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增:天虹三步战略赋能传统业务智慧转型

核心提示:在传统零售企业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老牌零售企业天虹反而逆势上扬。根据其刚披露的业绩报告,2018年天虹实现营收191.38亿元,同比增长3.25%,发展势头正盛。天虹足以对抗电商的尚方宝剑是什么?

营收利润双增:天虹三步战略赋能传统业务智慧转型

天虹三步战略赋能传统业务智慧转型

在市场普遍唱衰“百货业”的当下,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虹”)用智慧赋能百货业成功转型,实施三步战略紧扣市场脉搏,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天虹3月14日披露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38亿元,同比增长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25.92%。其中零售业务营业收入179.78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3.94%,同比增长3.79%。

可见,零售业务是天虹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收益来源。与零售增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虹的地产业务虽有5.52亿元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却降低了25.56%。若剔除地产业务影响,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58%。

拥抱新风向

天虹起家于深圳,前身为深圳天虹商场,主要以百货业态为主,经过35年的发展,这家步入中年的企业已成为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连锁百货企业,这从其业绩报告中也能略知一二。

2018年,天虹在华南地区的零售营业收入为115.1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0.18%,是天虹零售的大本营,其他地区所占收益相对少,这也与落地各区域的门店数量挂钩。东南地区虽营收了14.59亿元,同比却下降了4.65%。这其中不免存在一个底层逻辑,对于土生土长的华南地区,天虹更加懂得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在其他地区,面对亲民的本土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孕育出零售巨头永辉的福建,似乎天生带有零售基因,天虹的发展不免有些乏力。

在零售类收入构成中,服装类业务收入64.28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33.59%,同比增长2.5%。紧随其后的是食品类营业收入50.80亿元,在营业总收入中占26.55%,同比增长8.99%。以服装为主的百货业态一直是天虹的核心业务,虽然食品类营收占比次于服装类,却在增速上高于服装类。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餐饮娱乐类的增速高达25.7%。

这正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契合,受益于时代发展与收入提高,消费者现在正生活得越来越“精致”,高品质生活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诉求,大家在食品上的消费力度日渐增大。90后等网生代年轻群体消费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购物、餐饮、娱乐成为他们消费的主要场景。

灵敏感应到了外部消费环境变化的天虹,在传统百货店遇冷的情况下,果断决定转型,主动拥抱新风向。从2016年起,天虹开始对旗下的百货店进行整改,从零售逻辑上打破以“商品群”为导向的思维,建立以顾客生活需求为导向的“生活区块场景”,力推体验式消费。2017年位于深圳深南的天虹百货店成功转型为“天虹Discovery”,按照生活场景重构卖场,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随后又推出“YES街!”、亲子主题街区“KidsRepublic英伦小镇”、新沙购物中心““畅享欢乐时光的生活中心”等主题区域。报告显示,线下“体验式”改造,使天虹购物中心在报告期内可比店营业收入增长5.55%,利润总额增长64.41%。

这只是天虹转型路上的其中一子,与“线上数字化”、“供应链优化”共同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天虹打造“线上数字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是”虹领巾“,承载着天虹线下门店送货到家的业务,主要包括购物平台、营销中心、会员联盟、本地生活四大核心功能,有效延伸了实体店对消费者的覆盖范围,并于2018年持续优化。此外,还与腾讯进行高度合作,不仅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门店,还上线了手机快速买单小程序、智慧停车小程序、百货数字化企业微信&小程序导购、人脸识别自助收银等,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打通。

智慧零售崛起

借助微信这一巨大流量平台,天虹为线下门店引流的数据非常可观。截至2018年底,天虹整体会员人数达1800万;天虹数字化会员人数达1,644万,其中天虹APP会员人数达840万,微信粉丝645万,微信小程序会员159万。逾亿人次通过天虹APP 交互获取信息或消费。全年 GMV 17.96 亿元,同比增长 32%。截至报告期末,天虹到家上线门店累计达66家,天虹到家销售同比增长118%。全国门店均已支持手机自助买单并铺设了自助收银机。超市自助买单销售占超市销售达35%;全年数字化专柜合作数量达571个。

供应链一直被称为零售企业的”护城河“,也是天虹转型路上的核心。天虹在全球5大洲有5个大的集散地采购商品,已搭建东南亚、韩国、欧洲、美洲、澳洲五大区域的全球直采网络。

2018年天虹大力推进品类管理,进一步深耕国内外直采、自有品牌、服务性商品等战略核心商品。国际直采方面,积极拓展海外合作厂家,销售额增长61%;生鲜直采方面,生鲜基地59个,销售增长3.2%;自有品牌方面销售增长102%;针对城市白领对便利、健康、快速的需求大力发展2R(Ready to Cook& Ready to Eat)商品及加工切配服务,2R商品销售额增长39%。 截至2018年12月底,已与42家全国供应商签订协议。

此外,在物流链上,天虹支出1.09亿元进行仓储物流中心搭建。截至2018年12月,公司在深圳、东莞、南昌、长沙和厦门共有9个自营物流仓库,其中常温仓6个,仓储面积约8.26万平方米,低温仓3个,仓储面积约0.41万平方米,其中5.2万平方米为自有物业。所有物流作业均为无纸化及可视化作业,作业方式机械化为主自动化为辅;物流中心运输配送均为外租运力。

凭借三步战略,天虹确立了由超市、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电商、金融六大业务板块组成的全渠道、多业态战略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天虹在扭亏减亏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其中深圳新沙天虹购物中心、苏州相城天虹购物中心、深圳东环天虹、成都高新天虹、苏州石路CCmall等门店实现扭亏,亏损店数、亏损额占盈利店利润比例连续3年下降;次新店利润总额同比增加,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来源;新店开店效果不断提升。

嗅觉灵敏的天虹,在4年前就开始为天虹的数字化转型铺路,虽然旗下有多重业态,但依然在4年的精耕细作与低调沉淀中,将巨轮的航向扭转了过来。被称为”智慧零售界标杆“的天虹赞歌不断,并不是因为比别人先意识到了数字化的趋势,而是把数字化的工具运用到了极致,使这一血液与旗下的业态完美融合在一起。来源:超市周刊 作者 王跃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