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是什麼樣的存在

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曾遇到過各種難題,但均被天才科學家們意義破解其奧秘,但探索中也不乏多出一些讓人十分無解的體以至於最聰明的科學家以及最先進的探索儀器都不能稍知一二。今天我們談論的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宇宙中隨處可見的物質。有人或許會文既然是隨處都可見的物質有什麼好神奇的呢?如果這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今天我們一起談論的就真的是這樣一種誤會的存在他肯定是存在的確又是觀測不到的,沒錯這種神秘的物質就是“暗物質”。

科學家早已表明宇宙中約有26%的物質為不可見的暗物質,因其數量極其龐大,因此它的總質量很大。又因其密度十分的小所以我們一直都沒能捕捉與見識到暗物質,但暗物質確實在宇宙學中肯定的一種存在的物質。

暗物質是什麼呢?

暗物質(Dark Matter)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干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數量龐大,因此它的總質量很大,它們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質含量,其中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5%不到(約4.9%)。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

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68.3%的暗能量,4.9%的重子物質,26.8%暗物質組成。

2017年11月30日,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悟空”衛星在軌運行的前530天共採集了約28億顆高能宇宙射線,其中包含約150萬顆25GeV以上的電子宇宙射線。

科學的發起無疑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維持我們的生活與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條件,其中現代物理學研究中暗物質則是肯定的發展課題與研究方向,因為暗物質釋放暗能量,而暗能量據宇宙學理論得知是可以追溯到宇宙起源的關鍵,暗物質與暗能量的研究若取得重大突破勢必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人類揭開暗物質初步瞭解的話也將瞭解到新的知識與能源上的突破。許久以來各國早已展開對於暗物質的專門研究課題但確一直無解甚至都從來沒有捕捉到過這種物質。而研究課題中也不乏出現更加新穎的說法與理論。

暗物質的研究歷程

暗物質是什麼樣的存在

21世紀初科學最大的謎是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存在於人類已知的物質之外,人們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麼,它的構成也和人類已知的物質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質的能量是人類已知物質的能量的5倍以上。暗物質的總質量是普通物質的6.3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佔了1/4,同時更重要的是,暗物質主導了宇宙結構的形成。暗物質的本質還是個謎。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有84.5%是由暗物質構成,但一直未能證明其存在。已有不少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是以“暗物質”的方式隱藏著。天文學家們稱,根據當前一些統計資料顯示,我們平常看不見的暗物質很可能佔有宇宙所有物質總量的95%,而人類可以看到的物質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不到10%。

20世紀30年代,荷蘭天體物理學家奧爾特指出:為了說明恆星的運動,需要假定在太陽附近存在著暗物質;同年代,茨維基從室女星系團諸星系的運動的觀測中,也認為在星系團中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美國天文學家巴柯的理論分析也表明,在太陽附近,存在著與發光物質幾乎同等數量看不見的物質。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學家扎維奇發表了一個驚人結果:在星系團中,看得見的星系只佔總質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質量是看不見的。不過,扎維奇的結果許多人並不相信。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根據對許多大型天體之間,如星系之間的引力效果的觀測發現,常規物質不可能引起如此大的引力,因此暗物質的存在理論被廣泛認同。

2006年1月6日報道,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確定了廣泛分佈在宇宙間的暗物質的部分物理性質。從事此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已準備將此項研究結果公開發表。

2006年,美國天文學家利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星系團1E 0657-56進行觀測,無意間觀測到星系碰撞的過程,星系團碰撞威力之猛,使得黑暗物質與正常物質分開,因此發現了暗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據。天文學家推測,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佔宇宙25%,暗能量佔70%,通常所觀測到的普通物質只佔宇宙質量的5%。因此,探測和研究暗物質很可能導致物理學界新的革命。

2007年1月,暗物質分佈圖終於誕生了!經過4年的努力,70位研究人員繪製出這幅三維的“藍圖”,勾勒出相當於從地球上看,8個月亮並排所覆蓋的天空範圍中暗物質的輪廓。這張圖是通過引力透鏡原理獲得的。馬賽天文物理實驗室的讓-保羅·克乃伯(Jean-Paul Kneib)參加了這張分佈圖的繪製工作,他認為這種“麵包丁”的形狀自25億年以來就沒有很大改變,所以我們看到的也就是暗物質的形狀。

2007年5月16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天文學家小組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到了位於遙遠星系團中呈環狀分佈的暗物質。天文學家們稱,這是迄今為止能證明暗物質存在的最強有力的證據。這一重大發現刊登在上。 研究小組成員、天文學家詹姆斯·傑說,“這是第一次探測到有著獨特結構的暗物質,它的環狀結構與星系團內部星系以及熱氣體的結構截然不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分析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區別,理解引力作用是如何影響暗物質的。

