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推荐 | 社会工作主题电影《米花之味》将于4月20日上映

2018-04-11 社工中国网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各会员单位:

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公益时报》社参与联合摄制的电影《米花之味》是中国大陆首部社会工作题材电影。该片在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作为唯一入围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获得“威尼斯日特别奖”;在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中国新生代最受欢迎影片奖”;在俄罗斯电影节上获得“优胜奖”。

影片以云南沧源一名本地社工为原型,取材90%来源于真实生活。导演在拍摄之初曾在当地体验生活长达一年之久,并与村民同吃同住,寻找创作灵感。

影片聚焦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冲突等,也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传统文化的碰撞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扎根农村社区帮助当地村民摆脱困境,与村民一起探索问题的出路,架起了政府部门和民众沟通的最后一米桥梁,突出了社会工作者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影片突破了传统说教式和宣传式的拍摄手法,通过大量人物心理和日常情感的描述,让传统的农村和留守儿童的题材跳出“苦难和不满”的色彩,用轻松的口吻引导严肃的思考,潜移默化地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其中,对于引导社会公众认知、认可社会工作,提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自信和自豪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影片《米花之味》将于2018年4月20日在各大院线同步上映。期待各有关单位能够广泛宣传,并积极组织有关行业、机构人员观看,共同推进社会工作理念的宣传和普及。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2018年4月9日

电影最新报道:

电影《米花之味》先睹:颠覆留守儿童传统悲苦形象

根据民政部2016年发布的数据,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这个随着我国城镇化转型而产生的巨大群体,由于亲子分离导致的亲情缺位、监护不力,一直面临着种种问题。青年导演鹏飞聚焦该群体,大胆突破以往社会题材电影的灰暗主调,以轻松明快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中,留守儿童与返乡母亲之间的温情故事。这就是4月20日即将上映的电影《米花之味》。

4月8日,将于4月20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米花之味》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首场校园路演。影片放映后,导演鹏飞、女主角英泽与观众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现场交流,与现场观众分享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留守儿童问题的横截面

电影展映后,社会各界给了电影《米花之味》贴上了很多标签,留守儿童、社工、城乡冲突、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等等,看似涉及元素很多,可反观现实,这只是对于现实某一个横截面的真实还原。

据导演鹏飞介绍,影片《米花之味》主要讲述了外出务工的母亲叶喃返回家乡云南省沧源县的一个边境小寨后,与处于叛逆期的女儿喃杭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和解的故事,期间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和碰撞。影片结尾,母女二人在溶洞共舞的超现实表达方式,更是引发了观影者对于“什么是人类最本真的追求”的思考与探讨。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深入村寨的体验式创作

在电影创作阶段,导演鹏飞在沧源县的一个寨子中生活了一年之久,女主演英泽也在当地住了大约半年,他们与乡民同吃同住,了解那里的风俗,练傣族舞蹈,向当地人学习云南方言。除了用高饱和的画面展现了云南美丽风景,电影中也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的塑造,向观众展现了云南村寨,尤其是傣族的民族风俗。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正如影片在平遥国际电影节获“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影片”的颁奖词所言,“明亮艳丽的画面背后,蕴含的是人文主义的关怀,让我们看见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在体验生活的方式下进行创作,导演鹏飞在剧本中“现学现用”,在影像上融入了他在这一年中观察和体验到的人物和故事。溶洞共舞是整个电影的结尾,也是高潮,母女之所以去溶洞共舞,是因为女儿喃杭最好的朋友得了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而去世,大家要到溶洞的石佛前为女孩祈福。据导演介绍,这个情节源自于寨子里真实的故事,“而且现实比电影还残酷,直到去世,孩子在外打工的爸妈也没有回来。”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在观影过程中,影片中小主人公——女儿一角的许多举动让观众忍俊不禁,对此,现场有观众表示,“影片的表达细腻又不失童心,难能可贵的是,影片里的儿童形象那股原生的生命力。片中即便展现了一些乡村陋习,但表现得真实不刻板。”而导演鹏飞也对此发表了见解,大多观众可能不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一认知差异也让观众有了不同体验。鹏飞在沧源县边境小寨生活了一年之久,英泽在当地住了大约半年,他们与乡民同吃同住,感受那里的山水,变成那里的人。剧组人员在拍摄时,也已经融入了当地,很多让人感到新奇的场景,比如一群小孩拿着手机到寺庙蹭Wi-Fi等,在他们眼中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只是在影片中对这些场景真实地做了还原。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轻松明快同样引人深思

