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神雕侠侣》中有一段小龙女大战全真派郝大通的精彩描写:

“(小龙女)左手轻扬,一条白色绸带忽的甩了出来,直扑郝大通的面门。这一下来得无声无息,事先竟没有半点征兆,烛光照映之下,只见绸带末端系着一个金色的圆球。郝大通见她出招迅捷,兵器又是极为怪异,一时不知如何招架,他年纪已大,行事稳重,虽然自恃武功高出对方甚多,却也不肯贸然接招,当下闪身往左避开。

“……

“郝大通伸直身子,脸上已然变色。群道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师侄,向来对他的武功钦服之极,见他虽然未曾受伤,这一招却避得极是狼狈,无不骇异。四名道人各挺长剑向小龙女刺去。小龙女道:‘是啦,早该用兵刃!’双手齐挥,两条白绸带犹如水蛇般蜿蜒而出,玎玎两响,接着又是玎玎两响,四名道人手腕上的‘灵道’穴都被金球点中,呛啷、呛啷两声,四柄长剑投在地下。这一下先声夺人,群道尽皆变色,无人再敢出手进击。”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从描写上看来,小龙女应该是使流星锤的招数。

各位看官可能要腹诽了:搞什么呢?写牛顿、霍金,扯什么小龙女啊!风马牛不相及吧?

其实,我就是想通过写流星锤引出万有引力啊!流星锤最好的诠释了太阳系运转的原理。

还是拿小龙女作说明吧:小龙女的绸带前面系了一个小金球,当她甩动绸带时,小金球会围绕她作圆周运动,这时候,她手的引力与小金球的离心力达到平衡,所以,小金球既不会掉下去,又不会飞出去;她要让小金球飞出去,就要减轻手对绸带的控制,对绸带的控制力越小,小金球飞出去就越远。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最高明的武术家或杂技演员,大概都不能同时使动多个流星锤或水流星吧?更不用说同时使出成千上万的流星锤或水流星了。自然界中有这样高明的人吗?当然有,他就是太阳公公啊。

千手如来赵半山,太极名家,暗器专家,不过是形容他手快而已。

太阳却像一个巨人国的巨人,他用看不见的绳索,拴住了八个小孩(冥王星被开除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就把他算一只黑猩猩吧),还有无数的小猫、小狗、小跳蚤……什么的,玩流星锤和水流星的把戏,还能够收放自如(收的时候把他们拉到近日点;放的时候把他们放到远日点)。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八个小孩中木星个子最大;天王星最顽劣,他不肯规规矩矩走路,偏要躺在轨道上撒泼打滚;最乖巧的应该是地球了,他知道作圆周运动时身子要向内倾斜,因此,他的地轴与运行轨道(黄道)有了一个夹角——没想到他这么一倾斜,地球上就有了一年四季,而且孕育了生命,也给这些生命(动植物)提供生生不息的栖居之所,也使自己成为宇宙中一颗最美丽的星球。

本来,因为太阳是圆的,引力场应该也是球状吧?可以以地球为例,无论是南极北极,东半球西半球任意一点,人或者物都不会掉出去,说明这个地方受地球引力的影响。作为太阳来说,也应该如此。但是,为什么八大行星和其它的小行星只处于太阳自转的横向方面,难道它的上下方就没有行星运动吗?依我的猜测,太阳系形成的初期,说不定它的上下方也有其它的天体,不过因为没有离心力而只有引力,所以,它们都被太阳吸进去了,因核聚变的高温而与太阳融为了一体。

而八大行星及其它的小行星则因为太阳的高速自转带来的离心力与太阳的引力达到了平衡,因此,才维持了太阳系现在的运行规律。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所以,在宏观世界,万有引力还是经得起检验的。我们可以把太阳系看成一个以太阳为中心,最外面的引力圈为边界的一个圆形的“蛋糕”,它基本上应该是扁圆的。这个“蛋糕”在家长太阳的带领下在广袤的宇宙中流浪——沿着既定的路线围绕银河系的核心公转,太阳公公带领着这么一大家子以每秒钟250公里(亦即每小时900000公里)的速度前行,他们沿着这条漫长的旅途要走2·5亿年才能走完一圈(也算是回到故乡吧)。

想起了裴多菲的诗:“我尽在广漠的世间流浪,我尽在荆棘的路上奔波……”《南京之歌》:“生活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多么凄凉,生活的脚步漂流在僻静的异乡……”我们人类对于流浪、漂泊的忧郁和咏叹对比太阳系这么一大家子的昼夜不停、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是不是显得微不足道呢?

