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卡特、麥蒂、韋德、科比——喬丹接班人們的“那一步”

格蘭特-希爾203公分,全能前鋒。

雷-阿倫196公分,神射手。

韋德193公分,突破魔王。

便士哈達威201公分,組織後衛。

科比與卡特同為198公分的搖擺人,但2000年春天《SI》的訪談裡問到“你倆風格不同”時,科比確認了這點,但,“我並不羨慕文斯的打法”。

然後,以上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戴過“喬丹接班人”的冠冕……哪位會問了:如果只是身材類似,那麼,為什麼不是阿蘭-休斯頓呢?為什麼不是斯普雷維爾呢?

因為“喬丹接班人”得全面,得好看,得能當聯盟的招牌……以及,得能飛。

甚至並不一定是扣籃。

1991-92季公牛對爵士,喬丹從側翼起飛,雙手按下了224公分的馬克-伊頓一記補釦。伊頓低頭看著喬丹,只來得及說:“耶穌!”喬丹答:“Yo!”

那時喬丹已經習慣用走位、急停中投、翻身跳投來結束大多數進攻。但他偶爾還會完成那些不可思議的入球。《Golden Boys》裡如是說:投中那些神奇的球……你就控制了對手的神經。

所以,要成為喬丹接班人,除了漂亮數據,你得能投中那些神奇的球,那一下猛然甩開一切對手的閃電一擊,那一刀。

格蘭特-希爾,1994年入行時是個全面的小前鋒。他隨意拿到三雙,但只從數據看,他更接近拉里-伯德,而非喬丹。他聰明、老練、成熟又大氣,老K教練說他在杜克大學時,可以提前預判到兩次傳球之後的戰術落位。

但直到他1999年練出了中投之前,希爾一直不是個頂尖得分手。1999-2000季是他僅有的得分巔峰期(場均26分),因為他終於改掉了“臉前出手推”的投籃姿勢。

之所以世界會覺得他像喬丹?因為他擅長攻守轉換中的奔襲,拉開巨大的步幅奔走,依然能保持平衡。

以及:他那一招利刃閃切的突破。

希爾的招牌招式,是挺直腰桿運球,左翼,拉開架勢,右手運球,右腳疑似要踏中路,引動對方節奏後,體前變向,右腳急伸交叉步,重心陡沉;左手運球跟進,從底線強行抹過。

那一瞬間,快到時空扭曲:他化身利刃,幾乎是側身從對方右側與底線之間閃過的。如果你在這時定格,會發現他的上半身和拉開的巨大步幅、拉出一個妖異的橫向扭轉,彷彿一個人瞬間變薄了。

是的,希爾文秀、理智而透明,但他妖異的步幅、雙手的均衡運球和協調性才是一切。他突破之後,並沒有喬丹那麼多的細微花式,而是步幅拉開之後的側身侵襲。與其說他像喬丹,不如說他像J博士。

直到他2000年那次大傷。

便士哈達威除了招牌的晃右突左,很少拉開希爾那麼大的步幅。便士的步幅細密得多:很少重心前傾。

但他擁有NBA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步伐。他嫻熟地利用轉身、半轉身、跳步落地變向,快速地轉換步子的切面。進攻者腳步彷彿連線,不斷轉換是為了逼迫對手的防守腳步做調整。在這點上,便士的理解很深刻。

1997年季後賽對邁阿密,便士縱橫無敵時,使過這麼一招:

左手運球突破假動作,換右手變向突破,左腳交叉步出去,半側身護球,連一個右肩翻身,同時,收球跳步,連第二個右肩翻身側後跳步20英尺投籃,命中。

步伐、協調性與重心的變化,乍看會讓人以為是原地轉了個圈兒,然後就把對手晃開了,跳投。

直到1997-98季,他大傷。

文斯-卡特年少時,擅長瞬間壓低重心的突破。

背身時,他習慣做一個撤步假動作,迫使防守他的向底線方向動一下重心,然後,卡特一沉肩,中路翻身強發力——如果對方不動,他右肩一靠,翻身中投。

他和希爾一樣,擅長左翼三威脅後的底線突破,但風格不同:跳步接球三威脅擺架勢後,卡特習慣是先沉肩低頭,一個大跨步轟向底線。花式不多,他那招“交叉步突破後連換手變向跳步”,是到新澤西之後才用得多。只是,他人球結合好,重心又確實沉得底,低頭沉肩,卡住了位置,無法阻擋。

但這多少也影響到了他的突破效率:卡特早年除了天下無雙的扣籃和一招拋射外,近筐手法不多;這一招沉肩轟雷強突,有則有,沒有就只好切到撤步背身了。

所以卡特即便在巔峰期,也不是一個“持球強行解決一切”的殺神。他的得分效率,建築在他打法的聰明之上:卡特是能融入球隊打法的人,不黏球,能走位,有一手高出手點好遠射。史上第一扣籃背後,是一個基本功極為紮實的北卡出品2號位。

直到2002-03季,他膝蓋肌腱發炎。幸而他的步伐、他的遠投一直在。尤其是到新澤西后,運球甚至還進化了。只是他年少時,那樣肆無忌憚地“沉肩強行轟過底線”,是少了的。

