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蝈蝈
1979年12月27日晚上,进驻喀布尔的5000多名苏军占领阿富汗首脑机关,打死了阿富汗领导人阿明,扶植卡尔迈勒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富汗境内。
从28日开始,苏军在边境集结的6个师,从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进攻。
1月2日,东西两路苏军在坎大哈会师,一周之内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控制。
阿富汗政府军几乎没有抵抗,归顺了卡尔迈勒政权。
但是接下来,苏军却跟反政府武装进行了9年多的长期战争,始终无法取胜。
1988年,苏联和反政府武装达成了日内瓦协议。
1989年2月,苏军完全撤离阿富汗。
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物资消耗,最终以失败告终,两年后,苏联解体。这个结果,当时作出出兵决策的苏联领导人恐怕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他们当初为何要作出出兵阿富汗的决策呢?决策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动机。
一、苏联出兵的直接原因是阿富汗新政权出现了离心倾向
1953年,有红色亲王之称的达乌德出任阿富汗首相,为苏联向阿富汗渗透提供了机会。
从1954年到1979年,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的援助,除了工业方面的投资,很多援助都是直接赠送。
比如1960年,苏联赠送给阿富汗3万吨谷物。
1974年,苏联直接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帮助阿富汗建设天然气管道等21个项目。
1977年,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4.25亿美元贷款,用于喀布尔7年建设计划。
所有经济项目所需的技术和专家全部由苏联提供,加强了阿富汗对苏联的依赖。
在军事方面,苏联除了直接提供军事装备,还负责训练军官,建设基础设施。每年有超过100名阿富汗军官在苏联受训。
从1956年-1978年,阿富汗在苏联接受训练的军官高达3725人,而到美国受训的军官只有487人。
除了经济和军事的渗透,苏联还直接扶持共产主义性质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进行政治控制。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于1965年,内部分为两派,旗帜派和人民派。旗帜派的领导人是卡尔迈勒,人民派的领导人是塔拉基。
两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旗帜派倾向于走温和的改良路线,而人民派倾向于激进的革命路线。人民民主党很快就于1967年分裂了。
苏联起初没有特别在意这种分裂,而是采用平衡的手段,试图在两派中找到平衡点。
1973年,达乌德在旗帜派的支持下发动政变,结束了阿富汗的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
不过达乌德掌权后,就开始清洗旗帜派,并且宣称“阿富汗不属于任何大国集团”。
1977年,达乌德颁布新宪法,取缔了旗帜派和人民派,公开转向。
苏联当然不能忍,撮合了旗帜派和人民派,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再次成立。
1978年,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推翻了达乌德,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塔拉基任总理,卡尔迈勒任第一副总理,原人民派的阿明担任副总理兼外长。
塔拉基上台后,立即全面倒向苏联,在国内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对,一些部落开始叛变。
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塔拉基先排挤了卡尔迈勒,然后跟阿明的矛盾又开始加剧。
由于阿明不好控制,苏联支持塔拉基干掉阿明。结果阿明先发制人,干掉了塔拉基,而且还跟美国缓和关系。
对于苏联来说,自己在阿富汗辛苦经营了十几年,眼看着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塔拉基的死,苏联无论如何也要讨个说法,不然还怎么带领东欧的那帮小弟。
于是,勃列日涅夫决定,一定要对阿明采取措施。
二、从地缘政治来讲,阿富汗对苏联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阿富汗位于亚洲腹地,同时又属于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毋庸多言,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威逼整个中东地区,包围波斯湾,控制石油通道。
二战之后,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很有效。但是进入70年代,埃及首先摆脱了苏联势力,接着伊拉克、叙利亚也走上了民族主义道路,开始发展跟西方国家的关系。土耳其则是北约成员,跟苏联关系一直不睦。