同样的,银河系组成了一个更大的“蛋糕”,又围绕更大的河外星系运转。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宇宙既然是无边无际的,那么,宇宙就应该没有中心;但是,根据万有引力及前面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银核转——银河围绕河外星系转……最后,所有的星系是不是都会围绕宇宙的中心转呢?

即使如此,这些运动也还是在水平方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层奇高无比的楼层,但它毕竟只是一层楼,上上下下会不会有无数层楼呢?那些楼层有没有星系运转?那些星系运转又是受什么力量的支配呢?

上面,是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作出的一些推断。

下面,我们再看看霍金。霍金当然不是宇宙大爆炸说的创始人,但他的名气大,我们就把他作为代表人物吧!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当然,我也只是对宇宙大爆炸说略有质疑而已。

霍金说:从哈勃向四面八方望去,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因此,他认为这就是宇宙大爆炸说的重要依据。

还有人说:宇宙起源于138·2亿年(也有人说是137亿年)前的一次奇点大爆炸。有人还画出了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图——像一个横放的钟,口子稍微大点,还标明各个时段的膨胀情况。

那么,既然是爆炸,还是向四面八方膨胀的,我想问一下:前面,我们说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围绕银核公转;银河系围绕河外星系公转……这都是水平方向的,而且只是一层楼——尽管它高得离谱。其它往四面八方远去的星系应该有很多不是在这一层楼的,而应该处在上上下下的无数层楼里,它们是怎样运转的呢?是不是也只作水平方向的运转呢?有没有纵向运转的星系呢?如果有,它们又是受谁的引力与离心力的控制呢?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宇宙大爆炸说给多少人提供了饭碗啊?借这个学说,多少人侃侃而谈,著书立说。还有人说现在宇宙的可观测直径已达930亿光年(意味着可观测半径达465亿光年),那么,这种可观测半径是用什么仪器观察的呢?你们在距地球465亿光年处看到了什么呢?如果你们从那里看到了有据可查的星系或星云,那么,就证明宇宙不是诞生于138·2亿年前。因为你要看到距地球465亿光年的星系,它们的光到达地球就要465亿年。那时候,宇宙还没有诞生,光是谁发出的?幽灵吗?

有人说,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超过光速,所以,现在宇宙的边界已经远远地超出了138·2亿光年。这样说就有点强词夺理了。因为超过光速的任何物体,都是我们人类的现有仪器看不到的。(当然,我也不是认为看不到就不一定存在)或许宇宙比我们现在的可观测直径930亿光年还要广袤呢?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宇宙的解释就是:宇代表空间——无边无际;宙代表时间——无始无终。

以牛顿之矛攻霍金之盾,如何?

或许宇宙真的不是138·2亿年前的一次奇点大爆炸诞生的,大爆炸不可能产生这样多的有规律的万有引力运动。即使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要使一枚硬币达到光速的话,需要无穷大的推力。何况宇宙中的物质远不止一枚硬币的质量,奇点要将这些物质以光速推送出去,那得多大的力量啊?

再说,如果宇宙是奇点大爆炸产生的,那么,形成的应该是以奇点为中心的宇宙,它向四面八方膨胀的速度应该基本上差不多。而从地球上观察,四面八方的星系远去的速度应该也不同:与地球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星系,速度应该没有与地球相反方向(以奇点作为起点)运动的星系速度快。用哈勃望远镜应该能够区分这两个速度的不同——如果四面八方离地球远去的星系没有明显的速度差异,那么,宇宙大爆炸说还是没有说服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