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扎出来的传奇,为你呈上一张最美的“名片”

湘西凤凰,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说起凤凰,你会想起什么?苗寨,还是沱江边上那一排排的吊脚楼,亦或者是那耀眼的苗族银饰?其实凤凰远不止这些,它还有一项从凤凰飞向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纸扎。

用纸扎出来的传奇,为你呈上一张最美的“名片”

凤凰纸扎历史久远,凤凰的纸扎工艺,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一百多年以前,这一民间工艺就已经繁荣起来,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城有10多家纸扎铺子,散在大街、虹桥、东正街、十字街等处。

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各种纸鸢、飞鹰、蝴蝶、虾、蟹、蛤蟆、美人、戏曲人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凤凰纸扎种类繁多,可分为龙灯水族、狮子走兽、人物神像、虫草花鸟、纸绢风筝、宫灯彩灯、娃娃面具等七个系列。每件纸扎要经过整平竹节骨;破竹;刮篾;篾条作防腐处理;晾干;制作形状篾;纸缠篾;搓纸捻;扎制骨架;裱糊;彩绘;走金线条;装饰;组装等14道工序。每道工序均须按部就班,环环相扣。现今凤凰古城纸扎店的招牌一般名以“纸马人物店”为主。

用纸扎出来的传奇,为你呈上一张最美的“名片”

湘西纸扎具有浓厚的湘西地域特色,汇聚了浓郁的乡风民俗。它取材广泛、结构严谨、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并与湘西土家族、苗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紧密相关联,展现了湘西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了湘西民间的审美情趣。对于研究湘西,特别是凤凰这座古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科技含量、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对外文化交流及旅游价值不可低估。它是湘西一张精美的“名片”。

2006年,凤凰纸扎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保护主体。

用纸扎出来的传奇,为你呈上一张最美的“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殚精竭虑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无数远古的记忆,国家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韶山非遗博览园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作为传承基地和研学目的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