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2019年3月13日,易县高村镇政府与柿子产业协会组织柏木井、井尔峪村贫困户进行柿树管理技术培训,柿子协会副会长王永旺、秘书长田文杰带队与村委会组织了本次培训,两村三百多人参加了春季修剪实践培训,大家对培训热情高涨,受到老百姓欢迎。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清朝未年高村镇柿农到保定挑宅框到保定卖柿子,当时是保定最知名的特产!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柿树产业是两个村祖辈传承产业,千百年的柿树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人间的冷暖,在古代被称为铁杆庄稼、在多次困难时期救活了一代代的人,在五六十至七八十年代都是稀罕物,然而由于其它地区的大力复制推广,这片被称为贡柿的片区却从此慢慢荒废,修剪管理技术也慢慢落伍了,高村镇政府领导对此一直挂念在心,决定联合易县柿子协会对此进行针对性培训,一定要找到根源。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易县柿子产业协会根据实地走访,决定改变培训方式,以土专家+小农户的”手把手”培训方式对小农户进行跟踪帮扶。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村发展的最强推动力,柏木井两委班子通过外出考察确定大力发展本村的柿子特色产业。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一大早就动员积极的小农户们准时来到现场等待协会土专家的到来,现身说法。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部分绝望的柿农已经开始以四五十元一棵柿树卖掉了,如再不着手改观,恐怕过不了几年柿子产业就消失了!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专家亲自上树为大家手把手操作授课,让大家从春到冬追踪柿树变化,连续四年跟踪服务!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让农户先说说自己的剪法,再让专家点评,找到差距,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为农户讲解理论知识,没有理论只能乱来,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虽身所欲。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井尔峪村农户们也是涌跃报名学习,大家看了修剪方式表示确实不一样,真的好好学习一下,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的柿树有救了!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以前大家以为小农户就应该整合成农场主,这样才能有效管理,但根据实践看来,小农户在农村还需要存在很长时间,现在农村90%还是小农户,小农户的生命力也是最强的,他们的需求一但与技术对接,他们也是最爱学习的人群人,他们渴望得到外面的信息,渴望到外面参观学习。

扶贫路上:培训不能丢了小农户,小农户更需要接地气的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