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钟表是我们现代人司空见惯的时间工具,几乎每家都会有一个钟或手表,发展至今天,钟表越来越小型化,各种奢侈表,名表充斥着市场,电子钟也大行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更夫打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都成更夫的代名词了,打更其实就是报时,晚上七点打“落更”,“二更”为晚上九点,“三更”为晚上十一点,“四更”为凌晨一点,“五更”为凌晨三点。更夫是如何知道几点打更的呢?得益于他们的计时工具,大多是滴漏和线香。除了通过滴漏、燃香等来计时,古人还发明了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水运仪象台等。这些计时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为古人提供更为准确的时间。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大约六千年前,日晷在巴比伦王国诞生了,这是“时钟”第一次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古人使用日晷,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变化掌握时间。距今四千年前,漏刻问世,使人们不分昼夜均可知道时间。据记载,西周时候就已经有了漏刻,所谓“漏”就是壶,可用来装水亦可泄水,前者为受水型漏壶,后者为泄水型漏壶,“刻”即是记有刻度的箭。它的原理是利用水从漏壶中滴出,水位下降,壶中的箭刻也下降,从而确定时间或滴水进壶中,水位上升,箭刻上升来指示时间。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国际钟表界都把擒纵器视为钟表的心脏。在瑞士,有一本关于世界钟表界的权威书刊上写到:“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书中写道:“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七个半世纪。”也就是说中国人开创了人类钟表史,并影响了后来西方钟表的进展。而真正意义上钟表的出现,则是十三世纪中叶以后的事。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1270年前后在意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带出现的早期机械式时钟,以秤锤作动力,每一小时鸣响附带的钟,自动报时。1336年,第一座公共时钟被安装于米兰一教堂内,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时钟传至欧洲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教堂纷纷建起钟塔。不久,发条技术发明了,时钟的体积大为缩小。1510年,德国的锁匠首次制出了怀表。当时,钟表的制作似乎仅限于锁匠的副业,直到后来,对钟表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钟表技艺也日益复杂,才出现了专业的钟表匠。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第一个洋钟在1582年运入中国的,并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献给总督陈瑞。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当时他送给明王朝的时钟是大小两只,因为它是按时自动击打,便叫它为“自鸣钟”。

1806年,拿破仑为了讨皇后约瑟芬的欢心,命令工匠制造了一只可以像手镯那样戴在手腕上的小“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块手表。当时,怀表是作为男人身分、地位象征的,而手表则被视作是女性的饰物。1885年,德国海军向瑞士的钟表商定制大量手表,手表的实用性获得世人的肯定,逐渐普及开来。最精确的机械钟是1920年问世的邵特钟,它一昼夜误差只有千分之一秒,被当时的天文台用来作天文钟。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中国钟表消费者的群体进一步扩大,钟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伴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日趋完善,这种为中国市场专门制作的钟表逐渐成为销往中国钟表的主流,“中国市场表”在十九世纪风靡一时。这时的“中国市场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体量巨大,而是以小巧精致的怀表为主,其主要的输出国不再是英国,而是变成了瑞士。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19世纪初,瑞士与中国开始直接贸易往来,钟表成为主要商品。瑞士钟表厂商纷纷来华开办钟表贸易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博维公司。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还是一件稀罕物,只有少数生活条件好的家庭才买得起,谁要是戴上一块普通的“瑞士梅花表”,那准会引来一大堆目光……直至70年代,手表还被我国城乡居民列为家庭生活中的“四大件”之一,常常是男青年送给未婚妻的最贵重的订婚礼物。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建国初期,根据时任国家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填补工业空白”的规划,1954年底天津市轻工业局批准成立手表试制组(天津手表厂前身),江正银、孙文俊、王慈民、张书文四位工人凭着400元经费,在一间14平米小屋,一台一尺小旧车床;一台小卧式铣床;一台立式小钻床;一把0----25毫米的千分尺;一把游标卡尺和日常修表用的工具,设备都固定在一台乒乓球案子上,选瑞士高级别的铁达时细机机芯为样机,按六只表投料(每只表140个零件,六只表就是840个另件)。


历史上的今天——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就这样四位年富力壮的老师傅在困难的时期,在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1955年3月24日下午5点45分听到了第一个滴哒声,中国的第一只手表诞生了。 这只表朴素大方,表盘上有“中国制”三个金字,还有5颗红星,下面标有“十五钻”字样,定名为“五星”牌。经有关专家考核鉴定,走时基本正常。从此开辟了中国手表制造业新纪元,中国人戴洋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中国第一表正诞生在五一前夕,所以经厂领导研究一经局批准将五星表定名为五一牌商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