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瞅好了,“春捂”要捂好這3個部位

 

這幾天的氣溫跟過山車似的,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常讓人猝不及防,一不留神就容易感冒、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俗話說:

春捂秋凍,老來無病。

今天請專家與大家聊聊春捂到底該怎麼“捂”以及如何預防“倒春寒”的4種疾病。

【提醒】你瞅好了,“春捂”要捂好這3個部位


“春捂”到底是捂哪兒?


01 捂腹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肚臍受涼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02 捂背

背為督脈之海,也是陽脈之海,是一身陽氣彙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後背如果受寒,容易陽氣不足,有礙升發。

03 捂腳

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

 特別提示:

 一般來說,春季晝夜溫差比較大,早晚較冷時要適當“捂”。中午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上時可適當減衣;出現“倒春寒”時,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來時,即連續幾天最高氣溫都在20攝氏度以上時,就不能“捂”了。

“倒春寒”要防四類病

春天,人體“冬眠”的皮膚細胞漸漸活躍,毛孔張開。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襲”。以下4類疾病尤其該警惕:

呼吸內科:感冒、哮喘

冷空氣刺激後,會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令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

因此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

  

專家支招:體質弱的人寒冷天氣最好減少出門,出門時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以免著涼。

消化內科:胃病發作

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心內科:心臟受傷

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神經內科:警惕腦梗

春季是腦梗高發季節,特別是許多老人是晚上上廁所或早上一起來就發生中風了。這段時間晝夜溫差大,低氣壓、高溼度,都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

中風急救分秒必爭做到三早:早識別、早求救、早溶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