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亡國後民國有幾大著名軍閥?

陸佳伊


1901年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十一國的全勝而告終。此戰清政府不但要賠償高達9.8億兩白銀,甚至連首都北京都徹底的淪落到了列強的手中,自此清政府再無尊嚴可言。而清政府有感於此,決心變法以此來挽回曾經的“天朝上國”的榮耀。



1903年清政府率先實施軍隊內的改革,十月成立總理練兵處,並於各省設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當時清政府原定在全國訓練三十六鎮新軍,並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但是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財力已無力組建如此多的新軍,即使是將財政大權全部下放到各省,亦無法,最終在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也只訓練了二十六鎮的新軍。而隨著清朝的滅亡這二十六鎮的新軍也就成為了日後民國軍閥部隊的雛形。



據不完全統計自清政府滅亡之後,全國出現數百家大小不等的軍閥,有佔據一省的大軍閥,也有佔據一縣的小軍閥,總之在那個時候只要有槍有兵,是誰都能被稱為“大帥”。而這些大小不等的軍閥在當時或為自保,或為擴張,或為聯盟會在自己的地盤上組建一個又一個表面服從於中央政府的地方勢力。不過即使當時的民國有如此多的大小勢力,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一筆的大勢力卻少之又少。這裡澳古君就來為大家盤點幾點民國時期最為強大的軍閥勢力。



皖系軍閥

皖系是原北洋軍閥的一支派系,而隨著袁世凱的去世,北洋也跟著分崩離析,隨之皖系應運而生。皖系因其首領段祺瑞生於安徽而得名,其麾下擁有徐樹錚、段芝貴、傅良佐、靳雲鵬等將領。皖系鼎盛時期曾佔據著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山東、陝西和上海等七省一市,而由於在當時它所佔據的都是民國最為富庶的地方,所以它的軍隊的武器裝備都是當時最為強大的。



再加上當時段祺瑞藉助第一世界大戰的爆發向日本借了高達一億四千五百萬元的戰爭借款。並藉此大肆利用這筆借款完成皖系的擴軍,而在這樣的擴充下,皖系擁有六個整編師、二十個加強旅,總兵力達到30餘萬人。其中原本要赴歐參戰的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三師更是精銳中的精銳,在當時日本人的幫助下,這三個師每個師都有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機關槍營,其中每個炮兵團擁有36門火炮,包括24門野炮、12門72釐米口徑的日本六年式山炮;每個機關槍營擁有24挺重機槍。



同時當時的皖系還有全國都少有的空軍和海軍。不過這些數量並不多,比如空軍就只有從意大利和法國訂購的10餘架舊式飛機,而海軍也只有“建康”驅逐艦、“海容”巡洋艦等數艘戰艦。當然對於當時的民國來說,這些力量也是少有的,畢竟在當時有海軍空軍的也只有奉系、直系這些軍閥集團啦。



而皖系就是利用這些力量最終控制了當時的北京政府,成為了民國名義上的正統。當然所謂“盛極而衰”,在段祺瑞妄想要武力去統一整個民國的時候,最終皖系被直、奉聯軍打敗,後段祺瑞被迫下野,而皖系也隨之消亡。

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與皖系軍閥都曾同為北洋軍閥,後分裂並自立一派。直系因其第一任首領馮國璋為直隸人而得名,其麾下擁有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將領。直系鼎峰時期佔據了江蘇、江西、湖北、湖南、河北、河南等數省,勢力範圍一度輻射華北、華東及中原地區。



直系曾經擁有民國四大兵工廠的鞏縣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所以在槍支和彈藥上基本都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到後期直系都能依靠鞏縣兵工廠獨立製造出重機槍、迫擊炮等更為先進的步兵重武器,可以說在武器上直系的軍隊可以排的上當時民國的前幾名。




直系鼎峰時期擁軍60餘萬,其主力部隊擁有18個師和18個混成旅,並擁有數量較多的大口徑山炮。同時直系也有著自己的海軍和空軍,其中海軍更是當時民國最為強大的其中一支艦隊,擁有“海圻”、“海琛”、“肇和”等巡洋艦,“永翔”、“楚豫”、“同安”等炮艦等數十艘的戰艦。可以說直系的海軍是十分強大的,當然對於空軍來說直系同皖系一樣,也只有數十架飛機,且大都都為偵察機。