麥蒂年少時的第一步,與希爾有類似之處:不用特意擺架勢,一步過去;只是,希爾使交叉步時,有更明顯的側身動作,還經常有一個變向假動作;麥蒂則是變速,經常是一個挺直腰板的假動作,連一個小跳步,然後步子蹬地便出去了——他的步幅,一步可以與對手齊肩,第二步就能甩開對手。這也是麥蒂更傾向長距離的原因:他需要一點空間,用兩個大步拉開;而不像皮爾斯那麼蹭著對手磨出突破空間。

——直到2003-04季,他背部受傷。

韋德的第一步,從來不是最快。如果論直線衝刺,羅斯、勒布朗與威斯布魯克都不下於他。但他所以得到萊利那句“矮了兩英寸的喬丹”之譽,在於他的無緩衝變向。2006年總決賽時,韋德不止一次使過這招:右腳順步突破,落地瞬間發力變向奔左,左腳橫走——兩步之間兩次變向,三步之間走出一個S型。所以韋德從來不靠第一步擺脫對手,而是第二、三步。在這方面,他和吉諾比利是很有共同語言的。

——直到他的半月板,慢慢消磨殆盡。

科比很少有強行突破之舉:黑曼巴的可怕處,在於快速完成一系列的細招式。2006年西部首輪第六場,科比面對太陽,全場35投20中得到50分。一個球是這樣的:

科比左腰卡住身型要位,壓制巴博薩。球傳過來,科比跳步接球,落地的同時右腳往後一拉,卡身位。這是科比典型的厲害處:非常善於卡身位,然後立即就翻。

巴博薩立刻跳後一步,防科比右肩翻身。科比背身接球在手,左腳中軸腳,右腳立刻旋轉,左肩直接翻身面筐,右腳一個試探步,巴博薩重心在右,急忙往左撤,防科比右手運球突破。

——科比直接起跳中投。解決。

非常細微,非常之快。在直播時,絕大多數球迷,只來得及看到科比背身接球右腳往後一點,一個轉身右腳再一點,中投。一氣呵成。

兩年之後,西部決賽對馬刺第五場,科比開場連用了兩次:左翼三威脅面對鮑文,右腳試探步,先點鮑文身左,鮑文不為所動,知道科比會交叉步走底線;科比右腳前伸,一個不大的步幅,點在鮑文身右,重心一動,忽然間,右腳再次前伸,左腳發力跟進——鮑文完全沒有反應過來:顯然,誰能想到科比已經伸出的右腳,會連續二次前伸發力呢?

——然後,我們知道,科比幸運一點:大傷毀掉他的運動能力,是2013年的事了。

保羅-皮爾斯,其實是相當接近晚年喬丹的。他年少時也沒那麼驚人的爆發力,但重心的控制,腿部的力量,對抗中的平衡,都很有意思。他左右腳都能當軸心腳,突破前佔據身位的偷步,大幅度轉身後雙腿拉開還能起跳調整中投的力量,支撐著他那些紛繁的步伐——那,好步伐,也需要力量支撐,才邁得出來。

雷-阿倫一度和喬丹鞋走得很近,但他和皮爾斯其實算風格的兩極。皮爾斯的招式,建立在身體對抗、多樣的步伐和大幅度橫向重心移動;雷-阿倫即便在巔峰期,也很少大幅度橫移:雄鹿時期的他,有漂亮的變向運球,但動作幅度小而隱蔽,就是一個快,反擊中一個變向,略不停留地突破了——皮爾斯是柄寬刀,雷-阿倫是柄窄刃。

回到邁克爾-喬丹。

1997年,《SI》做過一個評選:誰是NBA第一步最快的?得票第二是當時一入行就名動天下的艾弗森。第一:已經34歲的邁克爾-喬丹。

1997年總決賽第一場最後時刻,喬丹三分線外接球,右手拍了三下球,邁開步子,向右突破的架勢,拉塞爾隨之橫移;然後,喬丹忽然變向,換手運球,腳步調整了一下,拉塞爾重心剛來的及跟到喬丹左手邊,喬丹的左手原地運了一下,身體伸直,跳步,然後:交叉步啟動,左手運一步突破,一腳踏進三分線,拉塞爾欺身跟來,腰還彎著,喬丹動作又變:剛踏進三分線一步,喬丹忽然拔起,20英尺外急停跳投。拉塞爾都來不及起跳,球向籃筐墜去,時間進入最後一秒,急速歸零。

刷的一聲。球進,時間走完,84比82,公牛取勝,喬丹零秒絕殺。

這個球裡,喬丹包括了向右突破、變向向左突破、原地投籃三個假動作,最後,又用一記突破假動作釘住了拉塞爾下盤,最後絕殺——簡直就是用他無數的進攻招式如餐刀一般,把拉塞爾肢解了。

但真正要命的,是突破那瞬間,跳步之後的大步幅交叉步——右腳落地時,喬丹整個人是傾斜的;但左腳一到位,立刻就能發力,跳起,投籃。

那一步的快,也許只有拉塞爾才能真正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