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當別人拒絕你時,並不表示他們不喜歡你或討厭你,而是對他而言,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幫助孩子看清“拒絕”背後的原因,孩子就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別人的拒絕。

事例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社區附設的兒童遊樂場玩,那裡因為是社區的公共設施,大部分去那裡玩的孩子都互相認識。不過,可能是因為孩子年紀還小,當他開心地對其他孩子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其中有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走過來用身體推開他,對他說:“不要!你走開!”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孩子聽到他們的話,一動也不動站在那邊,看起來很難過。當孩子走過來找我時,我對孩子說:“哥哥他們現在好像不想跟你玩,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然你跟爸爸一起玩好了。”

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到底對不對?看到孩子被拒絕大受打擊的樣子,坦白說我心裡也很受傷,也莫名地覺得那群孩子很討厭。

就連大人被拒絕時,也會感到沮喪,更別說是年幼的孩子了。當孩子被別人拒絕,自尊心受到打擊時,父母在一旁看了定會感到不捨。此時身為父母我們所要做的是要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在旁邊協助孩子?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

1、釐清孩子內心真正需求

當孩子被拒絕時,該如何引導孩子呢?關鍵在於我們把問題聚焦在哪裡?當我們把問題放在孩子被拒絕這件事情上時,很容易就會跟孩子一起陷入悲傷的情緒。

但當我們把重點擺在引導孩子釐清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能夠幫助孩子迅速脫離被拒絕時的失落感,進而找到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上面故事中,那位爸爸告訴孩子:“不然你跟爸爸一起玩好了!”就是很棒的一種引導方式,因為孩子內心真正想要的,只是希望有人可以陪他玩而已。但“哥哥他們現在好像不想跟你玩”這句話就有待商榷,那只是媽媽自己個人的想法,並非事實真相。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或許可以換種說法:“哥哥他們似乎有自己的遊戲想玩,你要不要再去問問看,可不可以跟你一起玩?如果他們還是說不要,爸爸再陪你玩別的,好嗎?”

有時候,對方之所以會拒絕我們,只是因為目前他有其他更想做的事情,並不是因為討厭我們,也不是刻意想排擠或霸凌。當我們試著引導孩子,以正面的態度面對被拒絕這件事,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再和孩子一起思考其他解決方法。

2、讓孩子以健康的心態看待“被拒絕”

“那些孩子不想跟你玩,是你做了什麼事嗎?”

“算了,他們不跟你玩就算了,下次不要再跟他玩了,我們去找別人玩!”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不要對孩子這樣說,這麼說,反而會讓孩子之後真的不想,也不敢再和那群朋友一起玩。我們可以同理孩子的情緒,但不要被他們的情緒影響,不需要急著為孩子“打抱不平”。

當孩子被拒絕時,不是告訴孩子“他們好像不想跟你玩”,而是從旁引導孩子,帶孩子看到事情的真相。“他們之所以不跟你玩,好像是他們有其他更想要做的事。”而這往往才是事實的真相。

當父母能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才能以健康的心態,看待“被拒絕”這件事

3、教孩子學會調整情緒

現實中,有些人之所以會選擇沉默,或是看起來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無法察覺自己處在何種情緒裡,不清楚自己是傷心、痛苦,或是生氣、厭煩,所以乾脆選擇沉默。第二個是,雖然可以察覺自己的情緒,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會壓抑。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孩子們也是如此。當孩子被別人拒絕時,如果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就會比較容易接納這種失落感。倘若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調整情緒,被拒絕時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會容易這麼想:“完了!都沒有人要跟我玩!我是沒人愛的小孩,大家都討厭我!”

相反的,如果孩子懂得調整情緒,可能就會換個方式思考:“沒關係!反正我可以跟別人玩,雖然有點難過,但說不定他們明天就想找我玩了,我現在可以先找別人玩啊!”

上述這兩種想法完全相反,前者會讓人陷入自怨自艾的悲傷中,後者則會讓人抱持著,一切事情都會有轉機的樂觀心態。用不同的態度面對人生,結果自然也不同。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當孩子被別人拒絕時,父母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尤其當父母小時候也曾經遇過被別人拒絕的事時,可能會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進而產生投射心理,而喚起過往不愉快的回憶,而跟孩子一樣難過。

但人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失敗挫折,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是正常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學會調整情緒,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被拒絕這件事

4、以中立的角度來解讀“事件”

先以中立的角度正確解讀“事件”:“他好像不想跟你玩耶”和“他可能目前想跟其他朋友玩”這兩句話的解讀方式完全不同,孩子聽起來的感受也不同。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如果孩子是因為攻擊性比較強,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時,會出現打人或推人的動作,導致其他小朋友不想跟他玩時,也不要直接對孩子說:“因為你愛打人,所以沒有人想跟你一起玩!”

而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告訴孩子:“每個小朋友都喜歡開心地玩,不喜歡被打被推,你覺得可以怎麼做呢?”

看到孩子被拒絕時,父母難免會心疼,但更應該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如果孩子經常被朋友拒絕,父母也需要從旁關心,適時予以協助。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父母無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也無法當孩子一輩子的朋友,但可以協助孩子融入團體生活。不是直接把孩子一個人丟在廣闊的操場上,對孩子說:“你想跟他們玩,就自己去跟他們說啊!”

而是引導孩子如何和朋友相處。當孩子被拒絕時,以正確的方式去理解對方為何會拒絕,也讓孩子從中練習同理別人的心情,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會更有幫助

家長正確引導的對話練習示例

1、以正確的角度向孩子解讀“拒絕”背後的含意。

孩:“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是不是討厭我啊?”

爸(媽):“他們並不是因為討厭你才不跟你玩,或許是有其他事想做,如果你想跟他們玩,可能要稍微等一下喔!”

“爸,他們都不和我玩”,教父母這幾句話,輕鬆引導孩子面對拒絕

2、以正面的態度,教孩子看待被拒絕這件事。

爸(媽)不要說:“算了!不要跟他們玩就好!”,“你要主動去跟他們說啊!”

爸(媽)要說:“要不要試著問問他們,如果忙完了可以一起玩嗎?”,“他們現在正在做其他事,那要不要試著找其他人玩或玩別的呢?”

你覺得這要的說話引導方式會不會更好?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讓我們一起陪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