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从2018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摩擦。

美国想打,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它上行期打,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

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因为从基本面来看,我们没有进入衰退期,原因是5件东西撞在一起出现负面效应叠加,标志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我们估计调整期最少需要三年时间。

2018、2019、2020年,需要三年调整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是口号,要真正转向标准化,三年将是调整期。调整期把这些负面的东西逐一加以解决之后,中国经济才能进入到所谓高质量增长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