後直系憑藉著這份實力,再加上奉系的幫助,最終打敗了皖系,成為了北京政府的又一個主人。而之後隨著直系再次打敗奉系,再隨著直系的首領曹錕當選總統,直系走上了最為輝煌的時刻。同樣與皖系一樣“盛極而衰”,在1924年奉系聯合皖系的殘餘勢力對直系發起戰爭,後因馮玉祥的背叛,直系被打敗,並退出北京。再後來1926年隨著北伐戰爭的開始,直系被徹底消滅。

奉系軍閥

奉系也曾是北洋軍閥一脈。晚期的奉系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最強大的一個派系。奉系因其首領發跡於東北奉天因此得名,其麾下有張學良、張宗昌、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郭松齡等將領。奉系鼎盛時期轄東三省、熱河、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



奉系後期的武器裝備曾獨霸民國,在當時他是唯一一個擁有成建制的海陸空三軍的派系。鼎盛時奉軍擁軍50餘萬,轄7個集團軍,3個海軍艦隊和5個航空隊。其陸軍不但擁有當時少有的重炮團,更是擁有當時民國獨一無二的坦克部隊,擁有36輛法制雷諾輕型坦克。而奉系的空軍和海軍則更為強大,其空軍擁有300餘架飛機,戰鬥機更是多大150餘架,要知道當時就算在日本全國的戰鬥機也才數百架。



奉系的海軍更是在鼎峰時刻佔據著全國76%的戰艦噸位,高達42000噸,更是擁有當時世界都少有的水上飛機母艦“鎮海號”。此外,奉系不但軍力上獨領風騷,更是在軍工上獨霸江湖,當時的奉系擁有一整套完整的軍工體系,上到武器裝備,下到士兵的衣食住行,奉系都能做到自給自足。它不但擁有整個東南亞最大的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可製造重炮、迫擊炮、山炮、野炮、機關槍等幾乎所有的陸軍武器。甚至還擁有東北航空工廠,也這座工廠除了發動機不能造,其餘的飛機零件幾乎都可製造出來。



而奉系也是在藉助這樣強大的實力,最終成為了北洋、皖系、直系後的第四任領導者。不過後隨著奉系首領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奉系也走向了落寞,最終隨著大本營東三省的丟失,再加上東北易幟,最終奉系也宣告消亡。

晉系軍閥

晉系軍閥同樣出自北洋一系。晉系因閻錫山長期佔據山西而得名,其麾下擁有傅作義、商震、楊愛源、徐永昌等將領。鼎盛時期晉系轄山西、綏遠、察哈爾、河北、天津和北平等地。晉系民國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雄厚的軍閥派系之一。



晉系的輝煌取決於閻錫山對於山西的治理。在當年閻錫山掌控山西后,並不像其他的軍閥一樣大肆的對統治地的百姓進行掠奪,相反他非但不掠奪,反而大力提倡與民修養,就這樣山西在閻錫山的治理迅速的成為了全國的“模範省”,也就是如此晉系最終得以異軍突起。



鼎盛時期的晉系擁軍20餘萬,轄12個軍、17個獨立師、12個騎兵師和7個獨立旅,並擁有數量不等的從英國進口的寶飢14型飛機。同時晉系與直系、奉系一樣它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兵工廠,即太原兵工廠。鼎峰時期的太原兵工廠月產迫擊炮100門、輕重火炮350門、步槍3000支、衝鋒槍900支、炮彈1.5萬發、子彈420萬發。可以說晉系也就是藉助著太原兵工廠得以在那個民國軍閥混戰的年代存活下來。



1930年中原大戰晉系敗於蔣介石之手,晉系首領閻錫山逃亡大連,處此時晉系由商震管理。後因蔣介石無法完全的掌控山西,再加上晉軍依然忠於閻錫山。最終在1932年閻錫山重回太原掌控晉系,而晉系也直至解放戰爭後才正式宣告消亡。

