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第一个女装行业乃至服装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要出现了!”在近期中国服装协会上,汉帛与富士康的一个跨界合作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感慨。

汉帛国际总裁高敏宣布已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将富士康的柔性生产与智能制造能力导入汉帛生产体系。自10月起,已有不下于100名来自富士康烟台分部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该项目中。

平台型的富士康和垂直型的汉帛,共同画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十字,这个十字的相交点,就是一台小小的缝纫机。

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汉帛与富士康的合作,透露出了一丝微妙的信号,一个不同于“巨无霸”道路、而更像是“群狼”战术的信号。

富士康在平台层面的能力毋庸置疑,很有可能它是全球范围内、电子工业领域里能力最丰富的企业;汉帛是一家垂直领域里的领先制造企业,为数十家高级女装品牌代工。但考虑到二者营收上的差距,可以说,富士康并没有走传统巨头偏好的“万物以我为中心”,而是转向了“黄埔军校”:一条为产业链赋能的道路。

凭借着多年电子产品的代工,富士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着极其深厚的积累;拜苹果这一魔鬼客户所赐,富士康的IoT、工业云、传感器、边缘计算、控制协议等能力有着高度的自主性和集成。这一强悍的平台,居然和服装,一个自动化水平低、工序成熟、利润透明的行业,启动了合作。


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画风有点不对?

但这个诡异的画风背后,掩饰的可能是富士康和汉帛另一个层面的野心: 极小颗粒度的智能生产单元。

传统巨头的工业互联网改造气势恢宏,往往是一个个厂,至少是一条条生产线。但服装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改造,只能从一台台缝纫机开始。这一台台缝纫机,就是一个个迷你的智能生产单元,要具备数据采集、分析、传达的人机系统互联功能,要联动供应链的备料、运输、到库,要对接线上的订单生成和反馈,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

天下事之难,在小不在大,毕竟当大妈也会刷二维码时,微信和支付宝才算成功。

和互联网企业显著不同,制造业企业不能被孤立地看待。他们往往是某条产业链里的一环,除了财报上寥寥几个数字,还隐藏着对链条上下游巨大的传导能量。

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以汉帛为例:它在2017年生产了超过1000万件女装,这意味着它能联动的上下游供应链在100亿左右;核心工厂约10家,这意味着超过150家卫星工厂和超过1000家小厂在为这个体系服务。外界能观察到的汉帛,仅仅是它在这个产业链里的冰山一角。

因此,制造业的链式反应,决定了富士康的微型智能生产单元一旦实现,就能通过类似汉帛这样的龙头,迅速渗透到水面下的冰山。而水面下的产业链体量,至少是水面上的十倍、二十倍。

与行业龙头合作、形成微型智能生产单元、迅速向该行业上下游传导。这套打法,正符合郭台铭一贯强调的“赋能”理念: 用一个开放的大平台,赋予中小型企业升级转型的能力。

10月23日,与汉帛合作超过二十年的H&M,在得知汉帛与制造业巨头富士康就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展开深度合作后,特别邀请汉帛携富士康团队一道参与到H&M的Workshop中,讨论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H&M的透明供应链战略。显然,获得富士康赋能的汉帛,已经开始了服装产业链里的工业互联网传导,为老客户带来新价值。

就此,平台型的富士康和垂直型的汉帛,共同画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十字,这个十字的相交点,就是一台小小的缝纫机。


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如果汉帛能过通过富士康画出这个十字,那庞大的碎片化流量就能够通过柔性制造变现,汉帛甚至可能从一个制造型企业完全转型成一家数据公司;而如果富士康能够通过汉帛画出这个十字,那服装行业成千上万的小厂和他们的生产数据就能迅速纳入到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新工业时代的“水电煤”级的基石。

而这台小小的缝纫机,可能就是服装行业里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富士康+汉帛:一台缝纫机上的工业互联网?

富士康人都在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