尽管描述了大量矛盾冲突,但影片的主基调并未因此而灰暗、晦涩,而是偏风趣幽默、俏皮明快。喃杭与数学老师围绕巧克力斗智斗勇;老人分不清双胞胎孙子,经常给其中一个吃独食;大嘴与喃杭在学校和车上的打打闹闹等场景都为影片增色不少,不仅增加了真实性,而且提高了观赏性。正如导演鹏飞所说,“很多留守儿童有自己的欢乐和欣喜,不是外在认为的负面悲苦形象。”

对于电影的最亮眼之处,参加观影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表示,“在许多现实题材电影风格比较阴暗的趋势下,《米花之味》创新地使用喜剧元素,整部影片轻松明快的影像风格,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对此,导演鹏飞也曾表示,“反映社会问题的题材不一定颜色就要灰暗或者单一,在油画般的景色中,讲述生活中的困惑,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和反思。我选择退回几步,静静观看,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的瞬间来展现这个故事。”

《米花之味》首部社工元素主题电影,看介绍是不错,结果你决定

导演鹏飞认为,中国的形象传播,既需要宏观叙事,也需要微观情节;既需要描写精英,又需要书写大众,尤其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正是《米花之味》的价值所在,向世界展示一个微观、平常、人情味的中国,使中国的国家形象鲜活、立体、丰满。

看看北京首映后影迷们的评价:

《米花之味》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竞赛单元特别提及奖

记者:刘昶荣 实习生 胡蝶

《米花之味》:需要有人来记录这个大时代里平凡

什么样的艺术作品称得上是佳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当我们沿着历史向前追溯,往往会发现,不论作品如何光怪陆离亦或是跌宕起伏,最终能够传世的作品,总是从某一个,也许很小的侧面,记录下了一段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现状。

这就是我喜欢《米花之味》这部电影的原因。并不因为影片获得的种种荣誉,或是“首部在内地公映的威尼斯日主竞赛华语片”的抬头,喜欢这部电影,仅仅为了那久违的烟火气。

《米花之味》女主角英泽与当地的孩子们

很多报道说《米花之味》是一部讲留守儿童的影片,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通过轻松的对白与明快的镜头,记录了一个在大城市打工的妈妈回到故乡,猛然间发现与青春期的女儿和土寨生活都显得格格不入,记录了母女二人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记录了土寨从与世隔绝到开始接受外界事物的微妙变化。

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土——这就是一段真实的写照。

说到这儿,大家脑子里可能出现了许多母女间凄美的别离,或催泪压抑的“留守儿童”题材——这部电影里都没有。

片中没有太多煽情的情节,没有为了票房而故意铺设的泪点,全片好像是一台摄像机,架在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云南村寨家庭里,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一切都那么自然。母亲远离家乡,回到老家发现不服管束的女儿沉迷手机、爱撒谎。有一个片段我印象很深,她如同千千万万城市里的母亲一样对孩子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城里的孩子竞争多激烈吗?你还不学习,以后去了城市怎么跟他们竞争。在一旁的外公说,我们就在这呆着,哪也不去。孩子也充满怨气地说,对,我就跟外公一起,哪也不去。

