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聽說過假藥,假貨,還從來沒聽說過假軟件。其實道理都一樣,都是打著解決某種問題的旗號,結果根本沒用,有的甚至還起反作用。

這就有點坑人了。

比如,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企業軟件,OA、CRM等各種各樣,家家都嚷著能有效為企業解決各種需求,但企業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誰都沒有搞徹底,甚至就連企業自己也沒搞清楚。反過來說,連需求都沒搞清楚,你又怎麼能說它能解決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企業辦公軟件都停留在把紙質辦公變成移動辦公,僅此而已。但企業真正的需求決不止這些。

企業對軟件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呢?

一是企業想通過軟件實現的業務;

二是軟件能對企業未來發展帶來或幫助什麼?

第一個往往是企業自己發掘的需求,而第二個往往是軟件公司與企業溝通後發掘來的。

而現狀卻是軟件開發公司忙著去敲企業需求的那些代碼,而無暇去與企業溝通發掘其真正的需求。


什麼是“假”軟件?

這些開發出來,既沒解決企業問題,反而使企業用起來更麻煩、更繁瑣的軟件就是假軟件。

那麼,這樣的軟件就是“假”軟件!

而有多少企業都在用這種“假”軟件呢?

“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湖北的黃先生,之前接了一個生產企業的軟件項目,於是團隊開始忙於開發系統,用了很長時間,系統做出來了,但企業卻十分不滿意。

因為

第一,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

第二,企業臨時需求有變動,而黃先生反覆調整後打亂了原有業務流程,導致用起來很不方便。

按上面的話說,這樣的軟件就是“假”軟件。

但黃先生也很無奈,明明自己花費了成本和時間,卻換來這樣的結果;企業也很無奈,本來開發個軟件是為了提高企業效率的,結果用這個軟件反倒成了最大的難題。


如何能防止開發出“假”軟件呢?

一定要熟悉業務需求。因為企業軟件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業務。

脫離了業務的軟件就是假軟件。

需求一直都在,只是企業和軟件公司沒有好好去發掘。就像互聯網以人為核心一樣,軟件業要從以技術為核心轉變為以業務為核心,這也是軟件業的一次重大轉型。

開發平臺多如牛毛,但真正以業務邏輯搭建的實用平臺並不多,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JEPLUS這個平臺,體會一下什麼是業務邏輯平臺。

“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下面是JEPLUS開發的一些案例

“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企業OA系統

“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設備管理系統

“假”軟件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作業許可系統

坐等被會社淘汰,不如馬上學習新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