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培訓面對基層不是會計的會計不願學怎麼辦?

政府會計制度培訓面對基層不是會計的會計不願學怎麼辦?

年終事多,更新不及時,過去文章追求數量忽視了質量,現在要往質量型方向轉變,請見諒。

話說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進入進行時,元旦已經過了,工作應該全面落實,但是基層工作之複雜超出你的想象,此文是真事經歷,為各位小夥伴前車之鑑,避免簽單掉坑。

中原某地是中國九朝古都之一,文化積澱世界有名,下屬縣區之多省內排名靠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落地搞的風生水起,一派繁忙景象,正值年底建賬新舊銜接的關鍵時段,本人有幸參與了這場歷史性變革中的某一環節,正是有參與才有瞭解,對於基層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落實其中一些問題和參與同仁的業務模式有一些淺表的探討,期待各位同仁給與指導。

日前,受小夥伴的邀請來到此地參加下屬某縣教育系統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培訓會,屬於已經達成購買意向的前期準備工作,按照一般工作流程,需要對政府會計制度進行一個綜合培訓,然後對軟件應用落地展開操作實際演練。我負責的是政府會計制度培訓,安排時間一共兩天半的培訓,本計劃制度培訓一天半到兩天視情況而定。來之前已經瞭解了,該教育系統的人未參加過完整的政府會計制度學習。

第一天召開第一場政府會計制度吹風會,搞項目啟動動員,講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意義和重要性,要讓所有人重視起來,有一個好的態度和狀態完成這兩天的培訓組織工作,期望達到一個能回去自主做賬的效果。至少得有點獲得感。

第二場間歇時,主辦方告訴我,大家要求理論結合實踐,一場理論一場軟件實操,徵詢我的意見,我說好啊,沒問題,大家的要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啊。軟件操作第二場進行,小夥伴們都知道,一個簡單的總賬報表操作實際沒有多少內容,一小時足夠,上午場應該是可以完成,提前培訓軟件操作的壞處是不瞭解理論情況下恐怕軟件界面上的內容難以理解,也沒法知道那些操作的作用是啥,但是培訓了之後帶著問題再搞理論培訓這個效果也許會更好。

中午休息時候,主辦方負責人來到房間找我詳談,說教育局培訓組織這些人的時候大多不願意來,所以強制遠距離搞到市裡來是擔心他們半路跑掉,但是強扭的瓜不甜,人家人來了心沒來,來的人一大部分就沒打算學會會計制度,只是希望能搞一個軟件操作說明,憑證對應的模板針對他們的業務就可以。我說那還培訓個啥啊,直接做個模板給他不就行了,這就是我說的學習方法中的簡單粗暴直接背會計分錄就行。但是現在面對的是新舊銜接可不是背個分錄就行的,出賬簿和報表也不是背分錄就可以搞定的,新業務場景如何解決也不是背個分錄就可以的。主辦方說現在這個情況他懂,但是就得這麼幹,人家的要求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我說這個臣妾做不到啊?要麼完整的制度培訓,要麼就中斷不再進行了。分錄直接給就行了,人家要啥給啥就行麼。最後達成的意向是,大家希望下午接著講軟件操作,就重點再講操作,剩餘時間再抽空搞制度培訓。

下午第一場仍然是重複上午得操作培訓,因為內容少啊,沒一會兒結束了,我就接著上午得安排開始制度的重點內容介紹會計準則的學習方法和應用重點,時間安排約50分鐘。但是意外的是,講不到40分鐘的時候,主辦方突然告訴我,要求儘早結束這場培訓,說是教育局領導說了,大家還願意聽實際操作培訓不願意學理論。所以約40分鐘時間就大體也算講完整準則,草草收場結束。

一天培訓結束了,晚上召開總結吹風會,這時候主辦方才告訴我,基層單位的所謂會計根本就不是學會計出身,也就是不懂會計,講理論一點沒用,根本學不會,或者說人家根本不想學理論,他們認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就是買個財務軟件學會操作就行,不聽也不願意聽那一套制度講解。認為只要有憑證模板照做就可以,不願意多學那麼一點點。甚至要求軟件公司將所有建賬初始化工作替他們做了,他們只需要做憑證即可,我一聽,我的個神啊,理想很豐滿現實真的很骨感。來之前認為既然是教育系統培訓,應該比別的系統更好搞,更容易接受培訓,更應該有效果。但是事實情況正好是相反的。這個是始料未及的。面對此種情況我也只能自我反思,是不是講解內容過去針對的和現在針對的不是一樣的情況不對路呢?不要抱怨別人先反思自己是我們的一貫原則和做法。回放錄音錄屏反覆分析,目前我找不到有那點有明顯的問題,或許自己問題自己不容易看到,需要小夥伴們幫忙給分析下這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這次事件基本可以定性為教學事故。上場講課N多次了,第一次出現被半路叫停不被歡迎的情況,這個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不要說人家不願意聽,也不要說人家不尊師重道,先自我分析下再說。

原計劃兩天的培訓就此結束了,制度沒講,新舊銜接沒講,會計實務操作更沒有輪到。反正小夥伴的軟件操作培訓佔據了主導地位,我不知道大夥是否遇到此類情況。這樣搞下去那個賬能做好麼?

現在我們的政府會計制度培訓分學習動員、改革歷程和意義、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會計實務、新舊銜接、舉例強化等幾個環節的環環相扣然後才是財務軟件的上機實操。就像我們上學必須小學、初中、高中一步步的上一樣,沒有制度學習就不知道賬如何去做,就不知道具體工作的展開如何去搞。可基層單位要的是我們替他們去做工作,而不是教他們去做工作,我們提供的只是教他們如何去做工作而不是替他們去做工作。建議小夥伴們每簽單都要想清楚,這個項目具體該怎麼做?

我們認為,財務軟件服務只需要做好四好就夠了,其他的專業的人要來做專業的是,四好是指安裝好、註冊好、培訓好、維護好。其中的培訓好是指軟件使用操作培訓,並不包含會計培訓,要是軟件培訓啥都能搞還要會計專業學院幹嘛呢?

現在市場環境很複雜,大多數政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單子都是關係戶拿了,真正能幹活的人沒有政府關係資源很難拿到單子,這就是現實,我們就屬於那種無背景無資源的人,空有一腔報銷祖國的熱情,卻被現實無情的打了臉。各位小夥伴們你覺得這個事到底是我們有錯呢還是我們的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