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五夫镇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晋代中期,迄今已有1700余年。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教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古街、兴贤书院、朱子巷等历史遗迹。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兴贤古街

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遗留下极其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孝宗时肇建,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兴贤书院就有重要的功劳。书院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巷

巷子路口立有“朱子巷”石碑,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镇近50年,在这些年中,他无论是幼时上学,还是成年后,探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五夫镇不仅有朱熹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水清、莲甜、花香的乡土神韵。每年仲夏时节,五夫镇的万亩荷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人纷至沓来。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五夫是“白莲之乡”,特产自然少不了莲子以及“朱子孝母饼”。相传,朱子每次出门远行游学归来,都要亲自制作大量汤饼贡奉母亲,漫漫长日,以慰母亲思儿之情,遂称此饼为“朱子孝母饼”。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朱子故里,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竟是入选“双世遗”的重要资本

所以到了朱子故里,千万别忘了带盒孝母饼回去给家中的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