2009年12月21日,科學家在Souden煤礦中發現暗物質,這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發現暗物質證據。其他實驗也在探尋來自暗物質的信號,比如地下氙(Lux)實驗。美國費米太空望遠鏡則試圖定位暗物質,尋找其在空間湮沒(暗物質發生碰撞時,兩個粒子將生成可以被探測器接收到的γ射線)的證據,但目前沒有任何發現。

2010年12月12日,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中

暗物質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於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揭牌並投入使用,錦屏地下實驗室垂直岩石覆蓋達2400米,是當前世界岩石覆蓋最深的實驗室。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一流的潔淨的低輻射研究平臺,能夠自主開展像暗物質探測這樣的國際最前沿的基礎研究課題。清華大學實驗組的暗物質探測器已經率先進入實驗室,並啟動探測工作,而2012年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團隊也將進入這裡開展暗物質的探測研究。

2011年5月,意大利暗物質探測無果,該研究結果質疑其它發現暗物質的結果。有科學研究表明,大麥哲倫星系(距銀河系約16萬光年)未被銀河系的引力撕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暗物質的影響,使大麥哲倫星系倖免於難。

日內瓦時間2013年4月3日下午5點(北京時間2013年4月4日零點),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日內瓦歐洲核子中心,首次公佈其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18年之後的第一個實驗結果——已發現的40萬個正電子可能來自一個共同之源,即脈衝星或人們一直尋找的暗物質。

至2013年,尋找暗物質粒子、研究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探索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奧秘、結合粒子物理和宇宙學的研究已成為21世紀天文學和物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多次指出:“暗物質是籠罩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現代物理學的最大烏雲,它將預示著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

2013年4月18日,美國物理學會的科學家報告稱,在實驗中發現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的信號強度達到3個西格瑪水平,他們發現暗物質的可能性達到99.8%。

2013年4月,當地時間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及其阿爾法磁譜儀項目團隊宣佈的成果,讓人類在認識暗物質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丁肇中團隊藉助阿爾法磁譜儀已發現40萬個正電子,這些正電子可能來自人類一直尋找的暗物質(正電子是反物質,和暗物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阿爾法磁譜儀首批研究成果“將有助於促進對基礎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新的理解”,“我們期盼更多來自這一項目的令人激動的成果”。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重大成果,該成果有可能證明暗物質確實存在。

北京時間2014年9月18日,程林教授團隊與丁肇中合作的AMS項目重大成果發佈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丁肇中主持的實驗室公佈AMS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宇宙射線中過量的正電子可能來自暗物質。丁肇中特委託山東大學程林教授在國內發佈有關成果。在已完成的觀測中,證明暗物質存在實驗的6個有關特徵中,已有5個得到確認。

2017年1月29日,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發表報告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顯示,以特定能量發出的超量X射線令圖表上出現一個隆起。眾所周知,X射線譜線能揭示暗物質的存在[7]。

暗物質是什麼樣的存在

眾所周知,X射線譜線能揭示暗物質的存在。在探索暗物質的路程中是艱難的進展則是微乎其微的,因為目前的多國多地的多樣化的對於暗物質的研究均是是收效甚微來報告的。這也更加表明了暗物質的神秘性,但往往越是艱難的探索與最為深奧的未知一旦探明則對於人類的探索意義往往都是重大的。

有分之理論認為宇宙間的各種天體之所以漂浮於太空之中是因為暗物質在宇宙爆炸時所釋放的暗能量的力量餘暉導致的天體漂浮狀態若此項理論成真那就意味著宇宙中的天體終有一日將會在暗能量的殆盡下回全部下沉直至聚集到一起,或許又會引起下一個奇點的形成而在極大的重力下又會產生新的宇宙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空間或許宇宙的真諦就是這樣週而復始的,對於宇宙這段時間可能是瞬間的而對於我們來說則是看似永恆……。

而探索的慾望總是無休止的或許在研究暗物質時各科所的專家們都會有些垂頭喪氣,而每每這個時候卻總會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近日對暗物質的研究取得了一項重大突破,或將為我們瞭解宇宙中最神秘物質的本質提供新線索。在此次突破中,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名叫“暗物質加熱”的獨特現象存在的證據。

這項新研究指出,暗物質(一種佔宇宙中物質總量27%的隱形物質)可以被星系內部活動加熱、並四處移動。

這條消息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儘管這些只是微乎其微的發現但對於科學來說確是一場意味的改革的重大發現。

暗物質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干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許暗物質是一種比微觀還要微觀的存在吧!也許在我們身邊就漂浮在許多的暗物質,他們可以隨意遊走於我們的身體內部甚至於穿透我們的眼睛,因其十分微小我們不得見而已……。希望終有一日在科學的面前暗物質這種神秘的存在將不再神秘而更多地是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的科技發明吧。(未來如何誰知道呢?)大家怎麼想的呢?對於暗物質這種神秘的存在有何見解歡迎大家踴躍評論留言哦。

綜上所述僅為個人觀點大家需理性閱讀哦。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