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片头语:前景火爆的电子烟一夜之间遭遇“滑铁卢”,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却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如果不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谁也想不到前景无限的电子烟会在3.15这一天遭遇“滑铁卢”。电子烟市场到底有多“火爆”?除了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品牌之外,单在2018年下半年就先后有10余家电子烟公司获得融资,融资金额上亿元,连我们比较熟悉的前锤子总裁罗永浩也踏入电子烟的行业,不但为前搭档站台,更有传言已经在寻找代工厂;再来看一下产量,2017年电子烟的产量约为16亿支,2018年更是逼近22亿支,而2019年这一产量有望继续增长。种种迹象都表明,下一个火爆的行业可能就是电子烟产品。

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市场需求虽然巨大,但这并不是所有人进入电子烟行业的原因,进军电子烟的最主要原因可能就是门槛低、利润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比较便宜的电子烟烟器利润也能达到5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80%,而烟弹的利润也接近30%,乍一看利润并不高,但是烟弹的销售量相当大,“薄利多销”之下,利润依然非常可观。欧美很多传统烟企都开始转向电子烟行业,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一改变,而我国烟民的数量更是惊人,有这些人做基础,电子烟的市场可想而知

真烟尚且“无罪”,为何对电子烟“穷追猛打”?

但是,谁也想不到,一个“3.15”就让电子烟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1. 虚假宣传、刻意夸大。现在只要提到电子烟,“没有二手烟危害,对家庭好处多多”、“帮助戒烟”、“不上瘾”这些广告词都会浮现脑中,这都是电子烟企业“宣传”结果,而最重要的是电子烟企业在推销时往往还会把“无害”作为一个重点,“无焦油、无尼古丁”都是常用词。可是经过点差研究却发现,在电子烟的吸烟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百倍甲醛,还会产生甘油等有害气体;长期使用的烟民中,也有很多“上瘾”的症状
  2. 鱼目混杂、良莠不济。电子烟行业利润高,但是门槛低,按照业内人士的话“同质化严重,原理都一样,只是看谁能把自己的牌子卖火而已”,所以,除了罗永浩,在其他众多品牌电子烟企业中“知名人士”和“网红”的身影也随处可见。但随着进入电子烟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行业已经到了“鱼目混杂”的地步,而现实中却缺乏对于电子烟行业的管理

综上所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子烟为什么能够上榜“3.15”了。用一句话形容如今的电子烟行业的话,那就是——利益与风险同在。一方面是广阔的前景,一方面是被披露后即将到来的规范措施,能否在这层风波中挺过,对于所有电子烟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