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PayPal在很多层面对硅谷有着很大的影响,除了“PayPal黑帮”以外,PayPal在创业的方法论上也给了后人很多的启示,比如我们要介绍的 “增长黑客” 技术。

“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可以说是一种方法或者理念的概括。指的是利用一些非常规的、低成本的手段来迅速获取客户,这种手段有时候是技术层面的、有时候是运营层面的。发展到现在,“增长黑客”还变成了一种职位。在如今的硅谷以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职位配置。

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的核心,是要出奇制胜,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天,增长黑客的理论也是越来越成熟,这一切都源自于PayPal当年对这个概念的发扬光大。

1、 PayPal妙招

PayPal当时都做了哪些和“增长黑客”有关的事情呢?有三个非常经典的小动作。

第一个是在PayPal最早期的时候。 那时候找客户的传统方法都是在电视、报纸、广播上做广告,成本非常高。而且对网络支付这种新兴事物来说效果也不好。于是PayPal的员工利用了电子邮件这个工具——

当时他们每个员工都给自己的好友,以及能找到的各种邮箱发邮件,上面写:“你的PayPal账户里有1美金,只要登录就可以领取。”于是PayPal就通过这个方法,获取了最早的第一批用户。

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这个方法很妙的地方在于两点:

首先,我们不要忘记了时代。在1998年的时候,电子邮件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举个例子,当时最火的邮箱Hotmail不过是1995年推出的;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的Foxmail,是1997年年初成立的;而大家熟悉的谷歌邮箱Gmail直到2004年才推出。

所以,在当时开始使用Email的人,也是人群里比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所以这些人对网络支付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另外,这个方法也利用了一些人的本性。因为很少有人能拒绝蝇头小利,所以这种“你的账户里有1美金”的广告词是非常有用的。

你还记得当年微信红包对微信支付的推动作用么?当时是2014年的春节前,微信突然推出了红包这个产品,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虽然大家发红包的金额不会很多,几毛钱很常见、几块钱已经是很多的了,但就在这个过程里,无数人为了接收红包或者给别人发红包,纷纷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并且开通了微信支付的账户。

后来大家都说腾讯的这一招非常精妙,实际上PayPal在很早就做过类似的事情了。这就是“增长黑客”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应用。当然,微信红包更厉害的一点是,发红包的时候,钱只是在用户的账户之间互相转移,所以腾讯自己都不用花钱。

PayPal的第二招,就是我们现在也非常常见的“引荐”机制。 就是如果一个用户推荐另一个用户来注册,就可以得到实际的好处。当时PayPal花了大价钱推广这种引荐机制,每个用户注册的时候可以获得10美金的奖励,而他的推荐人也能获得10美金。

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后来,这一招在无数硅谷公司,包括这几年我们很熟悉的滴滴、Uber以及共享单车身上都见到过。“引荐”机制最巧妙的一点是,它能带动起用户之间的病毒式的推广,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力是非常巨大的。当然,每个客户10-20美金的获客成本确实不低,但这也是建立在PayPal融资能力很强的基础之上。

无论如何,PayPal都给硅谷和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贡献了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

PayPal还有一小招也很有意思。当年他们决定把主战场放在eBay上面之后,就利用技术写了一堆机器人程序。然后这些机器人就会到eBay上面买东西,再要求用PayPal来支付。

这一下就让很多店主知道了PayPal,起到了广告作用,而且还给大家一种PayPal已经非常流行的感觉。早期eBay上面主要以买卖二手商品为主,所以都会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于是PayPal的机器人在快要成单的时候就可以找个理由不买了,这样也不会造成额外的成本。

就这样PayPal逐渐在eBay上流行了起来。

2、三个案例

如今“增长黑客”已经是硅谷科技公司标配的一种获取新客户的方法了。在PayPal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几个小案例,帮你对“增长黑客”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再说三个案例:Hotmail、Airbnb和网易云音乐。

先说Hotmail。 但是估计很多年轻的用户可能已经不太知道Hotmail了。它是一个在1995年成立的邮箱品牌,1997年年底被微软收购,成为了微软邮箱服务的一部分。

当年Hotmail成立的时候,网页版邮箱的概念还很新。它们只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并没有大把的钱可以烧,那怎么获取新客户呢?Hotmail用了一个很可爱的方法:就是在所有使用Hotmail发出的邮件最后,都追加一条类似于邮件签名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句话:“我爱你。快来Hotmail申请你的免费邮箱吧。”(英文原文是: P.S. I love you. Get your free E-mail at Hotmail.)