苏军战机从阿富汗起飞,20分钟即可抵达波斯湾。控制住阿富汗,才能威慑中东各国,保住既得利益。
此外,阿富汗和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接壤,中亚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控制阿富汗,可以避免阿富汗出现原教旨主义政权,防止宗教极端势力对中亚的渗透。
从苏联的全球战略来说,阿富汗是关键的一环。苏联在欧洲和美国对峙,在东方则面对中国这一巨大屏障。东西都动弹不得,唯有采用中央突破的方法。
占据阿富汗,西可包围波斯湾产油区,东可控制印度,与苏联在东南亚的攻势相策应。还实现了苏联从陆地上包围中国,牵制美国和日本的战略。
控制了阿富汗,还能策应在印度洋活动的苏联海军力量,可以帮助海军获得印度洋的立足点。
70年代,苏联海军经过大力扩张,变成了一支全球海军,与美国在全世界争雄。
印度洋是贯通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阿富汗让苏联打开了前往印度洋的通道,强化对印度的控制,为海军提供活动基地,实现其称霸海洋的野心。
三、美国对外战略的收缩刺激了苏联扩张的野心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经济达到美国60%,而军事实力几乎和美国不相上下。
与此同时,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却在下降。随着西欧经济的复兴,西方阵营开始分化。而越南战争则让美国陷入了泥潭。
由于长期的财政问题,美国不得不采取收缩战略。
在苏联向阿富汗全面渗透的时候,美国也没闲着。美国也在提供各种援助,试图让阿富汗远离苏联。
不过美国主要提供的是军事援助,对阿富汗的经济没有帮助。而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领土争端,美国偏袒巴基斯坦,令阿富汗非常不满。
60年代以后,美国减少了在阿富汗的援助,影响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1979年2月,伊朗爆发了革命,亲美的巴列维政权被推翻,建立了反美的伊斯兰政权。没多久,伊朗又爆发了人质危机。
伊朗一直是美国扶植的,用来确保中东利益以及遏制苏联南下的支柱。现在这根支柱倒了,美国被搞得焦头烂额。
从全球形势以及阿富汗内部局势来说,苏联出兵的条件极为有利。
四、苏联不太正常的决策机制导致了最后的出兵
塔拉基上台后,由于执政力量太弱,曾经请求苏联出兵,结果被苏联拒绝了。
阿明打死塔拉基后,阿富汗局势恶化。
苏军驻喀布尔的代表对阿富汗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苏军总参谋部根据代表们获得的信息,最初也是拒绝出兵的。
但是克格勃的代表却认为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阿明赶下台。
70年代,苏联的决策机制由集体领导变成了个人集权,勃列日涅夫独揽党政军大权。
重大问题本来应该由苏共政治局全体委员讨论决定,但是1973年以后,所有重大问题都只是由四个人来定夺:总书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克格勃首脑。
在阿富汗出兵问题上,苏军总参谋部没有发言权,他们曾经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表达过拒绝出兵的想法。但是乌斯季诺夫是个外行,并非职业军人,他是由勃列日涅夫任命的。
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是个不倒翁,从来不会表露明显的政治立场,此人历经斯大林时代、马林科夫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以及安德罗波夫时代,一直屹立不倒。戈尔巴乔夫也是他极力推荐的。
安德罗波夫作为克格勃首脑,他受到的信息当然是克格勃的代表从喀布尔发来的,因此,他是支持出兵的。
最后,四人会议上使用的也是安德罗波夫提供的材料。这种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四人最终做出了出兵阿富汗的决议。
决议作出后,他们“请”其余的政治局委员签名。没有人会有异议,因为如果和总书记意见相悖,就意味着会被清除出去。
就这样,苏军总参谋部虽然否定出兵,但是党指挥一切,苏军也很无奈。
最终,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了攻击。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呦。
<strong>
迷蝶梦文史社
从沙皇时代嗯,俄国就爆发出了强烈的野心,其实他们主要目的不是阿富汗,是想通过控制阿富汗的形式,然后把他们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伊朗和巴基斯坦,最后可以南下印度洋,苏联入侵阿富汗,只是对沙皇时代包括彼得大帝时区,俄国南下印度洋的一种延续。
其实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比如帖木尔,成吉思汗,亚历山大,这些鼎鼎有名的人物都曾经站立在这一方土地上,可以说阿富汗就见证了很多国家的兴衰荣辱,列强们都希望在阿富汗达到自己的目的,前苏联,英国,乃至于前些年的美国,都曾在阿富汗发动战争,如果要评价这些国家,应该说没有赢家,谁也没在这片土地上获得多大的成就。
