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對國人來說,美式咖啡(Americano)與拿鐵(Latte)是最常見的兩種咖啡。但大部份的人不知道這兩種咖啡代表的咖啡大國美國和意大利,不僅在咖啡文化上有著諸多不同,還存在著鮮明的鄙視鏈。

比如,美國其實不賣美式咖啡,意大利人不賣拿鐵,還對星巴克嗤之以鼻。

為什麼美國不賣美式咖啡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用高壓蒸氣餾出濃縮液的espresso還未流行全美時,美國人最常見的泡咖啡方式是滴濾咖啡。我們在美國電影中常常看到的、在小餐館中不斷滴著咖啡液的咖啡機就是美國人口中的coffee。

美國人生活節奏快,可能正因此,美國發展出速食文化。所以,方便的滴濾咖啡主宰了美國人的生活。這種泡咖啡方式如果沒有定時換咖啡粉,口味會被衝得很淡,這可能就是為何現在大家稱呼那種用大量水兌一份espresso的咖啡為美式咖啡的原因。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不過,滴濾咖啡與兌水的美式咖啡還是有所不同。espresso因為快速餾出濃縮液,咖啡因含量較少,如果兌上大量的水,其咖啡因含量會比滴濾咖啡,也就是美國人慣喝的coffee還少。

所以,並不像大家所以為的,espresso的咖啡因濃度特別高。

為什麼意大利不賣拿鐵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意大利能成為全球咖啡的弄潮兒,靠的還是Espresso機的發明。那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天天唸叨著效率效率效率的資本家們發現,咖啡這玩意兒對提振精神有奇效,每個coffee break後工人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但問題是,做咖啡太慢了,coffee break太長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啊。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一個叫Luigi Bezzera的年輕發明家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發明了一種機器,以水蒸汽作為壓力沖泡咖啡,瞬間將做一杯咖啡的時間縮短到半分鐘以內。1901年,這項發明申請了專利。

所以,意大利人喝咖啡文化不同於星巴克那樣的休閒風。事實上,意大利人大多隻在早餐後才會像星巴克那樣,點個拿鐵或美式咖啡坐在咖啡廳裡啜飲。意大利人自小就喝咖啡,對於咖啡濃縮液的濃、苦、酸十分習慣,他們常常在咖啡廳點了一份濃縮咖啡後就快速喝掉。

意大利人相信,濃縮液會在短短几十秒內失去最棒的風味,所以要快點喝掉。當然,也有很多意大利人會加入糖、卡士達醬等等來調和苦味,這是國人比較難以想像的。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在意大利街頭各家咖啡館裡,喝咖啡是如此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站在expresso bar邊上,點一杯Espresso,30秒後來了,一口悶,聊五分鐘時事八卦,走人。

對意大利人來說,加了很多牛奶的拿鐵不算是咖啡,比較像是飲料。另外,Latte這個字的本義是“牛奶”,所以在意大利點Latte侍者會端來一杯牛奶,而不是拿鐵咖啡,要說Coffee Latte。

對意大利以外的人來說,滑順的拿鐵或卡布其諾會是比較常見的選擇,但對一天可以喝到5份濃縮咖啡以上的意大利人來說,所謂的coffee往往就是指espresso。

為什麼意大利人瞧不起美式咖啡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意大利人瞧不起美式咖啡,說那是“刷鍋水”。他們還嘲笑美國人總是妄圖複製意式咖啡,卻總弄得不是尾調太短、太強,就是速度太慢。

這種論調,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有了。

1959年,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就是寫《看不見的城市》的那位)獲得在美國周遊的資助。剛到紐約,他就發現了一個讓他鬧心不已的流行趨勢:意式咖啡館在紐約已流行多年,並正不斷向美國其他地區擴散。

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很開心能在美國喝到意式咖啡(注意,他用的詞是a coffee Italian-style,才不承認那是Espresso),但這些咖啡館的體驗太糟糕了。

在卡爾維諾看來,這一大批“偽意式”咖啡館簡直是“居心叵測”,妄圖抹殺人們對意大利的真實印象和回憶,而編造一個符合美國人設想的“假意大利”。

搬到紐約後,卡爾維諾經常對著咖啡館的單子發愁,因為你必須在望不到頭的菜單中做選擇,這個神奇的東西還會同時展示每種咖啡的成分、甚至是歷史故事:

1.Roman Espresso:放在玻璃杯裡配一片檸檬的意式咖啡;

2.Caffè Borgia:撒上一層巧克力碎的帶有奶泡的意式咖啡;

