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国并未面临“明斯基时刻” 经济增长目标不要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中国目前并未面临“明斯基时刻”,因此去杠杆的节奏可以温和一些。他认为,如何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当前经济决策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中国存在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面临‘明斯基时刻’。”余永定周六在出席“2017腾讯风云演讲暨原子智库年会”时表示,正确判断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面临“明斯基时刻”,事关中国能否正确把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和维持必要经济增长底线之间的度。

他说,如果我们认为中国离“明斯基时刻”近了,不但要抓紧去杠杆、收紧货币政策,可能还要降低经济增速,但如果我们认为还没有面临“明斯基时刻”,那相应的政策就不必操之过急。

余永定将“明斯基时刻”解释为“轮番的”、“螺旋式的”资产价格急剧暴跌。依据美国的经验,他指出,“明斯基时刻”的出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金融资产价格暴跌,二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枯竭,三是资本金无法得到补充,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就中国而言,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还没有见到“明斯基时刻”到来的迹象。

他说,股市自2015年暴跌后,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债市虽时有违约事件发生,但今年的情况总体好于去年。银行方面,虽然房地产贷款增长很快,但一方面中国出现房地产价格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中国不存在美国式的“次贷,国内个人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很高,即便房价下跌,也不会对银行形成像次贷在美国所形成的那种严重冲击。同时,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银行资本充足率则相对较高。

在余永定看来,中国距离“明斯基时刻”最近的时候是2015年,现在可以说正在从危机的边缘后退。要防范“明斯基时刻”的到来,政府必须做好四件事,即坚持资本管制、抑制企业杠杆率上升、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失控和压缩影子银行套利空间。

余永定表示,一方面中国金融依然是脆弱的,对任何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都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中国必须保持足够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去杠杆’要温和一些,不要‘一刀切’。利息率要适当一些。”他说,“如果‘明斯基时刻’对我们来讲不是现实威胁,还是要注意调整一下(政策),在一定情况下让利率适度低一些。”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某些原因陷入债务陷阱,最终被拖垮,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应把利息率压低,为民营企业注入活力。

余永定指出,在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也是必要的,而6.5%的增速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他反复强调,必须把握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守住经济增长底线之间的度。“只要我们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还能在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保持在6%或者是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