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骑楼空间是近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产物,主要出现在广州等岭南地区的沿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

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两旁,建筑临街面的底层用柱子架空,底层的墙面部分往里掏空两米左右。这样,便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长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

如今骑楼已成为岭南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

骑楼文化的起源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临街的店屋在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间,也就是著名的“五脚基”,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

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

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骑楼是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

广州骑楼的历史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中国岭南建筑中“干栏”式建筑本已具备某些骑楼建筑的特点。“干栏”建筑是一种上层屋住人,下层架空容纳家畜及杂物的建筑形式。

而广州是一座较早接受外来文化、跨入近代化进程的城市,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西洋建筑和岭南建筑的结合,产生了近代特有的广州骑楼。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近代广州城市建设从珠江边开始,倡导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振兴商业,张之洞参考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的经验,建议在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他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

“一经修筑堤岸,街衢广洁,树木葱茂,形势远在其上,而市房整齐,码头便利,气象一新,商务自必日见兴起。……修成之堤一律建筑马路以便行车,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鳞列栉比。堤高一丈,堤上共宽五丈二尺,石磡厚三尺,堤帮一丈三尺,马路三丈,铺廊六尺。”

可惜这种“铺廊”只在给皇帝的奏折里出现过,张之洞早在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离开了广州,其后他所建议的长堤工程花了17年时间才完成100丈,他的建铺廊之议也只是纸上谈兵。

在1912年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第14条有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这是“骑楼”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上,文中的“铺屋”即是昔日铺廊之意,而“有脚骑楼”则十分形象地说出了骑楼的样子。

此后短短十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这些骑楼建筑的范围是北至德宣路(今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东至东华东路。

当时羊城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别是骑楼的商业空间,被房地产商充分利用,下铺上居,前铺后居,骑楼建筑,好睇好用,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广州骑楼的特色

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以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

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东山骑楼形成的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

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骑楼,是那个时代广州街景的主格局,也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迷人的独特风景。

骑楼作为广州的一个符号,充分地体现了广州的商城特色,更见证了广州的现代化进程。近代广州作为华南经济中心,其商业在向周边辐射的同时,也将骑楼文化带到周边地区,甚至影响到内地许多城市。

一段又一段充满岁月痕迹的骑楼,人们每天在它们的护荫下川流不息,在骑楼底下留下一个个时代的故事。

骑楼有骑楼的风韵。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广州骑楼作为岭南特色建筑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保护广州骑楼的呼声越来越强,很多骑楼得到了翻新和修复。当人们一代代成长,保护这些遗留下来的记忆,成了我们共同的责任。


「建筑风情」广州骑楼,历经风雨的人文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