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湖涌村第九届四人女子凤艇赛来了!街坊们快去霸头位,睇艇仔!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今年,湖涌村将于3月9日下午举行“湖涌村第九届四人女子凤艇赛”。据了解,当天将有33支队伍共132位参赛选手在河道上拼搏!

放龙地点

下午2点,比赛将在堤田海放龙。随后,队伍需划到村内河涌后绕着村内河涌划三圈,全程约12公里。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最佳观赛区

位于涌罗村的榕树绿道是最佳的观赛区!百年榕树依水而长,绵延成绿道,既可遮阴避阳,亦可挡风雨。并且,此处视野开阔,观赛更舒服!

在湖涌村委会对出的东庙桥口很有“看点”,平阔的河道在此处收窄,非常考验参赛选手的技术!

最佳观赛区:湖涌村委会右转,百年榕树绿道。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出行指引

1、导航软件直接定位湖涌村委会即可;

2、乘坐143路公交车湖涌村站下。

那么这个凤艇赛有乜看头?

南庄君带你抢喝头啖汤!

湖水纯净澄碧、曲折善变,花木繁茂葱茏、秀拔多姿 ,桥榭亭阁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湖涌村如今仍保留着每家都有一条小艇,出入田间鱼塘要划船的水乡传统。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出门见水,举步登舟

湖涌村位于南庄镇北部,河涌交错,有六水四基之称,门前碧水之美。为什么叫湖涌呢?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这里河涌水网纵横交织,故名湖涌村。二是开村之初,这里的村民总是用斗在涌里捞鱼吃,那时候称之为“戽涌”,又因“戽”字粤语读音同“富”,与南庄话中的“湖”读音相近,故后来演变为湖涌村。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湖涌村开村于南宋宝庆年间,距今900多年。一直以来湖涌就是个水乡,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村子仍旧与世隔绝,没有任何陆路连通,村民们无论是在村内出行还是到村外其他地方都需要使用小艇。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因此,每家都有一艘以上的小木艇,现在木艇仍然是村民们必备的交通工具。 “出门见水,举步登舟”,便是村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在桑基鱼塘的年代,草艇被用来运输货物和渔猎,成为村民重要的“搵食工具”,家家户户必有之。甚至,草艇被用来作为嫁娶工具,被装饰成迎亲花艇。水上的迎亲队伍,小花艇取代了大花轿。新婚夫妇相依相偎安坐在艇中,伴着水乡小调,悠悠穿过夹岸的老树。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回到家中。别具一番岭南水乡特色。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这是什么东西?或许大多数湖涌人都知道,就是用来栓草挺的。

草艇文化,代代传承

80年代以前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扒草艇。这跟游泳一样,都是湖涌村村民必须学会的技能。作为长辈,都会教下一代学会游泳和扒艇,代代授之,传承下来!

扒草艇是一项技术活,如果控制不好,艇会一直在水上打转,不能前进,甚至会翻艇落水。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草艇赛源起清代国盛时期,由村民自发举行。由于扒草艇比扒龙舟更容易,且湖涌村村民普遍都会扒草艇,所以拉上两、三个队友,组成几组,便可以进行比赛。“桑基鱼塘”时期起,草艇赛又兴盛起来。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草艇文化,代代传承。在2017年12月,湖涌扒草艇就被纳入了佛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凤艇争流,英姿飒爽

近年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增大,每逢端午等佳节,村委会都会举办草艇赛,弘扬草艇文化。各小组村民踊跃参与,参赛队伍最多达40多支,参赛人数达120多人,上万观众聚首涌两边观看水上“速度与激情”。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何棠/摄

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勇往直前,平静的河水击起波浪。湖涌村妇女扒起草艇起来丝毫不比男儿差。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这周六,

南庄君在湖涌村与你不见不散!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来源 | 上善湖涌

(醉美南庄,南庄人的微信公众号,长按关注)

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扒艇啦!12公里凤艇竞渡,街坊快快来霸头位

爱我请给我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