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对国人来说,美式咖啡(Americano)与拿铁(Latte)是最常见的两种咖啡。但大部份的人不知道这两种咖啡代表的咖啡大国美国和意大利,不仅在咖啡文化上有着诸多不同,还存在着鲜明的鄙视链。

比如,美国其实不卖美式咖啡,意大利人不卖拿铁,还对星巴克嗤之以鼻。

为什么美国不卖美式咖啡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用高压蒸气馏出浓缩液的espresso还未流行全美时,美国人最常见的泡咖啡方式是滴滤咖啡。我们在美国电影中常常看到的、在小餐馆中不断滴着咖啡液的咖啡机就是美国人口中的coffee。

美国人生活节奏快,可能正因此,美国发展出速食文化。所以,方便的滴滤咖啡主宰了美国人的生活。这种泡咖啡方式如果没有定时换咖啡粉,口味会被冲得很淡,这可能就是为何现在大家称呼那种用大量水兑一份espresso的咖啡为美式咖啡的原因。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不过,滴滤咖啡与兑水的美式咖啡还是有所不同。espresso因为快速馏出浓缩液,咖啡因含量较少,如果兑上大量的水,其咖啡因含量会比滴滤咖啡,也就是美国人惯喝的coffee还少。

所以,并不像大家所以为的,espresso的咖啡因浓度特别高。

为什么意大利不卖拿铁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意大利能成为全球咖啡的弄潮儿,靠的还是Espresso机的发明。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天天念叨着效率效率效率的资本家们发现,咖啡这玩意儿对提振精神有奇效,每个coffee break后工人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但问题是,做咖啡太慢了,coffee break太长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一个叫Luigi Bezzera的年轻发明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发明了一种机器,以水蒸汽作为压力冲泡咖啡,瞬间将做一杯咖啡的时间缩短到半分钟以内。1901年,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

所以,意大利人喝咖啡文化不同于星巴克那样的休闲风。事实上,意大利人大多只在早餐后才会像星巴克那样,点个拿铁或美式咖啡坐在咖啡厅里啜饮。意大利人自小就喝咖啡,对于咖啡浓缩液的浓、苦、酸十分习惯,他们常常在咖啡厅点了一份浓缩咖啡后就快速喝掉。

意大利人相信,浓缩液会在短短几十秒内失去最棒的风味,所以要快点喝掉。当然,也有很多意大利人会加入糖、卡士达酱等等来调和苦味,这是国人比较难以想像的。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在意大利街头各家咖啡馆里,喝咖啡是如此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站在expresso bar边上,点一杯Espresso,30秒后来了,一口闷,聊五分钟时事八卦,走人。

对意大利人来说,加了很多牛奶的拿铁不算是咖啡,比较像是饮料。另外,Latte这个字的本义是“牛奶”,所以在意大利点Latte侍者会端来一杯牛奶,而不是拿铁咖啡,要说Coffee Latte。

对意大利以外的人来说,滑顺的拿铁或卡布其诺会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但对一天可以喝到5份浓缩咖啡以上的意大利人来说,所谓的coffee往往就是指espresso。

为什么意大利人瞧不起美式咖啡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意大利人瞧不起美式咖啡,说那是“刷锅水”。他们还嘲笑美国人总是妄图复制意式咖啡,却总弄得不是尾调太短、太强,就是速度太慢。

这种论调,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了。

1959年,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就是写《看不见的城市》的那位)获得在美国周游的资助。刚到纽约,他就发现了一个让他闹心不已的流行趋势:意式咖啡馆在纽约已流行多年,并正不断向美国其他地区扩散。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开心能在美国喝到意式咖啡(注意,他用的词是a coffee Italian-style,才不承认那是Espresso),但这些咖啡馆的体验太糟糕了。

在卡尔维诺看来,这一大批“伪意式”咖啡馆简直是“居心叵测”,妄图抹杀人们对意大利的真实印象和回忆,而编造一个符合美国人设想的“假意大利”。

搬到纽约后,卡尔维诺经常对着咖啡馆的单子发愁,因为你必须在望不到头的菜单中做选择,这个神奇的东西还会同时展示每种咖啡的成分、甚至是历史故事:

1.Roman Espresso:放在玻璃杯里配一片柠檬的意式咖啡;

2.Caffè Borgia:撒上一层巧克力碎的带有奶泡的意式咖啡;