从地理位置上说阿富汗其实是比较贫瘠的,他的邻居伊朗,石油和粮食的出产丰富,不过他也有他自己的优势,比如绿宝石。煤矿,铜矿,黑羔羊,肥尾羊。但是这些都不是引起世界列强们好奇的原因,最吸引他们的还是阿富汗的地理位置。
历史上彼得大帝就曾经告诉他的后来人,应该把俄国的势力范围推进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还有印度地界,他希望有一天俄国可以自由的出入印度洋,他曾经在他的遗嘱中规划了三条俄罗斯南下海洋的路线,一条是从南高加索经过伊朗到波斯湾,一条是从黑海经过土耳其到达地中海,还有一条是经过阿富汗,而阿富汗这条通道是最近的一条通道,控制了阿富汗,就意味着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走出了控制世界的第1步。
其实唐朝大将苏定方,曾经攻灭了吐火罗,吐火罗当时向唐朝称臣,而吐火罗,其实只是占当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方,唐朝还在阿富汗设立了波斯都督府,后来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大唐要往西部扩张,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然后爆发了怛罗斯之战,这是大唐帝国战败,失去了对这个地方的控制权。葱岭(帕米尔高原)的西边全部被阿拉伯人控制,如果唐朝不战败,也许今天那里还是我们的领土。
英国历史上曾经好几次入侵阿富汗,在1919年阿富汗宣布独立成为自由国家,英国开始了最后一次入侵阿富汗,而英国人这时在印度,也遭受到了印度的反抗,与此同时,苏联和阿富汗建立外交关系,承认阿富汗的独立地位,英国在两年之后不得不签订条约,承认阿富汗的独立,我国也在1955年和阿富汗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
在达乌德国王执政期间,其实他和苏联的关系一直比较好,曾多次来往于苏联,而赫鲁晓夫也两次访问阿富汗,达乌德下台的那一段时间大约有10年,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几亿美元的援助,并且向阿富汗提供很多的武器,后来达乌德在苏联情报人员的帮助下,发动了政变,重新上台,宣布阿富汗为共和国。
达乌德重新上台以后,其实他并不像苏联人所想象的那样听话,它游离于美苏之间,等到地位巩固之后,他想摆脱苏联的控制,阿富汗人民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在1878年4月发动了10月革命,推翻了达乌德的统治,阿富汗人民党总书记上台,阿富汗开始各种和苏联的合作。后来人民党两个派系还有他的两个领导人之间发生矛盾,阿明在9月革命当中胜出。
阿明上台之后处决了很多反对他的人,而在这个时候,阿富汗的国内出现了几种反对他的武装组织,逊尼派组织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而什叶派则得到了伊朗的支持,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武装组织…这个时候阿富汗国内的各种地方武装已经占领了国内大半的土地,在这种态势下,苏联觉得阿富汗的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兵的地步。
苏联为了达到他出海的战略意图,派出了12.5万人,2000辆坦克,2000多门火炮,1000多辆步兵战车,2万多辆汽车,还有300多架各种飞机,对阿富汗发动了侵略。但是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长达9年时间的入侵,总共用掉了差不多200多亿美金,而阿富汗对苏联的反抗从来就没停止过,据说在阿富汗总共有5000多支游击队,将近20万人,他们控制着阿富汗大部分的面积,苏联经过几年的努力,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苏联这场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总共消耗掉200多亿美元,还有很多人在阿富汗得病,战死,国内的经济也被拖累,1986年苏联撤出了少量的军队,然后1988年开始大撤军到1989年2月15日,撤军全部结束,而两年之后,苏联宣布解体,阿富汗号称帝国的坟场,可以说实至名归,英国,美国,苏联都曾经入侵阿富汗,但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从来没有讨到好处,相反的,由于周边邻国还有美国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对阿富汗境内武装的援助,才导致了今天众多的恐怖组织。
唐僧他不懂爱
1979年12月27日晚上,进驻喀布尔的5000多名苏军占领阿富汗首脑机关,打死了阿富汗领导人阿明,扶植卡尔迈勒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富汗境内。
从28日开始,苏军在边境集结的6个师,从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进攻。
1月2日,东西两路苏军在坎大哈会师,一周之内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控制。
