬,南京銀行披露的預計規模為140億元的定增方案被否讓該行“一頭霧水”。值得注意的是,太平人壽就在五位發行對象之中,本擬現金認購南京銀行不超過4.58億股股份。其他包括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此後,南京銀行定增相關話題再未被提及。

現下,對於入股上海農商行交易的原因與裨益,中國太平表示:“太平人壽收購的上海農商行股權後,有權提名1名標的公司董事。收購事項及有關的提名權將有利於太平人壽整體資產組成、投資組合多元化、資產負債匹配及風險回報配置。本次收購可以加強太平人壽與上海農商行的合作,有助於太平人壽進一步深耕上海地區。”可見,入股銀行的計劃對太平而言是對長期發展和投資收益的思考。

2018年中國太平總保費超1600億元。2018年全年,附屬太平人壽的保費收入為人民幣1236.2億元,同比增加8.5%。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