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分級和圖標,你都認識嗎?

說到遊戲分級制度,歐美和日本算是比較成熟的,有著完善的遊戲市場體制,在分級制度下,各類遊戲針對不同群體,既滿足各年齡段玩家需要,也保護了一些少年兒童群體,當下,我國提倡遊戲防沉迷系統,但還是希望有一套完備的遊戲分級和審核機制。

國際上現在比較規範和權威的遊戲分級有兩種:ESRB和CERO,寬泛點講,涵蓋所有軟件產品。

不管哪種分級制度,都從年齡段和遊戲內容上分出等級,按年齡分為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內容上,某些“暴力”傾向和“血腥”遊戲,都按程度分級歸類。

遊戲分級和圖標,你都認識嗎?

英語水平稍微一般的就可以看懂:1代表幼年兒童,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多用於教育軟件;2代表Everyone,適用於所有人;3代表適用於10歲以上所有人群;4代表13歲以上所有人群;

後三個標誌位限制級說明:M代表不適於17歲以下人員,或可以在家長陪同監督下查看此類遊戲;AO代表18歲以下人員不得購買和查看;而RP則是代表還沒有分配好適用等級,但是依然要審查,對於有不適宜少年兒童查看的因素要在免責聲明中補充。

日系CERO等級制度:

遊戲分級和圖標,你都認識嗎?

cero

可見,日本人在年齡段區分更為平均,從所有人群到以12歲、15歲、17歲和18歲幾個分界點,而且從內容上要在內容類別用相應標誌提示。

我國臺灣省從2006年開始,也推行了遊戲軟件分級管理,我覺得還是比較科學,可以全國推廣。

遊戲分級和圖標,你都認識嗎?

臺灣省的遊戲分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