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近年來網傳無良商家用塑料做假大米在市場販賣,甚至還有製作塑料大米的視頻發佈在網上,視頻裡顯示塑料大米煮不化,還一樣能按成扁的,看起來跟真大米幾乎沒有差異。這讓我們大家在買大米的時候十分擔心,不知道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買到假大米。那麼塑料真的能冒充大米嗎?

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網傳假大米制作過程是把透明袋進行加熱,分條,冷卻後再切成顆粒狀,說是塑料回收之後加工的,然後有人說這就是在製造“塑料大米”。但是事實上如果這個塑料煮不化的話,那就屬於高溫塑料,而高溫塑料屬於高端的塑料了,它的價格遠遠要比大米要高很多,如果商家不腦殘的話肯定不會用貴的東西來假裝成比它便宜的東西來虧本賣。

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我統計了一下大米的價格是一噸3000-5000元左右,而高溫塑料的價格則超過了6000元每噸,如果真的用它來冒充大米,那商家是要哭著揮淚回本大甩賣了。而就算是再生塑料顆粒,它的價格每千克也要比普通大米貴一倍左右,所以再價格方面分析,塑料冒充大米是不可能的。

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我們再從質感上來說,塑料是比較輕的,在洗的時候一定會飄起來,而大米則會沉下去,如果商家用塑料製作假大米,我們買回來一下就能露餡,沒人會繼續購買,並且還會追究法律責任,敢問哪個商家會為了一錘子的賠本買賣把自己送進監獄呢?不良商家可能會用劣質大米冒充好大米,但是用塑料來做大米是絕對不可能的,這點大家可以放心,那麼有人會問怎麼區分大米好壞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兩點。

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第一: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稱為“心白”,在外腹被稱為“外白”。腹白部分米質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澱粉較多。一般含水份過高,收後未經後熟和不夠成熟的稻穀,腹白較大。

市場上出現了“塑料”大米?看看塑料廠員工怎麼解釋

第二: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質的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