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橙子想先問一個問題。

你被高智商,燒腦電影虐過嗎?

其實也沒必要問。

你肯定被虐過,而且還是暴虐。

呵呵。

為什麼你看不懂,等我來告訴你。

打開三月片單,懸疑電影甚少,頂級懸疑更少。

但還是有的,那個男人回來了。

《海市蜃樓》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知乎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就連豆瓣他也在。

奧里奧爾·保羅,一位西班牙編劇兼導演。

身材瘦削,大而深邃的雙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頭亂髮,四處張狂著,就像其劇本中的枝蔓。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反轉王就是你

什麼樣的燒腦電影看得最爽?

要我說,那肯定是這位反轉天王的前作,《看不見的客人》。

燒腦電影那麼多,憑什麼我單說它爽?

因為它不同,且觀眾會「被帶著走」。

不同在哪?

第一,不是完全的拼湊。

大多數讓你看不懂的電影都是因為蒙太奇手法——

即多個碎片故事,讓你自己拼湊。

這種電影給你最大的感受肯定是看到一半連誰是誰都分不清了。

像《教父》,《兩杆大煙槍》,《2001太空漫遊》。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教父》中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參謀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因為內奸的出賣,教父的大兒子遜尼被仇家殺害。

與此同時小兒子麥克也被捲了進來。

《兩杆大煙槍》艾迪落入賭局無奈計劃打劫毒販,毒販又惦念毒品供應商的錢。

所有人同一天實施了打劫,並非偶然,但又確實是偶然。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2001太空漫遊》原作作者克拉克評:

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導演弄錯了。

平行、交叉、重複、連續。

蒙太奇手法使得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與組接,這是你看不懂的罪魁禍首。

第二,它不是多重空間。

多重空間換個說法,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

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同樣的,舉個例子。

《盜夢空間》《異次元駭客》。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盜夢空間》共有六層世界。

如果以影片中小組計劃的現實世界作為參照物的話。

按照做夢依次向上分別是:現實世界,第一層夢境,第二層夢境,第三層夢境,第四層夢境,身處域。

每個夢都有一個「夢主」,他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境。

故事,就在多重空間中展開。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異次元駭客》也是類似於盜夢空間。

在一座大廈的第十三層。

科學家道格拉斯·霍爾(克雷戈•比克 飾)和漢農·富勒(阿明•繆勒-斯塔爾 飾)用電腦模擬出一個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磯。

他們可以通過電腦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真實地體驗1937年的生活與自己。

然而一個夜裡,富勒被人殺死。

為了找到兇手明曉真相,男主反覆多次回到虛擬世界。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解決這類燒腦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

只要你分辨當前是在夢中還是現實即可。

那怎麼知道當前是夢還是現實?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中有言:

由於自我與超我的強大,本我難以通過夢境直接表達衝動,需要對夢的內容進行某種歪曲或偽裝。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呵呵。

說白了,就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存在了。

那《看不見的客人》是什麼樣的一種燒腦?

先來看看豆瓣評論。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導演還是好好幹編劇吧。

這算什麼劇本,看了一半就猜到結局了。

他說得很對,但只對了一半。

橙子觀影的時候也猜到了結局,但是能否猜到結局並不是衡量一部懸疑電影好不好的標準。

在中國,所謂的「猜到結局的劇本」收穫滿滿。

電影總票房2.1億,而中國內地票房1.71億。

引用來自騰訊娛樂:

貓眼評分9.4分、淘票票評分9.3分、豆瓣評分8.7分。

被影迷評為“年度最佳懸疑片”。

陳正道、陸川等名導,李易峰、張靜初等明星,紛紛敢當自來水,在社交媒體為影片“打call”。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開頭說的“被帶著走”又是什麼?

步步陷阱。

此刻你以為猜到了結局,卻僅僅是個開始。

一個正值事業高峰期的企業家艾德里安(馬里奧·卡薩斯 飾)遭遇交通事故,需要一名律師為其辯護。

在他與律師交談的時候說出了一個故事,幾乎無可挑剔,毫無破綻。(橙子當時的感受)

但。

金牌女律師(阿娜·瓦格納 飾)直接否定了艾德里安所有的真相“假設”,故事根本不成立。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看不見的客人》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

一句話,將前文全部推翻。

一問一答的形式攻防兼備,各種可能性令故事發展和內心交戰巧妙地呈現。

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辯證。

第一起案件採用密室推理的技巧,也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第二起案件與第一起之間的聯繫才是問題根本。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不同視角的敘述較全景模式的《羅生門》更復雜。

轉述、臆想、推測。

案件現場的主觀鏡頭之迷惑性,都構成重重迷霧,直指人性黑暗面。

時隔兩年。

《客人》導演再攜新作《海市蜃樓》迴歸。

這次又是什麼題材?

燒腦程度會升級嗎?

橙子先幫你預習預習。

影片講述了25年前一個風暴將至的夜晚。

小男孩尼克目睹了鄰居殺妻的全過程,被兇手發現的他在逃跑途中卻被車撞死。

尼克死去25年後,幸福的已婚婦女維拉(阿德麗安娜·尤加特 飾)搬進了尼克住過的這所房子。

一場和25年前一樣的風暴讓兩段時空交錯,驚醒的維拉發現自己竟能與電視機裡的尼克跨時空對話。

時空交錯,導演怕是要上演《彗星來的那一夜》,哈哈。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維拉透過電視機試圖挽救這個男孩的性命,卻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女兒消失、丈夫和身邊的人全都不再認識和相信自己。

於是。

維拉只能在風暴消失前有限的15小時裡,與唯一相信她的萊拉警長(奇諾·達林 飾)解開所有謎團。

相比《看不見的客人》,有一點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這次的懸疑更燒腦。

海市蜃樓「科幻+懸疑」的設定能否復刻《客人》?

讓我們共同期待。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帶頂級燒腦回歸,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那麼。

對於這部電影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在評論區。

愛電影的你,可以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