3.Cappuccino:加了打發好的熱牛奶和肉桂的意式咖啡。

在意大利咖啡師只要30秒就能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將杯子放到機器下、啟動機器、將小碟放在吧檯上、關上機器、送出咖啡、轉向下一位顧客。

當意大利人結束每個早晨例行的Espresso套路,他們遠在紐約的可憐巴巴的同胞卡爾維諾,還沒有讀完菜單上一半的字。

50年後,意大利人在紐約咖啡館裡更加一臉懵逼,因為咖啡師會問你一些讓你困惑“還有這種操作?”的問題,比如,“您的卡布奇諾要加入南瓜調味嗎?”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這種“網紅味”十足的飲料,當然會讓意大利咖啡原教旨主義者們避之不及。

意大利人通常認為,最好的咖啡在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裡.因為,最好的Espresso來自那些一天做了數百杯的機器。

在意大利,咖啡的選擇屈指可數,來,記下這些名詞:

來一杯liscio=Espresso

來一杯ristretto=含少量水和咖啡因

來一杯lungo=多一點點水

來一杯macchiato=加一小口牛奶

來一杯corretto=來口烈性grappa酒

來一杯cappuccino,只在午餐前

紐約和意大利咖啡館的差別還體現在價格上:在紐約,一杯Espresso的價格大概在2-3美元間,這是你享受暖氣、洗手間、wifi和一個座位的最低價格。

而在意大利,一杯Espresso的價格在0.7-1.1歐元間(也就是78美分-1.23美元之間),不到美國的一半。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從1911年起,意大利法律規定每個行政區都需要限定本區的Espresso最高價格。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法律依舊在實行,包括一些其他基本規則,比如每位顧客若有需要,都能得到飲用水。

從2006年到2013年,意大利高速路服務站還免費送出了一千三百萬杯咖啡,給那些開夜車的司機。

而這些,都是快餐化的美國咖啡文化裡所沒有的。

其實意式咖啡館文化靈感來源於美式小酒館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第一家這樣的咖啡館,1898年誕生在佛羅倫薩,名叫Caffé Maranesi,它的粉絲們叫它Caffè dei Ritti(ritti是意大利語“豎立”的意思),直到墨索里尼時代barista這個單詞發明前,沖泡咖啡的人都被稱為barman。

這不是意式和美式咖啡文化唯一一次碰撞。

二戰期間,咖啡在意大利幾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麥——這是國際聯盟對意大利法西斯的貿易禁令帶來的直接後果之一。當時,很多意大利小孩第一次嚐到的咖啡,其實是美國大兵們帶來的速溶咖啡(還有口香糖、巧克力和自由)。

為什麼意大利人diss星巴克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2018年,星巴克終於把店開到意大利米蘭去。還是以高端店Reserve Roastery的形式,開在一棟百年郵局大樓裡。Reserve Roastery的畫風是 Daily Coffee News,基本做法也是意式咖啡那一套。

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還逮著機會就向意大利咖啡文化致敬,可星巴克還是遭到了意大利人民的強烈抵制(和嘲笑)。甚至有情緒激動的民眾把星巴克種在米蘭市中心的棕櫚樹給燒了。

意大利人的傲嬌從何而來?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威尼斯是全歐洲最早進口咖啡豆的港口。1570年,咖啡豆從這裡進入意大利。咖啡的價格一開始很貴,是上流階級的消費品,而且教會也不接受,認為這是“來自東方的邪惡力量”,是穆斯林對基督教的威脅。

然而,咖啡還是俘獲了主教克雷芒八世。這位主教大人說:啊,為什麼這種撒旦的飲料會這麼好喝,只給異教徒們喝太可惜了啊,我們要欺騙撒旦,給它施洗。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被官方認證以後,咖啡很快普及開來,邊喝咖啡邊聊天也成了意大利人的社交習慣。

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館順勢誕生,就在1683年的威尼斯。隨後,這種新型的社交場所在全意大利蔓延開來,而且頗受文化名流們的喜愛,藝術家、小說家、詩人們天天來咖啡館進行創意和思想上的激情碰撞。

咖啡文化融合共享是大勢所趨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但,無論意大利人多傲嬌,過去的咖啡文化多輝煌,星巴克也終將成功。

在米蘭這樣一個人口越來越密集和民族多元的國際化城市,人們在四處奔波的間隙,需要一個能休息、閱讀、工作、交談和洗手間的地方。

卡爾維諾恨之入骨的“假意大利”,終於將和真實的意大利混合,並進一步模糊原版和複製版咖啡文化間的界限。這大概是最終的混合——當然不可避免的,苦中帶甜。

為何美國不賣美式,意大利不賣拿鐵還總diss星巴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