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进阶之路

对于初入市的普通股民而言,没有经过严谨的估值培训,缺少专业的数据系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资讯信息整理,难以做很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平时也就看看F10里的估值和业绩成长速度等指标。

然而,技术分析却可以让一个刚入市不久的股民系统地了解股市,大部分股民的启蒙教育都是均线系统,如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等,于是就此展开投资的第一课。不幸的是,这一简单的法则,在带给我们短暂的赢利后,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伤害我们。受伤的股民回头想想也对:唉,这么简单的道理要是能赚钱,天下股民岂不是能都赚钱,于是就要对自己的投资进阶。

此时,多数投资者于是将目光转向更为"高深"的理论,比如技术指标。好在股市先贤林林总总地总结了很多技术指标,并且指标体系还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过程中,丰富又复杂的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努力空间。尽管很多人到了研究的后期,都忘了指标最初的原理,但这并不防碍它们得到广泛的运用,有人甚至逢股必看指标,开言必称指标,对不懂指标的人不屑一顾,仿佛不配做股民。遗憾的是,沉淫几年后,却很少有人理直气壮地宣布:我是靠技术指标发迹的。相反,因依赖技术指标而遭受灭顶之灾的例子倒是屡闻不鲜。

然而,对于这些入市有一段时间的股民来说,肯定会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专家们价值投资理念的熏陶,不少人的思路转换较快,决定尝试最正统的价值投资道路,赶紧在绩差股上割肉,选股开始注重业绩。有的选对了,享受了一段利润,有的选错了,明明是绩优股,却照跌不误,比如今年的很多大白马让许多人大惑不解。

后来,少数屡战屡败的投资者开始有所醒悟,回头看看大牛股启动前的状态,悉心研究量价时空关系,突然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原来多数大牛股启动前,起码是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均线走好,加上健康的成交量,胜算的概率大大提高。看起来一簇简单的均线系统,却难倒了无数英雄好汉。

但是,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不能理解在股价的低位、中位、高位,在不同的成交量下,价格上涨的缓急的不同含义,就很难做到运用自如。一念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而且如果不能深入到股票内部,当有不符合"模型"的股票上涨时,比如今年熊市的很多股票自最低点启动即进入妖股行情,此时再运用牛市的股价节奏运营模式,还是有看不懂的感觉,看不懂就会导致玩不好。

此时,为了解释这些看不懂的现象,还会有一部分投资者进一步的挖掘,他们会想为什么量价时空在某种特定组合下就会大概率上涨,他们会发现这背后都是资金的运作规律,而资金的背后又是人性。接下来,他们会一边研究其他投资者如何思考,一边研究价格如何运动;他们只关注市场事实上发生了什么,然后思考应该怎么办,而不再过多的去探究涨跌背后的原因了。

能进阶到这里的股民已属少数,可他哪里知道这也只是解决了成功率的问题,风险收益比的问题就立马会摆在他面前,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中,谁又能保证交易会100%成功呢;如若不能,纵使前面99次交易都成功了,可最后一笔交易满仓亏了100%,就又会一无所有了;所以这时候仓位管理又是一个必须迈过的坎,才能再次进阶。

如果解决了仓位管理问题,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股民来说,临盘实战时也会很容易受到盘中股价涨跌机会的诱惑,冲动地、盲目的、随意的展开实战交易。比如,生怕错失赚钱机会或是为了给老婆买个项链,把不符合自己交易模式的股票买进了;持仓的股票盘中一跌,因为害怕被套,在没达到卖出条件时就随意地卖出了。这都属于交易的心态问题,是每一个投机客都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最难迈过的坎,利佛摩尔都在这里栽过几次大跟头。如果你还能坚挺的走过来,那么恭喜你,你基本已经成功进阶为一个合格的交易者了。

总结下来,抱有投机想法的你我他,想要真正获得收益,都必须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的历练,第一阶段,要掌握一套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分析研判系统和实战操作方法;第二阶段,要掌握一套控制回撤的仓位管理体系;第三阶段还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实战心态控制方法;最后才能使得资金曲线稳定上涨,享受复利,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投资顾问:陈展

执业编号:S0110617100004

免责条款:

本报告仅供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入市操作风险自担,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投资行为产生的相应后果。本报告中的信息大多来源于公开资料,未经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或引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者的进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