哪也不去?外公能照顾她多久呢?如果我是这位母亲,难道不会想要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转念一想,如果去城市里,她是否能够适应,在一个冷冰冰,在一个她与母亲都难以融入的陌生的城市,她会过得好吗?她会快乐吗?这部轻松愉悦的电影,却在一阵阵笑声之中令人不禁思考,心生感慨。

去年年底,我在青年导演影展看了《米花之味》。电影很喜感,有深度却丝毫不压抑。

电影结束后,导演鹏飞和女主角英泽留下来回答影评人的问题。有影评人询问了影片中一些片段的缘起,导演鹏飞说拍摄这部电影时,在云南的寨子里整整住了一年。很多片段就是他遇到的真人真事——孩子们跑到庄严肃穆的寺庙里去“蹭”Wi-Fi;还有那句引发全场哄笑的“婚纱穿完了拆下还能做蚊帐”;村民们世世代代供奉的山神,现在成了旅游景点,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去祭拜却发现铁门上写着“今日休息”……这些令人啼笑皆非却唏嘘不已的片段,都是鹏飞导演那一年的真实经历。为了避免剧透我在此不涉及过多电影内容。

鹏飞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一直想拍摄回乡的人的故事,在社工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云南本来是想去看一看,没想到,一待就是一年。

“其实我太不愿意说这一年是体验生活,我更愿意说,这就是生活。”

在这个结果导向,票房导向的电影圈,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个选择去记录“平凡”的人,难能可贵。

现在的电影里,总能看到煽情有余,真实不足,或是剧本不足,脱衣来凑……细想来,那些“还可以”的电影,多多少少也是欠在了那一丝烟火气。

这部作品能在威尼斯电影节大受嘉奖,不因导演过往跟随名导演学习的光环,也不因他留学法国的背景,是他放掉尘世中的杂念,在云南生活的这一年。这一年,让这部电影有了烟火气。

《米花之味》北京首映礼 赵雷献声电影推广曲

4月8日,由新锐导演鹏飞执导、英泽、林晓初主演的电影《米花之味》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导演鹏飞在现场公布了终极海报及预告片,也正式宣布著名歌手赵雷助阵该片将献唱电影推广曲。

首映礼现场,鹏飞导演在谈及影片的创作初衷时表示,“是缘分把我带到了云南沧源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一年中,生活中的点滴都充满快乐和欢笑,我想把在这里的真实体验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身为女主角的英泽也透露自己为了能够真实地塑造角色,在电影拍摄前四个月到当地体验生活,学了很多当地的技能,也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切身经历。

影片最后母女在溶洞中共舞的超现实表现手法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鹏飞导演表示:“这段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舞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希望能够延伸出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维系的思考。我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初心做自己喜欢的电影,用创新的心态和方式去奉献不同类型的影片给观众”。主持人沙丹对导演的想法也颇为赞同,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不仅要有《变形金刚》,也要有遵从自己内心的电影创作者出现,在场的每一位都有责任为中国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出一份力。

此外,在现场曝光的终极海报中母女携手穿过一片花海,好似一条生命的道路,预示着两个人相互支撑、相互陪伴着走完人生旅程。预告片中“亿年溶洞,通往心灵深处”的字样同样引发观众的无限思考和感悟。鹏飞导演多年的好友赵雷为影片选定了《南方姑娘》作为影片推广曲,这也是赵雷的歌曲第一次作为华语电影的推广曲,鹏飞在现场也回忆起与赵雷早年一起在北京创作的日子。据悉,《南方姑娘》的正式版MV将在影片路演过程中推出。

首映礼后,导演鹏飞携主演英泽出席了中国人民大学映后见面会,与到场同学一起分享了影片拍摄前后的故事。从4月8日起,《米花之味》将开启为期十五天,历经北京、济南、西安、成都、重庆、昆明、广州、深圳、长沙、武汉、上海、杭州、厦门、太原十四个城市的全国路演。在每个城市,导演鹏飞和主演英泽都将全面解读电影的台前幕后,该片也将在4月20日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