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在屠呦呦獲獎座談會上的發言

10月8日,“科技界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座談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談到自己的三點感想,《知識分子》根據會議錄音整理如下。

施一公在屠呦呦獲獎座談會上的發言

文|施一公(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

講三點感想。

一,屠老師獲獎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當年的環境下,科研條件一定是極其艱苦,科學家甚至親身試藥,具有極大的犧牲精神。今天的情況與當年大相徑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經費分配、科技評價標準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須要埋頭專業、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長期努力創新。

二,聽到這個消息,既激動,又擔心。一方面由衷地高興和激動,另一方面又擔心大家過度解讀獲獎、走極端。中國是個大國,應該實事求是地允許多種科技評價標準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從一個單一模式走到另外一個單一模式。

青蒿素這樣的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的應用研究課題是集體攻關,過去適合,也許到現在還適合,這和基礎研究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領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響因子引用率作為評價標準。就算在基礎研究領域,也不該一味用SCI、影響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標去評價,這事實上是在束縛我們科研人員的創造力。

另一方面,中國今年獲得了藥物開發的諾貝爾獎,就立即出現論調認為中國的基礎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這樣,就叫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基礎研究需要長期投入。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需要強大的基礎研究,這既是培養人才的機制,也是中國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以我借這個機會呼籲一下,中國要允許多種科研評價並存,要實事求是,要根據不同的領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評價標準。

三,屠老師1930年出生,今年85歲高齡,您代表中國老一輩的科學工作者,對中國、對世界、對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現在,接力棒已經到了年輕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國今天的年輕人一定能夠很好地把接力棒接過來、傳下去,不負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厚望。

儘管如此——我最後還是要說一句——中國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時候。即我們再拿幾個諾貝爾獎、再取得幾個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現幾個重大新藥創制,即便到了那時,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對人類文明做出過歷史性貢獻的民族來講,也都是應該的。我們目前對於世界文明的貢獻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我們做得更好。

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