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初唐時期將星璀璨、名臣輩出,曾任安西都護府都護、中亞碎葉城的建立者、平定西突厥叛亂的王方翼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個。

【李淵妹妹的孫子,但被趕出了家門,又穿越人士附體致富】

王方翼爺爺是隋朝高官,奶奶是李淵的親妹妹同安長公主。唐王朝建立之後,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都對同安長公主非常優待,這女人活的時間也長,86歲李治時期才去世。

但老王家婆媳之間矛盾很大,同安長公主在王方翼父親去世後把王方翼母子趕出了家門, “居於鳳泉別業”。估計不是嫡長子、嫡長孫,給了一處房子讓母子倆自生自滅去了。

那時王方翼年幼,雖然有個右千牛的蔭封官位,但生活並不富裕。與其他故事當中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不同,王方翼對母親很孝順,事情都是自己做。“乃與傭保齊力勤作,苦心計。功不虛棄,數年闢田數十頃,修飾館宇,列植竹木,遂為富室。”

這是一個很好的穿越小說題材,富家子弟家中內鬥失敗被逐,然後與本房的僕役一起幹活,數年間開墾田地、整修房舍,種植林木,自力更生又重新興旺起來。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敦煌壁畫雨中耕作圖)

其中關鍵是王方翼“燎松丸墨”,燒松樹枝製作書寫用的松煙墨,並以此獲利。

按中國古代松煙墨發展史來看,漢代以使用天然石墨為主,松煙墨也已經出現,三國時曹植詩中就提過“墨出青松煙”,但直到宋代才開始使用。唐朝介於漢、宋之間,松煙墨製作技術已經有了,但尚不完善並未廣泛應用。

估計是王方翼對松煙墨製作方法進行了改良,環境汙染問題當時人不會考慮,應該是在墨的品質、收率、外觀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技術革新,產品廣受歡迎才得以致富,充分體現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比穿越人士普遍製作香皂、玻璃更有可行性。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漢代墨丸和鐵質刮削刀)

【為政一方、造福一方】

後來同安長公主去世,已經年近三十的王方翼才得以回長安為官。當時李治的王皇后與王方翼有親戚關係,王方翼因此被任命到甘肅安定當縣令,也就是個六七品的小官。

安定這個地方位置不錯,位於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上,離長安也不算遠,是個能夠做事的好地方。西北民風剽悍,有大家族皇甫家勢力很大,王方翼誅殺了這個大姓,於是“盜賊止息”,政績突出;

經過若干年的宦途沉浮,王方翼一直在西北為官,除了縣令之外,還當過瀚海都護府司馬、地方上的果毅校尉,經歷頗為豐富,可以算是優秀軍地兩用人才。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甘肅風光)

王方翼人品也很好,史書上專門記錄了王方翼當小官時的一個故事。他的一個朋友因牽連到長孫無忌案件當中被處死,這種涉及到朝廷大佬的案件非常敏感,於是暴屍城西無人敢收屍。

王方翼說朋友死了哀悼是義,為罪人收屍是君王的仁,不仁不義如何能夠為君王效力?於是給朋友收屍並按禮下葬。有人為此彈劾王方翼,李治聽說後表示做得好,並未治罪,從此王方翼才進入李治的視野範圍之內。

後來王方翼被任命為肅州(甘肅酒泉)刺史,這已經是四品高官了。肅州當時城市破敗,周邊盜賊能夠很容易攻入城市作亂。王方翼就修繕城牆、引河水為護城河,訓練士兵巡邏維持治安,保證了一方的平安。

同時,自己出錢製造水力碾磑對外出租,把盈利用在救濟災民、興建貧民集中安置房等各種公共事業上。西北蝗災,其他各州貧窮百姓死亡很多,而肅州竟然無人被餓死,肅州百姓為王方翼立碑紀念。

王方翼執政一方即造福一方,晚年在夏州(陝西靖邊)為都督時,因為發生耕牛的疫病,百姓無法耕種。王方翼遍查文獻,研究出人力耕種的耦耕法並予以推廣,具體方法史書上沒有記載,只說“張機鍵力省而見功多”,並非是笨辦法,解決了百姓的大問題。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西北風光)