阿富汗政府军几乎没有抵抗,归顺了卡尔迈勒政权。
但是接下来,苏军却跟反政府武装进行了9年多的长期战争,始终无法取胜。
1988年,苏联和反政府武装达成了日内瓦协议。
1989年2月,苏军完全撤离阿富汗。
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物资消耗,最终以失败告终,两年后,苏联解体。这个结果,当时作出出兵决策的苏联领导人恐怕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他们当初为何要作出出兵阿富汗的决策呢?决策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动机。
一、苏联出兵的直接原因是阿富汗新政权出现了离心倾向1953年,有红色亲王之称的达乌德出任阿富汗首相,为苏联向阿富汗渗透提供了机会。
从1954年到1979年,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的援助,除了工业方面的投资,很多援助都是直接赠送。
比如1960年,苏联赠送给阿富汗3万吨谷物。
1974年,苏联直接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帮助阿富汗建设天然气管道等21个项目。
1977年,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4.25亿美元贷款,用于喀布尔7年建设计划。
所有经济项目所需的技术和专家全部由苏联提供,加强了阿富汗对苏联的依赖。
在军事方面,苏联除了直接提供军事装备,还负责训练军官,建设基础设施。每年有超过100名阿富汗军官在苏联受训。
从1956年-1978年,阿富汗在苏联接受训练的军官高达3725人,而到美国受训的军官只有487人。
除了经济和军事的渗透,苏联还直接扶持共产主义性质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进行政治控制。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于1965年,内部分为两派,旗帜派和人民派。旗帜派的领导人是卡尔迈勒,人民派的领导人是塔拉基。
两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旗帜派倾向于走温和的改良路线,而人民派倾向于激进的革命路线。人民民主党很快就于1967年分裂了。
苏联起初没有特别在意这种分裂,而是采用平衡的手段,试图在两派中找到平衡点。
1973年,达乌德在旗帜派的支持下发动政变,结束了阿富汗的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
不过达乌德掌权后,就开始清洗旗帜派,并且宣称“阿富汗不属于任何大国集团”。
1977年,达乌德颁布新宪法,取缔了旗帜派和人民派,公开转向。
苏联当然不能忍,撮合了旗帜派和人民派,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再次成立。
1978年,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推翻了达乌德,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塔拉基任总理,卡尔迈勒任第一副总理,原人民派的阿明担任副总理兼外长。
塔拉基上台后,立即全面倒向苏联,在国内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对,一些部落开始叛变。
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塔拉基先排挤了卡尔迈勒,然后跟阿明的矛盾又开始加剧。
由于阿明不好控制,苏联支持塔拉基干掉阿明。结果阿明先发制人,干掉了塔拉基,而且还跟美国缓和关系。
对于苏联来说,自己在阿富汗辛苦经营了十几年,眼看着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塔拉基的死,苏联无论如何也要讨个说法,不然还怎么带领东欧的那帮小弟。
于是,勃列日涅夫决定,一定要对阿明采取措施。
二、从地缘政治来讲,阿富汗对苏联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阿富汗位于亚洲腹地,同时又属于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毋庸多言,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威逼整个中东地区,包围波斯湾,控制石油通道。
二战之后,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很有效。但是进入70年代,埃及首先摆脱了苏联势力,接着伊拉克、叙利亚也走上了民族主义道路,开始发展跟西方国家的关系。土耳其则是北约成员,跟苏联关系一直不睦。
苏军战机从阿富汗起飞,20分钟即可抵达波斯湾。控制住阿富汗,才能威慑中东各国,保住既得利益。
此外,阿富汗和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接壤,中亚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控制阿富汗,可以避免阿富汗出现原教旨主义政权,防止宗教极端势力对中亚的渗透。
