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家長叫鐘點工去學校搞衛生當笑話

年後要找個鐘點工,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往年這個時候,保潔阿姨陸續回來上班了,今年卻更難約了。記者發現,快開學了,原來一大撥鐘點工都被家長叫到學校裡去了!(2月20日“都市快報”微信公號)

新學期開始,杭州有家長花錢請鐘點工去學校搞衛生,聽起來像一個笑話。這件事好笑就好笑在班級的打掃和佈置,本來就不是家長的事,更與家政人員無關,卻被一些班主任推給了家長志願者,家長志願者又“轉包”給家政人員,還美其名曰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筆者以為,公眾不能家長叫鐘點工去學校搞衛生當笑話,因為這一做法無論對教師、對家長還是對學生都不是一件好事:

從教師角度看,做教師的沒有人不知道打掃教室衛生是每一個學生對班集體應盡的義務,教師把這一本來該讓學生完成的任務推給家長志願者,表面上看是因為家長畢竟是大人,有豐富的打掃衛生的經驗,家長搞教室衛生,效果肯定比孩子七手八腳弄的好,實際上這一做法裡面有著教師追名逐利的個人算計,因為新學期上課之前,學校會組織有關領導檢查各教室衛生和環境佈置,並進行評比,該評比結果會與班主任工作及教師績效考核掛鉤,也就是說,班級衛生搞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在這種語境下,少數班主任為了自己班級在全校評比中奪得高分,採取“中場換人”的辦法,與那些靠學生自己打掃衛生的班級進行不公平競爭,實在有損教師自身的師德形象。

從家長角度看,沒有一個家長心甘情願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學校打掃衛生。報道中一個細節不容忽視:“前兩天,杭州一位學生家長看到班級群裡發佈了一則最新通知,新學期的班級打掃和佈置開始了,老師徵集家長志願者,過了很久,群裡沒有反應。”不難看出,班主任一呼,家長沒有百應,說明家長內心對班主任的這一做法是有牴觸情緒的,可是為什麼沒有家長大膽地說“不”呢?這是因為家長考慮到孩子在班主任手上,為了自家孩子不受歧視,家長自然也不會輕易得罪班主任,這說明無論是家長自己去打掃還是請家政人員去打掃,其中都有家長無可奈何的因素,說白了,家長這麼做,是被班主任脅迫的。

從學生角度看,打掃教室衛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儘管學期開學教室的衛生確實難搞,但學生在學校的任務不僅僅是學習語數外等課程,還應該參加適當的勞動鍛鍊,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包含了家庭勞動、班級勞動、公益勞動和實踐基地的農事勞動體驗等。也許有人會說,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除了寫作業,什麼家務活都不會做,笤帚從來不碰,油瓶倒下來也不知道扶,讓他們去搞教室衛生肯定搞不好。但筆者以為,這恰恰說明現在的學生缺少勞動鍛鍊,學生越不會做,越要學著做,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參加勞動鍛鍊,手把手地教他們,使之從小養成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習慣。

班主任讓家長搞衛生,家長請家政人員去代勞,從一個側面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錯誤思想還有很大的市場。家長叫家政人員去學校搞衛生,浪費鈔票不說,還讓孩子們失去了許多勞動實踐的機會,這無論是對教師、對家長還是對學生,都是得不償失的事。

(作者系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揚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