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12个月中广核核电业务现金流不断增长,将支撑其信用状况

预计未来12个月中广核核电业务现金流不断增长,将支撑其信用状况

2019年3月15日,标普全球评级表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A-/稳定/--)唯一核电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电力,无评级)发布的2018年经审计业绩,印证了标普认为中广核核电项目正在产生强劲现金流的观点。这些现金流可以抵消持续高额资本支出背景下债务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中广核的信用状况。

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利用率高、电价稳定,标普预计未来12个月其核电业务现金流将不断增长。该公司2017年到2018年投运3个机组,2019年年内计划再投运2个机组。如果不安排大修,那么这些新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将与老机组相当。

由于大修安排的影响,中广核机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2019年该公司安排换料大修17次,相比之下2018年完成换料大修14次。但考虑到监管环境有利且用电需求增长仍然强劲,标普预计总利用小时数超过7000小时没有问题。依托稳定的电价、较低的燃料成本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持续成本优势,2019年中广核核电业务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有望达到标普估计的大约31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20%左右。核电业务仍将是中广核利润的主要来源,将占其EBITDA的六成左右。

2018年中广核核电业务收入增长11%,EBITDA增长14%。标普将此强劲的财务业绩归因于防城港1号和2号机组在换料大修之后恢复正常运营,以及阳江1号在2018年下半年投入运营。2018年该公司核电发电总量当中的市场化交易份额约为20%到25%,较2017年的15%左右扩大。其中广东省内20%的电量以“优价满发”的形式销售。虽然市场化交易价格通常低于目录价格,但其份额的上升并未显著影响中广核2018年的整体盈利水平。

但是,标普预计中广核财务状况将受制于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和可能发生的并购交易。据标普估算,2018年到2020年该公司的资本支出与投资将处于每年400亿元到500亿元的范围。该公司拥有在建机组6个,其中红沿河5号和红沿河6号通过联营公司持有。标普的预测包含了近期获批的惠州1号和惠州2号。此外,标普预计中广核还将大规模进军境内外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可能还将持续五年,从而使中广核的杠杆率居高不下。标普预计2019年到2020年中广核经营性资金流(FFO)对债务比率将在6.3%到7.5%之间,远低于触发评级上调的分界值(13%)。

相关研究

  •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Dec. 27,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