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歷史是唯一研究過去的依據,研讀歷史,可以使人更加理智的去看待問題,去了解一個人、一件事。而我們所知道的歷史就是正確的嗎?歷史要的不是盲目的信任,歷史需要勇敢的質疑。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中華歷史數千年,在無數的戰火硝煙中不斷髮展蛻變,有如強漢盛唐般的繁榮昌盛,也有南北十六朝、五代十國般不堪回首的黑歷史。

在我國曆史上自漢朝以來,就有胡人不斷向中原遷徙,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西晉首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朝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再加上當時晉朝統治者對於統治區胡人的剝削。胡人趁機起兵,侵擾中原,於是中原大亂,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五胡亂華”時期簡直是漢人的噩夢,漢人在數十年間人口銳減,西晉初期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戶口調查全國約18,850,000人,後趙滅亡時(351年)華北地區漢族不到300萬人。五胡中的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可謂喪心病狂,華北地區的漢人基本被屠戮殆盡。公元350年,冉閔殺盡後趙石氏並稱帝,建立冉魏政權,開始了漢人的反攻。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冉閔稱帝后,頒佈了一道詔令,史稱“殺胡令”,此令曰“凡趙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者,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俱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殺盡鄴城胡人,史稱“鄴城大屠殺”。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關於冉閔的“殺胡令”現在爭論不休,為何會如此呢,原來在冉閔下令屠殺胡人之後,雖然北方的胡人基本都難逃一死,但是據說所殺之人中十之五六是高鼻樑大鬍鬚的漢人,這就有待深思了。冉閔當時不會不知道這種情況,但是為何沒有制止呢?後世記載冉閔殺胡令是為了保護漢族人,但是這樣真的是保護嗎?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冉閔原為後趙武帝石虎養孫,毫無疑問冉閔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軍事政治人物,他最關注的是自己的政治命運,所以冉閔父子都為石氏頗建功勳,但是冉閔也有毒辣的政治眼光,比如說冉閔與羯族貴族之間的權力鬥爭,在飽受羯人壓迫的漢族民眾看來,這就是“我們漢人在與羯人鬥爭”,於是紛紛擁護冉閔。而冉閔在奪權之後,殺盡胡人,看起來是在挽救民族於水深火熱,實則從他的不分漢胡亂殺這一點來看,還是統治者的爭權奪利,為了江山、地位而發動戰爭,屠殺百姓,而“殺胡令”只不過是冉閔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而已。這才導致了冉閔所建立的冉魏政權不能長久,短短兩年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殺胡令”,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紙詔令拯救中華民族?這才是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