3.Cappuccino:加了打发好的热牛奶和肉桂的意式咖啡。

在意大利咖啡师只要30秒就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将杯子放到机器下、启动机器、将小碟放在吧台上、关上机器、送出咖啡、转向下一位顾客。

当意大利人结束每个早晨例行的Espresso套路,他们远在纽约的可怜巴巴的同胞卡尔维诺,还没有读完菜单上一半的字。

50年后,意大利人在纽约咖啡馆里更加一脸懵逼,因为咖啡师会问你一些让你困惑“还有这种操作?”的问题,比如,“您的卡布奇诺要加入南瓜调味吗?”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这种“网红味”十足的饮料,当然会让意大利咖啡原教旨主义者们避之不及。

意大利人通常认为,最好的咖啡在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里.因为,最好的Espresso来自那些一天做了数百杯的机器。

在意大利,咖啡的选择屈指可数,来,记下这些名词:

来一杯liscio=Espresso

来一杯ristretto=含少量水和咖啡因

来一杯lungo=多一点点水

来一杯macchiato=加一小口牛奶

来一杯corretto=来口烈性grappa酒

来一杯cappuccino,只在午餐前

纽约和意大利咖啡馆的差别还体现在价格上:在纽约,一杯Espresso的价格大概在2-3美元间,这是你享受暖气、洗手间、wifi和一个座位的最低价格。

而在意大利,一杯Espresso的价格在0.7-1.1欧元间(也就是78美分-1.23美元之间),不到美国的一半。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从1911年起,意大利法律规定每个行政区都需要限定本区的Espresso最高价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法律依旧在实行,包括一些其他基本规则,比如每位顾客若有需要,都能得到饮用水。

从2006年到2013年,意大利高速路服务站还免费送出了一千三百万杯咖啡,给那些开夜车的司机。

而这些,都是快餐化的美国咖啡文化里所没有的。

其实意式咖啡馆文化灵感来源于美式小酒馆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第一家这样的咖啡馆,1898年诞生在佛罗伦萨,名叫Caffé Maranesi,它的粉丝们叫它Caffè dei Ritti(ritti是意大利语“竖立”的意思),直到墨索里尼时代barista这个单词发明前,冲泡咖啡的人都被称为barman。

这不是意式和美式咖啡文化唯一一次碰撞。

二战期间,咖啡在意大利几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麦——这是国际联盟对意大利法西斯的贸易禁令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当时,很多意大利小孩第一次尝到的咖啡,其实是美国大兵们带来的速溶咖啡(还有口香糖、巧克力和自由)。

为什么意大利人diss星巴克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2018年,星巴克终于把店开到意大利米兰去。还是以高端店Reserve Roastery的形式,开在一栋百年邮局大楼里。Reserve Roastery的画风是 Daily Coffee News,基本做法也是意式咖啡那一套。

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还逮着机会就向意大利咖啡文化致敬,可星巴克还是遭到了意大利人民的强烈抵制(和嘲笑)。甚至有情绪激动的民众把星巴克种在米兰市中心的棕榈树给烧了。

意大利人的傲娇从何而来?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威尼斯是全欧洲最早进口咖啡豆的港口。1570年,咖啡豆从这里进入意大利。咖啡的价格一开始很贵,是上流阶级的消费品,而且教会也不接受,认为这是“来自东方的邪恶力量”,是穆斯林对基督教的威胁。

然而,咖啡还是俘获了主教克雷芒八世。这位主教大人说:啊,为什么这种撒旦的饮料会这么好喝,只给异教徒们喝太可惜了啊,我们要欺骗撒旦,给它施洗。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被官方认证以后,咖啡很快普及开来,边喝咖啡边聊天也成了意大利人的社交习惯。

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馆顺势诞生,就在1683年的威尼斯。随后,这种新型的社交场所在全意大利蔓延开来,而且颇受文化名流们的喜爱,艺术家、小说家、诗人们天天来咖啡馆进行创意和思想上的激情碰撞。

咖啡文化融合共享是大势所趋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但,无论意大利人多傲娇,过去的咖啡文化多辉煌,星巴克也终将成功。

在米兰这样一个人口越来越密集和民族多元的国际化城市,人们在四处奔波的间隙,需要一个能休息、阅读、工作、交谈和洗手间的地方。

卡尔维诺恨之入骨的“假意大利”,终于将和真实的意大利混合,并进一步模糊原版和复制版咖啡文化间的界限。这大概是最终的混合——当然不可避免的,苦中带甜。

为何美国不卖美式,意大利不卖拿铁还总diss星巴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