【碎葉城的首個建設者】

在肅州當刺史時,唐高宗李治令名將裴行儉為帥討伐西突厥叛亂投靠吐蕃的李遮匍勢力,王方翼作為裴行儉的副手改任安西都護府都護,雖然只是掛名。

裴行儉此行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護送波斯流亡政府國王回波斯領導復國勢力,而大唐當時勢力尚未擴展到波斯,就決定建造碎葉城(現中亞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並駐軍,使碎葉城成為大唐最西的軍事重鎮。

裴行儉是第一個發現王方翼在軍事方面能力的人,王方翼也與程務挺、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並列,是受到裴行儉軍事思想影響而成為初唐名將的人才之一。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碎葉城)

碎葉城築城任務由王方翼負責,“立四面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五旬而畢。西域諸胡競來觀之,因獻方物。”

十二座城門的城市應該算是不小的軍城了,仿造長安城修建,只用了50天就修造完成,最多不過數萬士兵民夫,王方翼還是個非常優秀的項目經理。

規模宏大的碎葉城這麼快就從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而且城牆和各城門設置非常符合軍事學原理,周邊的胡人“莫測其方略”,不知道這樣一座堅城如何才能打得下來,都被震驚了,並開始投靠唐王朝送來了各種土特產。

這些畏威不畏德的鬍子就要靠這樣的東西才能嚇得住,而且也是實在太沒見識,要是他們看到面積還要大數倍的當時世界第一大城長安城不知要震驚成什麼樣子。

(由於資料不足,不知道碎葉城最初建設規模。歷史記載碎葉城有唐軍駐守的時間段是從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到唐玄宗天寶七年,共計68年,這段時間內碎葉城也不斷的建設,現有遺址規模應該大於王方翼最初建設的城市規模,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從古到今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種田、築城的天賦本能。)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長安)

【帶兵打仗也很在行】

史書上對有深遠意義的碎葉城建設只提了寥寥幾句,而對王方翼軍事方面的勝利卻用了很多筆墨來描述。

之後王方翼被任命為天山北麓的庭州(新疆吉木薩爾)刺史、安西副都護。庭州是碎葉城的後方,是後來唐王朝北庭都護府治所,西域重鎮。

接替王方翼擔任安西都護的是一個叫杜懷寶的人,之前也是他。想必是裴行儉知道自己掛帥遠征讓這個人負責後路不靠譜,才把王方翼調來當副手。杜懷寶此人在正史上不但沒有傳記,連名字都只提過一次,充分說明這是個無能庸人。

而李治把這種庸人長期放在西域重地,說明李治也只是個庸人。李治時期西域各種反叛此起彼伏,和李治戰略不明、用人不當是有直接關係的。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新疆吉木薩爾五彩城)

弓月城(現新疆伊寧縣)被西突厥叛軍圍攻,王方翼從庭州出兵,帶領唐軍和歸附的胡人兵馬向西遠征千里(地圖直線距離540公里),在伊麗水(伊犁河)畔大敗叛軍,斬首千級。之後叛軍聚眾十萬抗拒,王方翼又向西轉戰數百里,在熱海屯兵與叛軍連續作戰。

熱海在碎葉城東三百里,碎葉川河谷長達千里,最西是怛邏斯,最東是熱海,碎葉城在中間。此地“雖寒不凍”,在苦寒的西域應該是個適宜居住的好地方,佔據這個區域的遊牧部族必定實力強大。

王方翼與叛軍交戰激烈,流矢貫穿了他的手臂,為了防止主將受傷的消息影響士氣,王方翼用佩刀截斷箭矢,繼續指揮戰鬥;戰鬥持續了數天,帶來的胡人兵將私下密謀,要抓了王方翼一同反叛。王方翼得知後假裝開會賞賜他們,逐一引出去砍了腦袋。當時會場外颳起了大風,王方翼又讓人敲鑼打鼓,所以連殺了七十多個胡人將領而其他人並未察覺;之後王方翼分路進擊,大破突厥叛軍,抓獲判軍首領三百多人,叛亂就此平息。

