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江南古镇的红色记忆

1949年5月9日,南浔镇耶稣堂门前南西街,从泰安桥至便民桥一段实行戒严,行人绕道而行。耶稣堂内两侧门厅都是发报和电话通讯兵,礼拜堂朝东牧师讲台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大型军事作战地图。

那天下午,来自兵团4个军(20军、27军、30军、31军)及兵直的团级以上干部数百名战将,分别从南浔镇附近驻地(嘉兴、乌镇、震泽、双林、晟舍)赶来南浔,到耶稣堂参加兵团团级干部以上军事紧急会议(又称兵团南浔会议)。


南浔,江南古镇的红色记忆


会议由兵团郭化若政委主持,首先他传达了中央军委、总前委和三野前委的指示,统一攻占上海作战指导思想。接着宋时轮司令员站在军用地图前,对九兵团各军攻占上海的任务作了部署。

在会上,宋时轮还传达了中央军委决定:上海解放后,由第九兵团负责上海市的警备工作。宋时轮兼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郭化若兼任淞沪警备区政委。同时兵团党委作出“一定要打好、进好、管好上海”的保证。

晚上,九兵团还在耶稣堂召开了兵团党委扩大会,兵团党委及军以上干部参加,对贯彻兵团南浔会议精神作了安排。5月11日,九兵团司令部于南浔发出上海外围作战命令,5月12日第20军打响了攻占上海的第一炮。


南浔,江南古镇的红色记忆


大庆楼庆功宴

据已故大庆楼经理钱士荣先生回忆,解放军三野陈毅部队曾光顾南浔大庆楼。那是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的一个晚上,大庆楼已打烊关门,店堂里留一个安徽籍厨师曹富正在值班,突然有人敲门并叫老板开门,当曹富开门后,进来的是位解放军战士,并要见老板。那位战士要求明天中午订81桌菜肴,菜的档次一般化。

第二天早晨,那个战士又来了,介绍了自己是部队的司务长,并且发给每位职工一条红布条,要求每个职工系在胳膊上,作为大庆楼工作人员的标志。

那天中午的庆功宴准备就绪,菜肴品种确实一般化,据钱士荣回忆有炒鱼块、炒肉丝、炒鳝丝、炒肚子、炒三鲜、东坡肉及时令蔬菜之类的粗菜等。由于桌数太多,除少数桌数放在大庆楼,其余放在当时店对面的南浔旅社和南浔茶室(那时南浔旅馆是三层楼),大庆楼临河靠窗四间雅座,据说是陈毅同志和九兵团高级将领就座的,门口立着一位战士,菜肴都经战士之手送到桌上。

席毕,由司务长从干粮袋里拿出华东券结账(华东券是华东地区部队的军用代用券),每桌在2元左右。司务长离开大庆楼时讲明陈毅同志参加了今天的会餐,我们是庆祝部队胜利横渡长江而设宴庆功。

南浔游览景点推荐

小小天安门


南浔,江南古镇的红色记忆


虽按比例缩小,但也不乏庄严气派,有金水河、金水挢、华表和石狮城。城楼上悬挂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画像,系原作者、中央美院周令钊教授与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陈若菊夫妇于2004年5月专程亲临南浔所作。小小天安门的二楼设有“共和国成立要闻录”陈列室,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图字资料展示开国大典的盛况。


南浔,江南古镇的红色记忆


 红军长征追踪馆

当代重走长征路的第一人是南浔籍记者罗开富,他不仅用一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全程,一天一篇发表在《经济日报》上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更是轰动一时。

如今,罗开富重走长征路发现并搜集的一批党史、军史史料以及当年红军留下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物件作为馆藏展品,已成为研究党史、军史和了解党心、民心的珍贵史料,成为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时代英模长廊

时代英模长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各个时代、各条战线上的42位英雄模范人物的肖像和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进步,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理想和信念,用汗水和热血,铸成中华大地上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老红军王定国为时代英模长廊题词。

中国近代私家藏书楼绝唱——嘉业堂藏书楼

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系“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于1920年至1924年建成,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

江南第一宅——张石铭旧宅

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所建,整个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群组成,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玻璃雕堪称 “四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