说到这里,你肯定觉得这种方法似曾相识。因为我们后来在很多邮箱的后缀里,都看到过类似的推广方法。这其实都是受到当年Hotmail的启发,所以Hotmail可以算“增长黑客”的一个鼻祖。

这个方法有多管用呢?从Hotmail的推出,到它一年半后被微软收购,Hotmail的用户数从0涨到了1200万——1200万听起来可能不多,但是再告诉你一件事,当年全球互联网总用户数只有7000万。

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图为Hotmail当时用户数据的增长曲线图

关于Airbnb, 它是共享经济的代表公司,是一家可以让你在全世界的城市租赁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屋作为住宿的一个平台。

当年Airbnb网站搭建起来以后,最缺的是租房子的用户。他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都不太管用,后来他们琢磨,美国人民一般租房子都去哪儿呢?是一个叫做Craiglist的网站,类似美国的58同城。在Craiglist上,每天都有上千万的用户发布各种分类信息,其中一个大类就寻找在其他人家里借宿的机会。

然而,Airbnb却并没有在Craiglist上打广告,而是灵机一动,开发了一个小插件,能让房主在Airbnb上发布房屋出租的信息之后,一键点击就自动发布在Craiglist上,让想要租房的人看见。这样房主们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就可以在两个平台上发布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关键的是,Criaglist其实并没有提供自己网站的开放接口,Airbnb的工程师实际上是利用了系统的漏洞才做到了这一点。虽然Craigslist后来修复了漏洞,但是Airbnb已经获取了大量用户。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的“增长黑客”的案例。

最后,我们来讲个国内的例子,就是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发布的时间点是2013年,当时网络音乐市场格局已经比较清晰:QQ音乐、百度音乐,还有收购了虾米和天天动听的阿里音乐,算是三足鼎立。对手强大、市场开始饱和,这时候再想获取新用户非常困难。

然而网易云音乐是怎么做的呢?它们当时推出了一个“导入歌单”的功能。用户可以一键导入自己之前在虾米音乐、豆瓣电台等其他音乐软件中收藏的音乐列表。当然,这些竞品音乐软件不可能给网易开放自己的接口,云音乐也是使用了一些技术手段,绕过了这层限制,让用户可以导入自己的歌单。

商业经典:PayPal,神秘武器“增长黑客”

网易云音乐的导入歌单界面

而且,不仅是导入歌单,更关键的是这些歌单导入网易云音乐之后,用户还可以免费下载。而当时,豆瓣电台中收藏的红心音乐并不能下载,虾米音乐需要支付虚拟货币才能下载,所以网易云音乐靠着这一招,就开始异军突起,成为了市场的领先者。

说完这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总结:

所谓的“增长黑客”技术,一方面是利用小的技术和小的巧妙构思,能够低成本地完成大任务;但同时你也要意识到,“增长黑客”再奇妙,也无法拯救一个失败的产品——只有产品本身过硬,用户被吸引过来以后才能真正留得下。 所以,不管学到了什么奇门遁甲之术,千万不要忘了勤加修练内功。

最后,做一点延伸,希望能给你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启示。

我很喜欢的一个大建筑师叫Frank Lloyd Wright,他说过一句话叫做:

“The human race built most nobly when limitations were greatest.”

翻译过来就是:人类至今建造过的最好的建筑,往往是限制最多的时候造出来的。

其实这句话不管是在商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非常有道理。我们往往是在限制很多的时候,才能迸发出很强的创造力。建筑是这样,古代这种格律严格的唐诗宋词是这样,而对于没有几亿美金可以烧的小创业公司也是这样。

正因为这样的限制,才激发我们努力思考,用很好的创意来弥补资源的不足,但有时候这样的方法可能更加管用。所以,这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缺乏一些资源并不是坏事,我们反而应该利用这种情况,把它变成我们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