滇系軍閥

滇系是主要活動在雲南的一股軍閥勢力。滇系也因其勢力多活動在雲南也得名,它的第一任首領是唐繼堯。麾下有龍雲、盧漢、顧品珍、孫渡等將領。鼎盛時期的滇系勢力範圍到達雲南、貴州兩省和四川半部。滇系在民國早期有著“滇軍精銳,冠於全國”的盛譽,當時在蔡鍔的操作下,滇軍從德國購入了達八百萬兩白銀的軍火,山炮、野炮、機關槍、迫擊炮等武器一應俱全,再加上滇軍內部的軍官幾乎都出自於講武堂,乃至日本士官學校,所以滇軍一度雄霸西南。



而滇系則在滇軍的優勢的武力下也一度雄霸雲貴兩省。巔峰的滇系擁軍15萬,並在自家的昆明兵工廠的打造下,幾乎能做到人手一把槍,一個連能有數挺輕重機關槍。當然滇系無論如何也不能與晉系、奉系、直系這些頂尖的軍閥勢力相比。當然在抗日戰爭上滇軍的貢獻卻是不能磨滅的,在整個抗日期間,滇軍向全國輸送兵力達40萬,傷亡人數也高達10萬。此外,滇軍一脈在抗日戰場上從未出現過投降的將士,也未出現過投靠日本人的將士。



1950年隨著雲南的和平解放,滇系這支軍閥勢力也正式宣告終結。

桂系軍閥

這裡的桂系主要代表的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而非陸榮廷的“舊桂系”。桂系因其勢力核心在廣西而得名,其首領為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麾下有李品仙、夏威、葉琪等將領。鼎峰時期的桂系轄廣西、廣東兩省,並擁軍4個軍48個獨立團,共20餘萬人。



桂系擁有當時民國四大空軍的廣西空軍,擁有戰鬥機22架、偵察機2架、轟炸機7架和教練機31架等共60餘架各型號飛機。同時桂系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南寧兵工廠、梧州製藥廠等兵工廠,其中南寧兵工廠可自行製造輕重機槍、步槍和手榴彈等武器。但是由於桂系的經濟實力不足,雖有兵工廠但是產量跟不上,所以很多時候桂系都需要去跟列強購買。如1932年李宗仁就因自家兵工廠產能不行,再加上又要打戰,所以就向德國訂購了一批新式的步槍1萬枝、自動步槍5000支和鋼盔5萬支。



而後在國民政府末期桂系的首領李宗仁曾經短暫的執掌了國民政府大權。後1949年隨著廣西的和平解放,桂系也隨之消亡。



當然以上所介紹大概就是民國最為知名的一些軍閥勢力,但由於篇幅有限,所以不能介紹完全。同時有人會說為什麼川軍不介紹呢?實際上川系從始至終都未成為一個統一的軍閥勢力,他們只是一個大大小小的各自為政的軍閥,而不是什麼軍閥勢力。當然川軍的抗日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這點值得我們敬佩。


澳古說歷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表面上中國進入到了共和國時代,但實際上共和空有其表,總統和議會構成的中央政府,政令根本就出不來首都,地方上均由各個軍閥把持。此時的中國彷彿是回到了春秋時期列國混戰的狀態。

這些軍閥中,不乏一些對歷史起到深遠影響的大軍閥,我們來簡要介紹一下:

一,北洋系:

1.袁世凱:袁世凱是民國初年最大的軍閥,也是諸多軍閥中對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袁世凱原本是清朝的一名普通軍官,藉著天津小站練兵的機會,創立了北洋軍,也就是後來北洋軍閥的基礎。袁世凱在歷史上最大的事情,主要是兩個:逼迫清帝退位,讓中華民國能夠順利承接大清的遺產;恢復帝制,創立所謂的中華帝國。但最終在全國人民的反對聲中被迫取消帝制。

