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的現實樣本——大悟縣三裡鎮望山村產業扶貧的思考

這裡是大別山腹地的革命老區大悟縣三里城鎮的望山村,望山即望高山之意。這裡正處於神奇的北緯30度,風景秀美,物產豐富,享有“中國烏桕之鄉”、“ 中國板栗之鄉”、“ 中國名茶之鄉”; 稻田景觀獲評“中國美麗田園” 。這裡的水稻生長期長,光照富餘,晝夜溫差大,水源純淨充足,遠離工業區,無任何汙染,實為天然稻米產地,自古就有“三里城出米仁”的美譽,傳說中王母娘娘隨玉皇大帝南巡,下榻娘娘頂,當地的老百姓把自己種的稻米送給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品嚐,向來飯量很小的王母娘娘看到這顆粒飽滿、色澤晶瑩、清醇可口的米飯連吃了兩大碗,故為“娘娘米”。

望山村是個大村,13個組,16自然灣,1703人,有田地2750畝,山林3017畝,其特色是栽種油茶、青茶800餘畝,其餘是松樹間雜楓樹自然林,山風一吹,松濤陣陣,一派高山風光。另一大特色就是近3000畝的稻鴨香米,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連續幾屆參加農博會獲得好評,現已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成為舌尖上的安全食品,也是消費者的放心食品。

2016年,我們孝感市司法局精準扶貧工作隊有緣駐進望山村,成為望山村的一員,對村情村貌村民的所想所盼有一個近距離的瞭解,甚至直接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真正是接地氣;也為村裡的發展諫得上言,獻得上策。也為我們駐村工作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是和更嚴峻的挑戰。

我們來調研一下 “稻鴨香米”為什麼能走出深閨,走向全國,打出品牌,形成產業?一是以人為本,有一顆振興鄉村的事業心的領頭人;二是有一個好的地域環境,利用自然優勢,因地制宜,發揮特色。望山村這兩點都具備。

正因為當地有出好米的美譽,十年前,望山村曾經當過軍人的農民後又被選上村副主任的鐘修平和返鄉創業的兒子,決定發揮當地優勢做好“米”文章,通過摸索,結合當地歷史上就有出優質稻米的天然條件,培育種植稻鴨香米。採用獨特的稻鴨共育模式,利用鴨子在稻田裡除草、除蟲、中耕施肥。稻田裡不施用任何化肥、農藥,而鴨子也不用喂飼料,吃草和蟲子,也是生態環保,天然長成,年底也能賣個好價錢,縣城內各大酒店、餐館紛紛搶購,實現了雙倍收入。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質量講究,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日益被人們關注的今天,生態環保品質優良的稻米肯定更受歡迎,由此生產的稻米品質更加大好,純正自然,清香可口、優質安全、健康益壽,果然,該產品一出來就深受消費者喜愛,很快暢銷全國各地。

2011年,鍾修平成立中旺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長期流轉耕地3000畝,從業人員56人,季節性從業人員120人,帶動精準扶貧對象戶就業35人,實現稻鴨共作面積3000畝,養鴨20000餘隻,種植的稻鴨香米 在2016年被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從國家大的生態環保層面上來看,老鐘的合作社也是在為社會作貢獻的。過去,農民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地力下降,土壤板結,糧食減產,品質降低,一直是農業發展的困境。而且,農藥汙染也是有目共睹的,看看水田裡的生物就知道。過去,田溝裡到處都是魚蝦、泥鰍、鱔魚,如今已全部絕跡。我們一直喊著提出生態農業,但實際上明顯的農業汙染一直沒人抓,一些存在的具體問題,大家又忽視了。長此下去,中國農業令人堪憂!