當時唐王朝對這次叛亂很是重視,派遣裴行儉和閻懷旦等人多路征討,但裴行儉未等出行就因病去世了,而王方翼迅速平定了叛亂,閻懷旦等人沒等離開長安戰事就已經平息;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熱海應該有火山溫泉)

戰時還有靈異事件發生,一次渡河時漲水,王方翼“沉祭以禱”,在水邊燒燒香、行個禮,再往水裡扔些祭品,士兵們就可以徒涉過河了;另外一次也是渡河,水深無船,但一晚上水面結冰,那時可是七月剛剛入秋。第一個故事估計是王方翼為了振奮軍心,偽裝不知道可以徒步渡河的路線;第二個故事只能說新疆部分地區氣候異常,可能存在突然降溫的情況。

此戰用的都是唐王朝在庭州的駐軍,當時北庭都護府還未設置,尚隸屬安西都護府管轄,駐軍並不多。王方翼所能調動的唐軍部隊最多不過一二萬人,甚至有可能只有數千人,加上臨時徵召的各個少數民族部落士兵,就取得了如此大勝,充分體現王方翼在軍事方面的能力。

之後王方翼被任命為夏州都督,終於離開了一線戰場。李治召集王方翼入朝商議邊防軍事事宜,這次王方翼也很會做秀,穿著戰場上的血衣就入朝見皇帝。李治也很配合,問衣服上的血跡怎麼回事,王方翼就把熱海苦戰情況說了一遍,李治也假裝看看王方翼的傷口並表示嘆息。

倆人都很會演戲。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唐高宗李治)

在夏州當都督時,下轄的綏州(陝西綏德縣)發生胡人白鐵餘借宗教造反。這貨先是在地下埋了一座銅佛,很久之後等草長出來後指著這塊地方說見到了佛光。鄉民挖掘,果然有神蹟,白鐵餘藉機傳播宗教斂財,數年後信徒多了之後就聚眾反叛,佔據縣城自稱光明聖皇帝,設置百官,四處殺掠百姓和官吏,焚燒村落。王方翼和程務挺討伐,“飛旝(kuài)擊賊,火其柵,平之”,白鐵餘被擒,餘黨被全部消滅,當真是疾如風、侵掠如火!因功王方翼被封為太原郡公;

後來後突厥從北方入寇,王方翼受命出征,當時武庫中連完整的盔甲都沒有,王方翼用木板畫上老虎的紋路,戰鬥時突厥人的馬匹看到受驚亂跑,王方翼因此取勝,抓獲突厥大將二人。

其他就沒了,王方翼就打了這幾次仗,真正的大仗就是弓月城、熱海那一次。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從王方翼的結局就能看出武則天對唐王朝統治的破壞有多嚴重】

王方翼後來因為王皇后被廢,失去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武則天臨朝稱制後更是對李唐皇室和忠於李唐的大臣下手,先是程務挺被殺,王方翼不但有王皇后的關係,與程務挺也是關係密切,就被捉拿到長安下獄查問,再被流放到崖州,流放途中去世,享年六十三歲。後來武則天退位才被平反官復原職。

王方翼真正的才幹還是在治理地方上,帶兵打仗雖然也是成績突出,但比較起來算是副業。《舊唐書》也把王方翼放在良吏列傳中記載,並對地方官選任的重要程度多加筆墨描述。

《新唐書》當中把王方翼的列傳與郭孝恪、蘇定方、薛仁貴、程務挺等人並列,充分體現了這位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重要地位。

王方翼還寫的一手好書法,與魏徵的兒子魏叔琬齊名,他的三個兒子王寶、王珣、王瑨也都以才學聞名,號稱“三王”。王珣還懟過武則天一次,奏對時武則天問王珣的家族,這小子直接說被廢的王皇后是我姑姑,武則天生氣了把王珣貶到外地當個小官。

只是王方翼的孫子王鉷投靠了李林甫成為李林甫手下第一大將,助紂為虐幹了不少壞事,後來全家被誅殺,算是王家的一個汙點。

破落子弟到富家翁,小官吏到一方鎮守,文武雙全的初唐名臣王方翼

(武則天)

這位初唐名臣,可惜了。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