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昨天跟同事討論現在的教育局勢,上學是搖號的,就近分配的,就算孩子成績好,被分到了差的學校也得認。

好的高校幾乎都是民辦,學習壓力大,學生作業多,家長卻沒從叫苦,反而是學校一般的家長天天抱怨孩子作業多。

我在恐慌,以後我能給孩子創造哪樣的條件,能否讓他自由選擇,能否給他助力?

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不能讓孩子跟我們小時候那樣,在貧困中也能享受樂趣,因為父母也在攀比,家長也在權衡和選擇圈子。

可是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能給孩子留下的最值錢的是什麼呢?花錢出國留學?出錢學技能?花錢上好的學校,好的培訓班?

都不是,我想一個人,一個還算正直的人,最需要具備的不是知識、不是技能,不是見多識廣,是這樣三點:

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1、真實真誠利人利己的做人,會擁有從心而發的踏實和自由。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珍惜自己擁有的,接受生活面臨的困難,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積極樂觀,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都說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禮是我們中國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先教會孩子真誠做人,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才能坦然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長處。

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2、信守承諾,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取之不盡的真正財富。

曾子殺豬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為什麼現在孩子和大人的關係不是很好,因為父母經常因為朋友、工作上的事情,忽略了陪伴孩子,以及對孩子的承諾,父母不守信,還能期望孩子表裡如一嗎?

自古就有一諾千金之說,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不要許諾,但是答應了一定要盡心努力完成,孩子答應爸媽每天幾點起床,讀多少書,考多少分,也是承諾。

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3、自律勤奮,因為,只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人,才能最終收穫。天下聰明人很多,因缺乏自律、不夠勤奮,所以許多人一事無成。

孩子最喜歡跟孩子一起玩,一起玩就避免不了一個問題,分享,我們大人往往也會假裝測試孩子:把你的餅乾給我吃一口好不好?我們很喜歡樂於分享的孩子。

懂得吃一點小虧,願意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其他人,才有可能積累更大的收穫。

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父母留給孩子的不是多少的錢財可以過瀟灑的生活,而是授予做人的根本和生活的技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老話說:窮有窮養的辦法,富養有富養的難處。我們不要憂慮給孩子創造多少的物質條件,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而又充實的人,才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