國家應對“農達” 除草劑控制性使用,“農達” 巨毒,除草效果雖好,但是毀滅性嚴重,汙染嚴重,有害無利;沾染上稻穀、蔬菜,人吃了慢性中毒;那麼牲畜如牛、羊、豬吃了沾染農藥的青草飼料和稻草,也會慢性中毒,而人食用了豬牛羊肉是不是也慢性中毒呢?毒素在體內日積月累地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為什麼現在的各種疑難雜症、怪病多起來?癌症、腫瘤也在瘋狂地擴散,是不是跟農業汙染、食品安全有關係呢?由於土地的汙染,有毒的土地長出來的糧食自然有毒;化肥灑在田裡,只有一小部分被農作物吸收,大部分殘留在土壤中;農藥施在莊稼上,也有一部分殘留在農作物上;所以,糧食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也一直是農業的困境。

再看看老鐘的合作社種植的區域,河溝裡的水是清的,又有魚蝦遊戲了。說明生態變好了。如果全國農村都像老鐘的合作社這樣愛惜生態,重視環保,那中國的農業就有希望了。現在,國家馬上要進行土壤改良,老鐘的合作社可以說走在了農業的前列。

我們孝感市司法局精準扶貧工作隊2016年駐望山村以來,同他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見證了他們的發展道路,並且同他們一起為“稻鴨香米”這個新生企業獻計獻策,為了實實在在幫助老鐘的合作社資金週轉,隊長把自己家裡的存款都拿出來支持合作社了,救了老鐘的急。

同時我們還幫中旺的“稻鴨香米”出主意,找銷路,既推薦他們的產品參加各種農產品展銷會提高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又通過電商平臺擴大銷路,還幫助他們擴大種植。不僅如此,駐村工作隊還組織有關單位為完善企業的達標作努力,請有關部門論證,提供檢驗報告,申辦綠色食品證書,既對稻鴨香米是個品牌宣傳,又能對產品質量是個監督,為企業以後走向市場提高競爭能力。還利用法律手段對老鐘的合作社完善機制,保護品牌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們是一個務實的駐村工作隊,在駐紮望山村裡幫助村裡身體力行地做了很多實際工作。作為司法部門的工作隊,利用自己的業務優勢,在群眾中多次開展法治教育和法律宣傳,這恰是農村薄弱的方面;駐村以來,村裡再沒有打架鬥毆的事件,更沒有刑事案件發生;鄰里和睦了,互相幫助的好人好事多了,村風也變好了。望山村正在創建湖北省“法治建設示範村” 。

如果不真正紮下來,在這裡不用說開展工作,得到村民的信任都難。只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去一個村民家調研,都可能被村民家的狗咬到。但我們駐村工作隊員同村民打成了一片,甚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由於經常去村民家,瞭解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對在外打工的家庭,問家裡沒有人手搞農忙怎麼辦?人手不夠,我們就去主動幫忙;還親自打電話給打工人群詢問在外過得怎麼樣?身體好不好?有沒有困難?想不想父母、孩子?由於到村民家去得勤,灣子裡連狗都不咬我們。村民稱讚說:“毛澤東時代的工作隊又回來了!”

望山村書記盧朝寬說:“村裡有一個好的農業企業,一個好的農業合作社,就能帶動一大片農民致富。又加上有一個好工作隊,我們村能不發展嗎?”合作社老鐘的兒子鍾銳說:“企業發展了,合作社壯大了,還幫助當地農民一塊種植稻鴨香米,讓他們的糧食都賣個好價錢。”

2017年11月17日,為期四天的“2017第十四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拉開帷幕,大悟農特產品亮相博覽會,受到廣泛關注。在大悟展區,清香的稻鴨香米引來了眾多顧客的品嚐,銷量一直很好。

2017年12月16日, 荊楚美味年終評選活動圓滿結束,共評選出10家“荊楚美味之湖北十佳地標好網貨”、40個“荊楚美味之湖北好網貨”及6家“荊楚美味之特別推薦地標好網貨”。“稻鴨香米”入選“荊楚美味之湖北好網貨”。

好產品終究要出深閨,走向世界的。

2018年2月8日,“大別山稻鴨香米” 參加了上海新春農產品大聯展,走上海市民除夕餐桌!