2.段祺瑞:段祺瑞是北洋軍閥中一名非常重要的人物,曾留學德國學習軍事。回國後到天津小站任職,成為袁世凱的部下。段祺瑞最令人稱道的事情就是他三造共和的事蹟。雖然這裡面有他本人的私心,但還是維護了中華民國的共和體制。


3.馮國璋:馮國璋很早就進入清軍任職。曾參加過甲午戰爭。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期間,馮國璋投靠袁世凱,與段祺瑞和王士珍並稱為“北洋三傑”。相比於段祺瑞,馮國璋在歷史上的影響較小,主要的影響就是創立了直係軍閥,以及與段祺瑞鬧翻,為後來北洋軍閥的分裂埋下了種子。

多說一句:馮國璋有個後人,是春晚的常客,那就是馮鞏。

4.吳佩孚:吳佩孚是馮國璋之後直係軍閥的主要領導人。在直皖戰爭和第一次直奉戰爭期間,吳佩孚帶領直系將領取得了勝利,直接控制了中央政府,成為當時中國最強的一支軍閥,一定程度上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吳佩孚統領的直系軍隊遭遇慘敗,從此直係軍閥走向下坡路。

5.張作霖/張學良:張作霖並不屬於北洋軍閥的嫡系。張作霖原本是一個土匪頭子,在清末民初期間趁亂成長一方軍閥,之後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控制了整個東北。張作霖打敗了吳佩孚後,成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國家元首。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害死。其子張學良繼承了他的位置後,宣佈東北易幟,成為國民黨的一員。

張學良的政治生涯雖然不長,但在這期間他做的很多事情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在中原大戰中與蔣介石結盟,為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領導人奠定了基礎。九一八事變中,戰略失誤,致使東三省被日本人佔領。在1936年,他又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為國共十年內戰的畫上了句號。

二,西北系

馮玉祥:馮玉祥原本是直係軍閥的一員,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之時,從直係軍閥中獨立出來,控制了直係軍閥在北京的政府,並且驅逐了溥儀殘留在北京的小朝廷。中原大戰被蔣介石擊敗後,西北系軍閥逐漸瓦解。但其餘部依舊還在,比如抗日戰爭中的趙登禹以及29軍都出自西北系軍閥。

三,新桂系軍閥

李宗仁/白崇禧:李宗仁和白崇禧原本都是在舊桂系軍閥手下的將領,之後加入了國民黨。1924年李宗仁和白崇禧聯合其他的一些舊桂系將領擊敗陸榮廷,建立了新桂系。在北伐戰爭期間,新桂系的軍隊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後新桂系與蔣介石鬧翻,李宗仁和白崇禧就參加過多次國民黨內部的“倒蔣”運動。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擔任第五路軍總司令,指揮軍隊立下了赫赫戰功。1949年期間,李宗仁還擔任了中華民國總統,此時可以說是新桂系軍閥達到頂峰的時刻。但這個頂峰持續還不到一年,1950年,新桂系軍閥被解放軍殲滅。

四,江浙系軍閥

蔣中正:最令我們熟悉的名字,還是蔣介石。蔣介石能夠崛起,主要靠的是江浙財閥的支持。在中原大戰之後,蔣介石基本上就成了當時中國最強的軍閥。因為領導全國人民抗戰,在1945年,蔣介石達到了他勢力的頂峰,成了當時中國的領袖。還在國際上代表中國參加了開羅會議,成為開羅會議的三巨頭之一。1948年,蔣介石又當上了國民政府的第一任“總統”,但也就在這一年,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開始潰敗,一年後蔣介石被迫退到臺灣。

以上的這些都是民國時期幾個非常重要軍閥,他們都有執掌過中央政府。除了這些軍閥外,還有一些地方軍閥實力也非常強,比如晉系軍閥閻錫山,粵系軍閥陳炯明,滇系軍閥蔡鍔、龍雲,川系軍閥劉湘、劉文輝以及盤踞西北的回族軍閥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新疆軍閥盛世才,這些都是民國時期地方上的實力派。

民國時期的軍閥有很多,其中很多人為中國以及地方上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軍閥之間的混戰,也導致了國家的混亂,使得中國被各方勢力滲透。所以我們今天評價這些軍閥,要全面地進行評價。