从苏联的全球战略来说,阿富汗是关键的一环。苏联在欧洲和美国对峙,在东方则面对中国这一巨大屏障。东西都动弹不得,唯有采用中央突破的方法。
占据阿富汗,西可包围波斯湾产油区,东可控制印度,与苏联在东南亚的攻势相策应。还实现了苏联从陆地上包围中国,牵制美国和日本的战略。
控制了阿富汗,还能策应在印度洋活动的苏联海军力量,可以帮助海军获得印度洋的立足点。
70年代,苏联海军经过大力扩张,变成了一支全球海军,与美国在全世界争雄。
印度洋是贯通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阿富汗让苏联打开了前往印度洋的通道,强化对印度的控制,为海军提供活动基地,实现其称霸海洋的野心。
三、美国对外战略的收缩刺激了苏联扩张的野心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经济达到美国60%,而军事实力几乎和美国不相上下。
与此同时,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却在下降。随着西欧经济的复兴,西方阵营开始分化。而越南战争则让美国陷入了泥潭。
由于长期的财政问题,美国不得不采取收缩战略。
在苏联向阿富汗全面渗透的时候,美国也没闲着。美国也在提供各种援助,试图让阿富汗远离苏联。
不过美国主要提供的是军事援助,对阿富汗的经济没有帮助。而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领土争端,美国偏袒巴基斯坦,令阿富汗非常不满。
60年代以后,美国减少了在阿富汗的援助,影响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1979年2月,伊朗爆发了革命,亲美的巴列维政权被推翻,建立了反美的伊斯兰政权。没多久,伊朗又爆发了人质危机。
伊朗一直是美国扶植的,用来确保中东利益以及遏制苏联南下的支柱。现在这根支柱倒了,美国被搞得焦头烂额。
从全球形势以及阿富汗内部局势来说,苏联出兵的条件极为有利。
四、苏联不太正常的决策机制导致了最后的出兵
塔拉基上台后,由于执政力量太弱,曾经请求苏联出兵,结果被苏联拒绝了。
阿明打死塔拉基后,阿富汗局势恶化。
苏军驻喀布尔的代表对阿富汗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苏军总参谋部根据代表们获得的信息,最初也是拒绝出兵的。
但是克格勃的代表却认为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阿明赶下台。
70年代,苏联的决策机制由集体领导变成了个人集权,勃列日涅夫独揽党政军大权。
重大问题本来应该由苏共政治局全体委员讨论决定,但是1973年以后,所有重大问题都只是由四个人来定夺:总书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克格勃首脑。
在阿富汗出兵问题上,苏军总参谋部没有发言权,他们曾经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表达过拒绝出兵的想法。但是乌斯季诺夫是个外行,并非职业军人,他是由勃列日涅夫任命的。
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是个不倒翁,从来不会表露明显的政治立场,此人历经斯大林时代、马林科夫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以及安德罗波夫时代,一直屹立不倒。戈尔巴乔夫也是他极力推荐的。
安德罗波夫作为克格勃首脑,他受到的信息当然是克格勃的代表从喀布尔发来的,因此,他是支持出兵的。
最后,四人会议上使用的也是安德罗波夫提供的材料。这种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四人最终做出了出兵阿富汗的决议。
决议作出后,他们“请”其余的政治局委员签名。没有人会有异议,因为如果和总书记意见相悖,就意味着会被清除出去。
就这样,苏军总参谋部虽然否定出兵,但是党指挥一切,苏军也很无奈。
最终,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了攻击。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呦。
阿酷说电影
地缘政治,美苏争夺势力范围。阿富汗是在美国和中国的暗中支持下抵抗,使得苏联无赢的希望而不得步撤军。标志性事件就是苏联打阿富汗主要靠直升飞机,前期苏军直升飞机把阿富汗抵抗力量压的喘不过气来。后来美国通过中国向阿富汗送去1000枚肩扛式毒刺导弹,使得苏军的直升飞机优势不复存在,战斗处于胶着状态,谁也赢不了谁。苏军拖不起,只好撤军。
C7-水边
他为什么要吞并克里米亚半岛?这一切都是他的本质决定的。
钟馗评鬼1
对外战争也是化解国内危机的一个良策
审慎力量
一是当时伊斯兰的文明、伊斯兰的文化已经逼近了俄当时的中亚5个加盟共和国。再一个是想打通去波斯湾的通道。最后一个是当时的阿富汗内部已经战乱多发,主要是西部靠近伊朗的赫拉特和南部靠近巴基斯坦的坎大哈,当时的总统塔拉基强烈邀请苏军帮助。
专注交通事故
只是为了控制阿富汗政权赢得南边的出海口所有权,苏联领导人野心勃勃!中国当时人家根本没放在眼里!
o0清晰曦然0o
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
老僧19
它怕美帝等西方国家在它的后院搞事从而影响自身的安全。所以为保证南部边疆的安全就挥师阿富汗颠覆不听话的政府,然后再扶持自己的代理人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