2018年6月25日又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暨首場產銷對接活動,受到了經銷商們的青睞。

2018年8月6日,“大別山稻鴨香米” 再次參加了在河南省駐馬店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暨中部六省綠色食品展銷會,獲得入會者的良好讚譽。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農博會上,稻鴨香米代表大悟縣優質特色農產品再次參展,駐望山村工作隊利用休息時間去農博會展臺上宣傳稻鴨香米,充當宣傳員角色,為展臺上贏得了人氣。

“稻鴨香米”形成產品後,又能帶動村民致富,平常每天用工50人以上,收割季節每天用上達百人。青年農民汪樂說:“過去在外打工顧不上家,顧不上照料老人和孩子,人在外打工,心卻不安。現在在家門口打工多好,又能照顧家裡,每年的收入也能掙個好幾萬。” 連不能參加繁重體力活的困難戶也能找到活幹,在合作社放鴨子,活也不重,早上打開鴨棚竹門,讓鴨子在稻田覓食吃蟲呷草,黃昏時鴨子自動回寮,清點一下,關寮門。夏天為了防止人偷,支一帳篷在鴨寮邊睡覺看鴨;看螢火蟲在田野夜空飛動,聽水田裡“咕哇、咕哇” 的蛙鳴,蠻有一番詩情畫意!

駐村幾年來,我們深切體會到:老鐘的合作社在農業上走生態,走環保,走特色,走高端,這是很有眼光的,這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尤其是目前糧價走低,糧農都受到銼傷,但老鐘的稻鴨香米不受影響,反而一路走好。這說明老鐘的種植經營模式和思路是對的。

但我同時也發現農村存在許多問題:現在農民不愛土地,身為農民,不愛農村,不重視農業。是的,農業比較效益低,種田虧本,都紛紛到外面打工去,而一旦打工經濟疲軟了,他們怎麼辦?最終要回農村吧!但六十年代的農民老了種不了田,七十年代的農民不喜歡種田,八十年代的農民不會種田,九十年代的年輕農民不談種田。農村將種田斷檔,後繼無人。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8億農民,不搞農業幹什麼?就是城市化率達到一半,也還有7億人要種地,不種地吃什麼?所以只有像老鍾這樣的人來種地,農業才有希望,鄉村才能繁榮。幸喜中央英明,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現在,我駐村時看到,農民只會種植傳統稻穀,品質上不來,糧價自然低迷,農民就只種點口糧田,其餘全部拋荒,大量的耕地浪費。老鐘的合作社就把他們的拋荒的田都流轉過來。把你的田用機械化種好,還讓農民在合作社打工,過年還給你有優質好米吃,你還不滿意嗎?農民都樂呵呵的。開始也有的農民不理解,後來發現老鐘的合作社是動真格的,大部分農民主動找他,把田給他。所以,老鐘的合作社越來越壯大。

現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非常及時,農田荒蕪了,農村破敗了,農村要發展,鄉村要振興。事關國家的興旺發展大業!正如鄉村振興20字方針說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望山村也可以說是鄉村振興的典範。

長期以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必須解決好。所以我們要提出“產業興旺”,農村的髒亂差突出,所以我們要提出“生態宜居”,農村文化落後,村民素質有待提高,在“治理有效”的努力下,通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才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杜絕黃賭毒,實現“鄉風文明”,最終達到“生活富裕”。因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一套完整的體系。

曾經,我們為了過分地強調抓經濟,追求GDP,冷落了農村,鄉村的教育和文化越來越沒落,鄉村的土地、水和空氣也愈加受到汙染。現在中央終於意識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望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村委會常務副主任、中旺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鍾修平也談到:“如果我的稻鴨香米打出了牌子,打開了銷路,我肯定要擴大種植,在周邊流轉更多的土地,讓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按我的種植模式和技術統一種植,統一管理。既帶動了農民致富,又讓農業興旺起來,成為一個有奔頭的產業。”

是的,鄉村振興最關鍵的是產業興旺,最核心的是農業發展。大宗農產品要品牌化,高、中低端的農產品都要品牌化,要走品牌化、品質化的道路。特色農產品要高端化,因為特色農產品是獨特的稀缺資源。科技創新要綠色化,不僅要產量,更要質量。(來源: 孝感市司法局駐望山工作隊隊長 卜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