卜客思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迫末帝溥儀遜位,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滅亡,各路軍閥還在袁世凱掌握中,談不上分裂,具體來講要從1916年袁世凱死後,各路軍閥才逐漸浮出水面。主要有:

皖系軍閥,代表人物段祺瑞。

直係軍閥,曹琨,吳佩孚。

奉系軍閥,″東北王″張作霖。

1段祺瑞

段祺瑞稱為“北洋之虎”,又稱"段合肥"。

皖系的巨魁,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六年間,他三次出任國務總理,一直處於權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臺期間,仍能呼風喚雨,待機而出。

2曹錕

曹錕1985年投奔袁世凱新建陸軍,很快成為“三洋三傑”之外的第三號人物。曹錕作為直系重要頭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圖謀副總統不成,後又拉攏奉系,打敗皖系,最終謀取了直係軍閥獨掌北京政權。

至於直系另一名人吳佩孚,他的伯樂是曹琨。

吳佩孚師從名儒,得中秀才,他讀了古今中外不少的書,不少的兵法,在軍事上,他長於權術,善於臨時應變,打敗了許多敵人,曾得“長勝將軍”的稱號。吳佩孚在其戎馬生涯中還做了許多的詩詞,反映他得意時,失意時,苦悶時的心情。因此他稱為秀才軍閥是恰當的。

曹琨還導演了民國一大丑聞"賭選總統"。看來此公好權取之有道。😂😂

3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鬍匪,因而被稱為“胡帥”。由一個被清政府招撫的土匪頭目,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他還曾問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並當上國家元首。“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當然全國還存在大大小小的軍閥。比如山西王閻錫山等不足為道,哈哈。









汾陽傳奇網


清朝末年,通過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一些自救的手段,雖說沒見什麼成效,但也讓自己的軍隊逐漸走向了近代化的道路。清朝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以後,袁世凱作為當時最有軍事實力的北洋軍閥還是沒有分裂的。

1916年,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死後,北洋軍閥就分裂了。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一派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系大多是各省的督軍,皖系大多是掌握大權的,所以兩系開始相爭,開始奪權。1917年,皖系煽動中國十多個省份的軍閥要獨立。期間,張勳要復辟帝制,被段祺瑞討伐。

1919年,直係軍閥的馮國璋去世,吳佩孚和曹錕掌握大權,和皖系繼續爭權奪勢。皖系戰敗,北京被直系控制。廣東的陳炯明也發動政變,驅逐孫中山。

1924年,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孫中山去世以後,北京由張作霖控制,孫傳芳成了直系最有實力的一部。

所以後面我們學到北伐戰爭,主要對象就是吳佩孚和孫傳芳。在軍閥混戰中,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其實是我們的勞苦大眾啊!




孫老師說點啥


皖系(段祺瑞、徐樹錚等) 直系(馮國璋、吳佩孚、孫傳芳等)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等)桂系(陸榮廷、白崇禧、李宗仁等)滇系(唐繼堯、龍雲等) 晉綏系(閻錫山、傅作義等) 西北系(馮玉祥、宋哲元等) 以上算是比較出名的軍閥了 還有一些小軍閥或者存在很短時間的軍閥如 粵系(陳炯明等) 湘系(何健等) 黔系 川軍(感覺一直沒有統一的派系 省內就屬於諸侯林立的情況)另外西北馬家軍 新疆系(金樹仁、盛世才等)這兩軍閥屬於那種沒存在感的 相對比較閉塞的地方


青鋒無極限


一九一六年袁世凱坐了83天的皇帝后,在|國人的唾罵中去世。袁去世後他屬下的段祺瑞形成自己的割據勢力,叫做皖系軍閥,馮國璋,直隸天津人,其割據華北,叫直係軍閥。東北草莽英雄張作霖在東北漸成氣候,割據東北,稱作奉系軍閥。西南地區雲南唐繼堯和廣西陸榮廷,割據雲貴,廣西,合稱西南軍閥。


用戶8268789713396


最有名的,張作霖,閆錫山,馮玉祥,袁世凱,多了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